来源时间为:2023-04-28
踔厉奋发,绘就新时代新画卷
——山南市奋力推动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区前列
2023年04月28日09:42_来源:西藏日报
小字号
图为隆子县扎日乡全景。(记者段敏刘枫巴桑旺姆提供)
图为山南市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群众领到新居“钥匙”。
图为2022年山南市乃东区滴新村村集体经济分红和民工工资发放仪式现场。
图为山南市错那县干部群众隆重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图为山南市贡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帮群众收小麦。
图为山南市泽当镇一瞥。
图为山南市组织干部群众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
这首《天路》,是玉麦乡“老乡长”卓嘎最为喜欢的歌曲之一。在她看来,这首歌唱出了玉麦乡近年来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和边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玉麦这个昔日的“三人乡”,已经发展到67户240人;2022年该乡人均年收入近4.4万元,人均居住面积达40平方米……玉麦乡实现“弯道超车”,走在了新时代发展的前列。
玉麦乡的快速发展,是山南市奋力推动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山南市锚定“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围绕“六个走在全区前列”,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书写了优异的答卷。据了解,在自治区2022年度综合考核中,山南市党的建设、生态文明等工作位列7市地第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等指标位居全区前列,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区前列。
擦亮民生底色,建设幸福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近年来,山南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全力建设幸福家园。
西藏宏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近年来山南市民营企业发展的一面旗帜。目前,该公司年产有机肥3.5万吨。同时,通过“飞地经济”带动山南市3个县(区)20个村(社区)7000户参与藏鸡养殖。
公司现有员工86人,其中90%是当地群众,30人是山南籍高校毕业生。
白玛卓嘎便是30名山南籍高校毕业生中的一员。作为该公司所在地格拉村走出去的大学生,2021年7月从江苏一所大学毕业后便主动报名,选择回乡就业。
经过在公司多个岗位上的锻炼,目前白玛卓嘎等人已经成为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我们的目标是让他们尽快成为公司各部门的骨干,稳步推动公司发展。”该公司总经理张波说。
不离乡不离土,就近就便就业,让白玛卓嘎等人很是高兴。她说:“看着公司和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油然而生,感觉浑身都是劲儿,想早点干出成绩,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
正是在像西藏宏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样的企业推动下,2022年,山南市畜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42万吨、0.62万吨、7.42万吨,蛋奶产量分别增长364%、10.9%,禽蛋产量占全区总产量的52%。
2022年,山南市坚定不移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48亿元、增长3.4%,实现规上工业产值38.7亿元、增长1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达10%和12.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
为了确保经济社会稳健发展,2022年,山南市着力强信心、降成本、减税费、增信贷,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缓税总量超8.65亿元,新增经营主体3413户、总量达到4.4万户。把稳投资放在突出位置,全力确保42个重点项目疫情期间闭环施工、113个项目冬季不停工,有效发挥了投资拉动作用。坚定坚决做优做大特色农牧业规模,实现粮食产量16.92万吨以上,粮食产量实现十三年连增,稳住了“粮袋子”,鼓起了“钱袋子”,全面提升了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2022年,山南市坚持把增收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和硬任务,加大政策、产业、就业协同增收力度,开辟一二三产多元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通过实施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促进行动,使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实施农牧民组织化转移就业提升行动,转移就业11万人、创收11.3亿元,分别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37.5%、161.4%。全面推进高海拔学校供暖工程,让学生安心上学,高考上线率达到93.15%,重本上线率提高2.21个百分点。公共卫生管委会实现了村(居)全覆盖,80个乡(镇)实现医保直接结算。
2022年,对于浪卡子县浪卡子镇翁果村的次仁多布杰一家来说是“重获新生”的一年。通过异地治疗,他9岁的儿子班丹多吉根除了排便痼疾,得以重返校园,和其他同学一样过上了健康的生活。
“感谢山南市人民医院来义诊,把我们送到安徽省弋矶山医院治好了孩子的病。”次仁多布杰说,“十几万元的医疗费,在医院结算时大部分都已经报销了,我们只出了一小部分,感谢党的好政策,帮我们一家渡过了难关。”
厚植绿色底蕴,创建生态文明高地
近年来,每当从泽贡高等级公路经过,都会被雅鲁藏布江沿岸的郁郁葱葱而吸引。防沙治沙,为雅鲁藏布江拂绿,山南人民奋斗了几十年。从贡嘎县到桑日县,沿雅鲁藏布江建成了一道长160公里、平均宽1.8公里的“绿色长城”及雅鲁藏布江中游百里经果林产业带。目前,共种植矮化苹果近3.5万亩、葡萄8000多亩、核桃3.4万亩。
“以前,大风一来,漫天遍地的沙子,让人们睁不开眼。”说起雅鲁藏布江植绿,贡嘎县昌果乡甘旦村村民格桑很是感慨,“通过多年的植绿,现在风沙天气少了,群众的收入也增加了,仅靠参与植树,我们一天就能收入160元。”
随着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态修复项目有序实施,雅鲁藏布江中游“百里生态走廊”、沿喜马拉雅北麓生态廊道加快建设……目前,山南市空气质量优良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主要江河湖泊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
近年来,山南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目标任务,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为抓手,以生态环境目标责任体系与制度建设、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空间格局优化、产业生态化与循环化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和繁荣生态文化为重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持续推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截至目前,山南市已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隆子县成功创建为我区首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山南市共有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1个、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8个、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居)81个;自治区级美丽休闲、幸福宜居、干净整洁示范村30个。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隆子县人民便在隆子河谷接续奋斗防沙治沙,筑起了一道长达40多公里、占地7.5万亩的“世界最大人工种植连片沙棘”,孕育了激励人们不懈奋斗的“沙棘精神”。近年来,隆子县隆子镇忙措村群众在坚持植树造林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依托沙棘林资源,创办合作社,把沙棘木加工成手工艺品,销往山南、拉萨、日喀则等地,实现了增绿又增收的梦想。
“虽然我们现在规模还很小,只能带动十几个人就业,月人均收入也只有三四千元,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做下去,一定会越来越好。”作为忙措村合作社负责人扎西杰布对未来信心满满,他说:“朗宗书记左手残疾都能带领我们种活沙棘改善生活环境,我们这些健全人难道不能靠勤劳双手把生活过好?”
1964年,时任隆子县新巴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的朗宗带领群众种沙棘改善环境的事迹,感动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隆子人。
“沙棘没有松柏挺拔,不如桃树婀娜,但它不惧风沙、不怕盐碱,只要有一口水它就能活下来。”每年植树节,隆子县隆子镇小学都会组织师生义务植树,组织教师给学生讲述“沙棘精神”。
“如今,‘沙棘精神’已成为激励全县干部群众‘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动力。”隆子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顿珠曲杰说,“正是在这种精神激励下,我们改善和保护了环境,让生活越来越美好。”
保护治理齐推动,绿色发展跑出“加速度”。近年来,山南市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区域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目前,山南市已成功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行列。2022年,山南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主要江河、湖泊和地表水水质整体保持良好,达到国家规定的Ⅲ类水体要求。
此外,山南市“厕所革命”成效显著,截至2022年底,山南市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85%以上,户厕普及率位居全区前列。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5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持续提高。主要农产品有机绿色种植推广比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农用地废弃物回收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等指标均较“十三五”有明显提升。
筑牢边疆屏障,打造美丽边城
“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习近平总书记给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回信以来,山南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决扛起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大旗,全力打造美丽边城,推动强边固防兴边富民工作走在全区前列。
蓝色的屋顶如天空一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