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西南财经大学“四海潮生”实践队积极响应国家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开展重点针对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安泥塑的调研工作。
活动前期,团队在当地进行长安泥塑的问卷调查,深入浅出地思考研究长安泥塑未来发展方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大众对长安泥塑认知情况、对非遗文化衍生的文创作品的兴趣程度,以及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等方面。根据团队的研究结果来看,大多数民众对非遗文化特色的文创作品非常感兴趣,但对长安泥塑自身的具体发展现状与变革道路关注甚少,了解不深。
图为苗春生先生的泥塑作品
追溯历史厚蕴感悟匠心传承
在调研中,实践队员采访了长安民间雕塑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的苗春生先生。作为长安泥塑第三代传承人,苗先生对长安泥塑悠久的历史,以及自身与长安泥塑的种种渊源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先生称,自己年轻时在乡村中负责社火活动,对关中地区的风俗民情有着深刻理解和浓厚情感,空闲之余不忘创作相关书画作品,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实践能力。直至八十年代初,结识了原西安美院的民间泥塑老师刘学良,自此正式开始继承长安泥塑的雕塑手艺,从事起长安泥塑的创作工作。因长期浸润于物我两忘的泥塑艺术工艺,苗先生得以长期葆有盛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思绪,且丰富的乡镇社火实践经历更使得他对关中豪放旷达的风土民情、悠久绵长的历史典故了然于胸。近四十年来,苗先生已经完成了数万件泥塑作品并成功创立了自己的泥塑工作室。
苗先生带领调研人员参观了二楼的参观室。刚进门,一股淡淡的泥土清香蔓延而来,映入眼帘的是两张木桌,桌上摆满了千姿百态的泥塑小俑,再向内观赏,两旁是高大的原木
书架,都摆有形态各异泥塑俑人。细看这些泥塑,有的三五个成群,勾搭凑一团;有的席地而坐,或吹或擂,好不欢喜;有的抬膊张口,卖力吆喝……小小的一方天地,竟好似真的成了闹市。苗老师讲,自己当时也是被刘学良老师的泥塑作品所吸引,才开始认真学习泥塑的雕刻知识和制作工艺。随着技艺手法的成熟,他渐渐地结合自己的所见所知,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泥塑创作风格——也就是着重展现关中农民朴实憨厚的形象与曾经小农经济形态下的市井风情。
图为长安泥塑第三代传承人苗春生与项目负责人合影
助力泥塑传承赋予新生活力
在问及长安泥塑传承和发展时,苗春生先生表示,国家近年来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尤其是基层政府部门很是重视。不过,长安泥塑异于其他泥塑类型,必须纯手工制作,不能借助于任何磨具。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完全采用手工制作的长安泥塑产量不高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除此之外,因泥塑本身十分脆弱,颠簸易碎,运费奇高,所以即使在产量充足的前提下大规模的销售传播仍是难以实现。在宣传方面,虽然有很多地方电视台等相关媒体积极来访,但真正对其感兴趣、做事情的少之又少,这对长安泥塑的传承与发展有着很大影响。
听过长安泥塑的现状后,实践人员向苗先生提出将长安泥塑的文化元素融入到相关文创的想法,以期实现活态传承。苗先生表示十分支持这一创意,“老一辈人慢慢老去,泥塑要传承下去必须靠年轻一代,如果年轻人不接受,那么就没办法传承下去,所以要发展就要有一定的改动”,老先生特别强调到,“改动需要有,但是要把握一个度,不能改动的面目全非。”
时光的缝隙里满塞着动人的回忆,千年古都的城墙下满筑着不朽的文化技艺。传统文化与民俗相伴相生,共同搭建起坚不可契的一段段情谊。泥塑作品张扬在阳光下,场景铺陈在长河里,许后人一辈辈流传、一辈辈希冀、一辈辈宛转承替。在这一次充满意义的调研中,队员们对于长安泥塑的现状和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并为接下来的文创设计实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文申丽晓)来源:华商网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