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户籍地初中就读。在公办学校跨区、县(市)就读(户籍变迁等情况)的小学生,小学毕业后可以返回户籍所在区、县(市)就读初中,也可按照就读小学所在区、县(市)初中招生政策在就读小学所在区、县(市)升入初中。民办小学毕业生可以回户籍地公办初中就读。民族小学毕业生,不再就读民族初中的,可以回户籍所在区、县(市)就读初中。我市在外地就读的(外地返乡)小学毕业生,可以返回户籍所在区、县(市)就读初中。公办小学、民办小学、民族小学、外地返乡小学毕业生,要求回户籍所在区、县(市)公办初中就读的,应分别向毕业公办小学、毕业民办小学、毕业民族小学、户籍所在区、县(市)教育局提出申请,由学校或教育局告知审核证件、网上申请、统筹安排等事项,家长在“哈尔滨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系统”填报回户籍所在区、县(市)就读初中申请,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由户籍所在区、县(市)教育局统筹安排进入公办初中学校就读。
俄语班招生工作。哈尔滨市嵩山中学校、哈尔滨市实验学校、哈尔滨市群力经纬中学校、哈尔滨市第39中学校、哈尔滨市第31中学校等5所学校的俄语班在全市范围内(不含哈尔滨市松北区对青山镇第一中学校、哈尔滨市松北区乐业镇第一中学校对口小学应届毕业生)招生。哈尔滨市文府中学、双城区第6中学的俄语班在其所在区范围内招生。哈尔滨市松北区对青山镇第一中学校、哈尔滨市松北区乐业镇第一中学校的俄语班在各自的对口小学应届毕业生中招生。志愿到初中俄语班学习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允许招收俄语班的学校报名。报名人数超过学校俄语班招生计划数时,学校应采用电脑派位方式招生,不得超计划招生。俄语班招生在7月10日前完成。俄语班招生结束后由学校填写招生名册,经区教育局审核,报市教育局备案,统一提档。
松北区2023年初中对口直升工作方案
一、原松北区小学毕业生
(一)各初中学校对口小学
1.哈尔滨市第三十一中学校
哈尔滨市松花江小学校、哈尔滨市永胜路小学校、哈尔滨新区第五小学校
2.哈尔滨市松浦学校初中部
哈尔滨市松浦学校小学部
3.哈尔滨市第九十五中学校
哈尔滨市松北前进小学校、哈尔滨新区第四小学校
4.哈尔滨市实验学校
哈尔滨市实验学校、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5.哈尔滨新区第一学校
哈尔滨新区第一学校、哈尔滨新区花园小学校、过渡性安置哈尔滨新区第一小学校小学毕业生
6.哈尔滨市第四十八中学校
哈尔滨市万宝小学校
7.哈尔滨市松北区对青山镇第一中学校
哈尔滨市松北区对青山镇中心校、哈尔滨市道北小学校
8.哈尔滨市松北区对青山镇第二中学校初中部
哈尔滨市松北区对青山镇第二中学校小学部
9.哈尔滨市松北区乐业镇第一中学校
哈尔滨市乐业小学校。
10.哈尔滨市松北区乐业镇第二中学校
哈尔滨市台屯小学校
(二)原松北区小学毕业生升学办法
从2018年小学入学新生年级开始,学位充足的初中学校,执行对口直升政策;学位紧张的初中学校,只有符合“两个一致”的小学毕业生方可直升对口初中,其他情况区教育局根据学生户籍(居住证)、住宅产权证等相关信息,结合初中学校学位情况相对就近统筹安排初中就读。结合区情和校情,2023年原松北区小学升初中继续实施对口直升政策。
二、利民学区小学毕业生
(一)各初中学校服务范围
利民学区各初中学校服务范围参照对口小学服务范围。
1.新区第五学校的对口小学:新区第三小学校、新区第四学校小学部。
2.新区第七学校初中部对口小学:新区第七学校小学部。
3.新区第二学校初中部对口小学:新区第二学校小学部。
4.新区第三学校初中部对口小学:新区第三学校小学部。
(二)利民学区小学毕业生升学办法
利民学区各小学毕业生基础名册以电子学籍数据为准。学生依据家庭房产和户籍实际情况,填报拟就读初中学校,区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招生学校容载能力,学生家庭房产、户籍实际,参考学生入学志愿,进行统筹安置。
1.新区第四学校小学毕业生:学生依据家庭房产和户籍实际情况,在新区第二学校、新区第三学校和新区第五学校中选择拟就读初中学校。
2.新区第三小学校小学毕业生:学生依据家庭房产和户籍实际情况,在新区第二学校、新区第三学校、新区第五学校和新区第七学校中选择拟就读初中学校。
3.新区第七学校小学毕业生:学生依据家庭房产和户籍实际情况,在新区第二学校、新区第三学校和新区第七学校中选择拟就读初中学校。
4.新区第二学校小学毕业生:直升到本校初中部就读。
利民学区公办小学校负责指导本校毕业生家长填写《2023年利民学区小学升初中统筹安置学生登记表》(不含新区第二学校和新区第七学校小升初直升本校初中部的学生)并采集相关佐证材料高清图片与《利民学区小学升初中统筹安置资格审查名册》一同报区教育局备查。利民学区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入学资格审查由毕业小学组织实施并对此项工作负全责。
幼升小、小升初家长可扫码加入“哈报家长群”第一时间获取更多权威招生资讯及相关招生咨询。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