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7-25
“这个展厅是成武教育名人厅,有清华大学创始人周自齐,有‘教坛新武训’叶荫棠,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继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武等。”暑假来临,山东省成武县教育博物馆又迎来一批研学的孩子。在绿树高楼的掩映下,青砖黛瓦将动人的历史娓娓道来,孩子们兴致盎然地认真聆听。
成武县历史悠久,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历史名人、历史建筑、文化遗存丰富。成武县教育博物馆的前身是国民女子学校,始创于1919年。1931年,成武县实行男女合校,1935年女子学校废止。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闲置,2009年成武县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队发现成武县国民女子学校,并被认定为鲁西南地区仅有的一处民国女子学校建筑。
2017年,成武县启动旧城区棚户区改造。由于民国女子学校旧址位于新规划城区的核心地带,区位优越,地价估值每亩百万元以上。旧城区拆迁之前,不少客商前来考察,一眼就相中了民国女子学校旧址这个地块。二者如何取舍?最终,成武县选择放弃动辄几千万元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保留民国女子学校。成武县委县政府投入300余万元,依托原国民女子学校,修复建设教育博物馆。同时,面向社会各界征集见证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展品或文物千余件。由此,长期落寞的民国女子学校得遇“新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博物馆建成后,成武县教育部门深耕历史文化资源,将博物馆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研学基地,引导全县师生在此开展思政课现场教学,让青少年学生沉浸式体验家乡革命历史,增进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这样的实践教学让人沉浸其中,我觉得很有趣,心里能共鸣,也更有兴趣全面学习‘四史’,立志成为祖国和家乡需要的创新担当型人才。”今年刚参加高考的学生姜磊说。
通过打造集知识素养和价值引领于一体的特色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成武县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让历史旧址遗存变成“新课堂”,让革命文物资料、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变成“活教材”。“文化铸魂,思政育人。对学生而言,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例子可亲可感,能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全面提升育人质量。”成武县伯乐第二初中思政课教师张建华说。
当下,成武县博物馆、教育博物馆、文亭山烈士陵园、武警成武县中队、成武县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白浮图镇刘土城村等红色文化元素棋布于古郜大地,共同勾勒出成武版的“精神图谱”。依托优质育人资源,成武县各中小学校创新开展思政主题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打造有看点、有深度、有温度的立德树人风景线,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截至目前,全县已组织各类现场教学活动200余场次,受益青少年达3万余人。“一个红色基地就是一所好学校。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构建红色文化实践育人体系,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成武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崇雷表示。
原标题:《山东成武:历史遗存变身育人“新课堂”》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