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大学网 > 拉孜县 > 正文

青春告白祖国:十年珠峰脚下,光明之种盛开文明之花

日期:2024/9/25 9:57:51 浏览:

青春告白祖国:十年珠峰脚下,光明之种盛开文明之花

发稿时间:2019-09-1618:00:00

作者:李晨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9月16日电(记者李晨通讯员杨天明)十年前,由华北电力大学13名师生组成的“把绿色电力送到雪域高原”——大学生新能源科技教育扶贫服务主题实践团,深入到西藏无电地区进行调研,并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功为西藏日喀则拉孜县节村53户无电居民安装了太阳能照明设备,彻底结束了节村无电的历史,他们在珠峰脚下,种下了“光明”的种子。

无电村迎来了光明使者

加央,拉孜县节村的第一个大学生,十年前初到北京时的他怎么也想不到,在华北电力大学求学的过程中,一次社会实践居然为自己的家乡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2009年,加央参加了华北电力大学组织的赴藏新能源科技教育扶贫服务活动,在学校老师的支持下,加央和他的小伙伴们来到了他的家乡,为村民们“送设备、送人才、送服务”。

村子通电后,当地政府、全体村民和华电的师生们一起,举行了庆祝仪式。村民们身穿盛装、载歌载舞,这些来自华电的师生们在他们眼里就是带来明亮、带来温暖的“光明使者”。

回忆起十年前的那一天,村民益西依旧动情地说道:“我记得当时全村通电后,大家都很高兴、很激动!之前我们一直都用酥油灯和蜡烛,很不方便。感谢华电师生们让我们用上了电。”

十年后,当实践团成员们再次来到节村,这颗由华北电力大学实践团种下的“光明”之种,不单单点亮了珠峰脚下节村的幽静夜晚,更是开出了璀璨的文明之花。

他们种下的种子会发光

十年前,对于节村的村民们来讲,这一切是那么神奇,当时还在读小学的小白玛看到电灯被点亮的那一刻,他开心的手舞足蹈,“再也不用在微弱的油灯下写作业了!哥哥姐姐们可真厉害!”这套太阳能设备就好像拥有魔力一样吸引着小白玛的眼睛,它为什么可以发光?为什么不用火?小白玛的心中充满了好奇,他暗暗下定决心,他一定要搞清楚这套“神奇”设备的原理,将来也要成为像哥哥姐姐那样厉害的人。

那一年,节村村支书旦增48岁,走出过村子的他见过电灯、电视,但要问他这套太阳能设备的发电原理,他也说不清楚。华北电力大学的实践团成员们走后,旦增给村里的干部们开了一个会,会上他说了两句话:“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真厉害,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咱们村现在有了电灯,孩子们学习条件好了,以后咱们村要重视读书,让更多的孩子们去读大学!”

作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加央一下变成了村子里最受欢迎的人,很多村民邀请他到家里做客,给孩子们讲讲怎么做才能考上大学,并请他给孩子们补补文化知识。2010年,加央由于在实践项目中表现优秀,毕业后签约了西藏电力公司。但当他在拉萨参加工作后,没有了寒暑假,能回村子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少,看到村里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眼神,已经毕业的他再次求助学校。学校团委老师告诉加央:“咱们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科技教育扶贫服务行动,节村没脱贫咱们的实践就没结束!”十年间,学校多次组织汉、藏两族的大学生利用假期到节村,对当地孩子们的学习进行帮助。

今天的节村,已经成为了日喀则地区远近闻名的“大学生村”,从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来的驻村干部米玛说:“我万万没有想到,在珠峰脚下这么偏远的地方,还有这么重视教育的村子。这个仅有500人的村庄,10年来就培养出了50多名大学生。十年前的那次来自华北电力大学的社会实践影响是巨大的,村民们对教育观念的转变,就发生在电灯亮起的那一个瞬间。”

珠峰脚下的十年之约

2018年,当年充满好奇的小白玛已经如愿考入华北电力大学学习电子信息专业;加央已成为西藏拉萨电力公司的技术骨干,他家里的6个兄弟姐妹已经有5人上了大学。实践团成员张衡已经取得了太阳能方向的博士学位,在华电做师资博士后;实践团成员杨天明也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蜕变,在华电从事宣传教育工作。

暑假前,学校启动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杨天明找到张衡、白玛等实践团成员并对他们说:“十年过去了,咱们一起去节村看看,看看节村的变化,看看那里的亲人,看看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今年暑期,十年前的实践团成员们再次齐聚节村,如今已是华电西藏校友会负责人的加央带着华电校友们赶来,提前得到消息的村支书旦增早早就来到村子门口,当看到实践团的车辆开进村子的那一刻,年近60的老支书留下了激动的泪水。如今的节村,村里不仅通了电,家家有了电视,有的家庭甚至购买了新能源汽车。村民和实践团成员一起追忆着十年前的情景,畅谈新时代节村的巨大变化。

白玛说:“十年前,能在灯光下看书学习是我的一个梦想,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在我们这一代实现。”

拥抱、握手、献上哈达,节村村民们向实践团们的师生们表示着谢意。

“不用感谢,旦增书记”,张衡接过书记手中哈达后说道:“国家这几年发展很快,科学技术水平一直在进步,如今我已经取得了博士学位,我感觉咱们藏区的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这次来我们就是想充分调研一下,在下一个十年,我们华北电力大学的师生们还想为节村村民们,继续实实在在的做点事!”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