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大学网 > 云阳县 > 正文

“数行”小水“乡遇”云阳!重庆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走进云阳县小水村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日期:2023/7/29 7:42:12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3-07-18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郭晓彤实习生布佳佳)为更好地引导青年学子在日常生活中将思政学习同社会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11日,由重庆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组建的“乡村振兴”专项重点团队——“数行小水乡遇云阳”“三下乡”实践团前往重庆市云阳县江口镇小水村,开展了为期4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座谈交流会。学校供图华龙网发

支部共建,凝心促发展

实践团为更好了解当地实际情况,有效开展实践活动,同当地党支部开展了座谈交流会,交流党建工作成果及乡村振兴成效,实现互学互建,共建共享。会上,村支书沈家祝首先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接着对当地的基本情况及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就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方面进行了经验及工作展望。

随后,实践团带队老师、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王成也重点介绍了数统学院在党建引领下开展的“三全育人”工作以及“十大育人”体系构建情况,并就研究生党支部在学习贯彻主题教育方面做了交流。

学生党员代表、团队成员文铭也讲述了自身的支教经历,表示将继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真正地为乡村振兴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现场的村干代表、实践团成员围绕党建工作和乡村振兴,积极交流探讨,氛围热烈。

驻村书记,奋斗助振兴

在同当地村委会开展座谈会后,实践团又跟随重庆交通大学派驻云阳县江口镇小水村第一书记刘亚威的步伐走村入户,深入感受驻村书记的奋斗路。

实践团成员在刘亚威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驻村工作队日常办公及居住地点,随后深入当地农户,了解具体民情。在交流中,刘亚威表示,自己从一名教师党员到现在的村支两委成员,以前是教书育人,面对的是学生,现在是巩固落实乡村振兴成果,面对的是村民。虽然身份有所变化,但党员的初心不能变。为了更好地实现角色的转变,刘亚威在到村第一时间就对小水村开展了多次的走访调研,摸排村情,对村里监测户、脱贫户等家庭情况尤为关注。

刘亚威讲到,国家的帮扶政策越来越好,通过发放相关补贴、设置公益性岗位、鼓励主动学习技艺实现就业等方式多举措保障特殊人群基本生产与生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时国家对于驻村工作也提出了要求,一定要树立底线思维,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要在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上下功夫。

最后,刘亚威寄语实践团成员,“基层是一个大熔炉,研究生专业知识丰富,但却缺乏对基层情况的深入了解,要真正学以致用,就一定要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学以致用,与群众实践结合,挤掉知识水分,得到知识干货。”

探访党员,坚定守初心

实践团在第一书记刘亚威以及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先后来到小水村陈昌锡、杨泽登、刘上学三位老党员的家中,聆听他们的峥嵘故事,重温入党初心。

陈昌锡同志于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不仅是一名老党员,也是小水村的一名老会计,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执着敬业的工作态度,在村里的会计岗位上默默耕耘,无怨无悔。

70岁的杨泽登同志19岁入党,曾担任小水村村支书。当年他带领村民搞集体建设、修路致富,见证了小水村从一穷二白到现在村民生活富足的新面貌。

老党员是生动的史书,是历史的见证者,老一辈共产党人以自身的奋斗经历给实践团成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开展宣讲活动。学校供图华龙网发

以“数”为媒,赓续奋斗志

此外,实践团成员还结合自身的数学专业背景,面向小水村的青年学子,开展了以“青年精神薪火相传,奋斗之志生生不息”为主题的宣讲活动,通过讲述数学家的励志成才故事,数学这一门课程的学习方法,描述数学广泛的应用前景,传播数学知识,展现数学之美,激发数学学习热情,鼓励小水村青年学子挥洒青春汗水,赓续青春奋斗之志。

活动中,实践团成员还为同学们了大学生活的经验感受,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向先进看齐。随后的交流环节中,现场的青年学子踊跃提问,实践团成员则结合专业知识和自身经历,逐一解惑,现场氛围活跃。对于专业选择和就业问题,实践团指导老师王成也积极参与交流,为同学们的学习、专业选择和未来的就业规划给出建议。

开展产业实地调研。学校供图华龙网发

调研基地,助力产业兴

实践活动后期,实践团来到小水村的花椒基地开展产业调研,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为当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在花椒基地实地调研过程中,老党员刘上学指着满山的花椒树介绍到,“这片花椒园解决了一些脱贫户、监测户的就业问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是村里重点打造的乡村振兴支柱产业。”随后,实践团成员还参观了花椒种植基地和加工厂,学习了花椒的培育知识、采摘方式和生产加工技术,同时也了解到当前花椒产业仍然为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正处于朝精细化、数字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当口。

调研结束后,实践团成员根据调研情况召开队内研讨会,提出了关于数字化升级的综合性建议。队员们结合自身专业知识,提出建设花椒大数据中心的构想,实现对花椒种植基地的作物生长情况、病虫害防治、土壤ph值等信息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并将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运用到产业管理中,建立数字化种、产、销模型,充分利用现有花椒产业资源与产业结构基础,以大数据、AI智能现代信息技术为抓手,加快花椒产业数字化建设,深入挖掘和释放花椒产业的数字经济,推动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为当地村民谋福利。实践团还将制作调研报告,把团队想法凝练成文字,为乡村振兴产业升级建言献策。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实践团成员获益良多,真正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深刻含义,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基层天地广阔,青春大有可为。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