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大学网 > 和县 > 正文

和县联手安徽大学共谋“和文化”

日期:2023/7/27 12:08:50 浏览:

以“和”为名,以“和”为桥

和县联手安徽大学共谋“和文化”

发布时间:2021-12-0308:28

来源:南京日报

字号:[大中小]视力保护色:

千年古树半枝梅

千年古树半枝梅

西楚霸王祠

和县万寿塔

刘禹锡故居

和县镇淮楼

滔滔长江,万里奔流。江流宛转之地,千年古城和县依水而兴。因“县北有历山南有历水”,和县古称历阳;公元555年,北齐南梁在此议和,增设和州,以和州领历阳、齐江二郡。1912年,和州更名为和县。

时光清浅,岁月流转。“和”,成为此地千年传承的文化基因。为深入挖掘以“和文化”为核心的和县历史文化、现代文化,和县人民政府与安徽大学开展校地合作,以深度挖掘“和文化”丰富内涵,提炼“和县精神”,推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和文化”学术研讨会暨首届论坛(长江文化、昭明文化论坛)启动仪式于11月20日在和县西埠镇林海生态园举行。活动现场,双方举行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安徽大学研究生调研基地和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和文化”,滋养着和县一代代先贤名家。自唐宋起,便有闻名于世的“三张两戴一杜”,即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张籍、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和大书法家张即之、明代诗人戴重和“绝俗画家”戴本孝、北宋诗豪杜默。南梁昭明太子曾在此地诵书礼佛,沐浴疗疴;一代文豪刘禹锡称此处为“善郡”,写下名篇《历阳书事七十四韵》《陋室铭》;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师”出生于此,一生求索问道,提出佛、道、儒“三教调和”之说……众多底蕴深厚的文化同汩汩江流般纵横交错,自古及今,浸润着一方文脉,也成就了和县独特的气质禀赋。

“和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唯一因‘和’得名、以‘和’命名的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化先进县,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和县档案馆原馆长、三级调研员夏发星介绍道,“‘和理念’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贯通着儒道释的核心思想。联合安徽大学深入开展以‘和文化’为核心的和县特色文化研究,体现了和县县委县政府的战略眼光,有利于打造文化品牌推动‘文化强县’,给地方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力’和‘原动力’。”

参与研究的和县文化研究会顾问、和县一中特级教师薛从军提出,“和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此次与安徽大学的合作研究,还将从“和文化”的哲学维度上提炼提升,进一步拓展和县地域文化内涵。

据悉,本次合作将充分发挥安徽大学在历史学、考古学、旅游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研究优势,拟在和县猿人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研究、“和文化”与“长江文化”研究,和县重大历史史实厘定、重要历史遗迹考古等领域展开合作。安徽大学将围绕和县在历史、档案、特色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推广等领域重大问题,组织学科和专家力量,通过专家咨询、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和县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人才培育方面,安徽大学历史学院等支持和县成立“和文化”研究会,挖掘“和文化”深刻内涵,培育“和文化”研究人才;和县人民政府将支持安徽大学在和县档案馆、和县博物馆、和县香泉镇建立“安徽大学研究生调研基地”“安徽大学实践教育基地”等,开发、利用和县丰富的档案文献资源,提升“四史”研究水平。

此外,双方还将组建联合调查队,依托和县区域内丰富的地下宝藏、历史档案及古迹资料等优势,全面开展调查研究,并在条件成熟时,促成典型遗址的进一步发掘工作。

“和文化”链接

和县猿人遗址

和县猿人头盖骨模型

和县,以“和县猿人”的发现著称于世。该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辖的七个乡镇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史前文化”“楚汉文化”“东晋书法文化”“昭明文化”“陋室文化”“包公文化”“方志文化”“长江文化”等如连珠缀玉,构成了“和文化”的丰富内涵与文化矩阵。

善厚——史前文化

善厚镇是和县猿人遗址所在地。1973年,当地因修水利炸山开渠,大量化石露出地表。后经考古发掘队发掘,发现密集且种类繁多的动物化石以及一具猿人头盖骨化石、四颗猿人上臼齿化石。据推断,猿人为一名二十岁左右男性青年,化石属新生代第四纪中更新世地质时代,距今三四十万年。该猿人化石后被命名为“和县猿人”。“和县猿人”及相关动物群的重大发现,是和县史前文化的核心,也凸显了这块土地历史之悠久。

乌江——楚汉文化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霸王项羽于乌江自刎的悲壮,至今令人扼腕。乌江镇的百姓为纪念这位英武盖世的传奇人物,修建了霸王祠,每年这里都是香火鼎盛,游人如织,楚汉文化在此绵延。乌江地灵人杰,文人辈出,唐朝诗人张籍、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书法家张即之、近代书豪范培开、当代草圣林散之等均出生并发迹于此,赋予了这方土地深厚的文化积淀。

香泉——昭明文化

香泉镇的昭明文化得名于南北朝时期的梁昭明太子萧统。相传,萧统于二十岁时(公元521年)随父亲萧衍来此地读书拜佛。因昭明太子满身疥疮,久治不愈,痛苦不堪,于是移居香泉,一日沐浴三次,不久后疥疮结痂脱落,皮肤白润如初。萧统十分高兴,乘兴为香泉题写了“天下第一汤”五个大字,又在香泉建起书院,带领一批才贤之士,一边沐浴,一边著书立说,讨论编纂《文选》。香泉由此闻名于世,自唐宋以来,许多文人墨客、达官显贵慕名而来,沐浴游览之余,挥笔洒墨,或诗或文,留下不少碑刻。一时浴池周围竖起七十二块碑,俨然一片碑林,蔚为壮观。浴池旁覆釜山下又先后建起昭明塔、昭明亭、昭明书院、洗心亭、省心亭、尔雅台、文选楼等,昭明文化自此丰富开来,并作为文化遗产存留至今。

西梁山——唐宋文化、东晋文化

和县城南36公里处坐落着风景秀美的西梁山。此山俯临大江,与芜湖市东梁山夹江对峙,如一座天设的门户,故与之合称“天门山”。这里山水相连、景色优美,临江悬崖之处,怪石层叠,历代诗人如李白、王安石、贺铸、杨万里、解缙、杜浩等都曾到此游览,题咏赋诗。李白的千古名篇《望天门山》正是其游历至此所作。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也曾在西梁山临江摩崖刻石“振衣濯足”四字。这座秀美的山峰不仅彰显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见证了东晋文化、唐宋文化的瑰丽。

历阳——陋室文化

历阳镇是著名的“陋室”所在地,唐代诗人刘禹锡被贬和州(今和县)任刺史,身居简陋屋室的他仍能安贫乐道、秉持高尚节操,并写下流传千古的《陋室铭》。如今,当地政府在陋室遗址兴建起陋室文化主题公园,建有一览亭、望江亭、仙人洞、临流亭、履仙桥等,让曾经的陋室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使陋室文化深入百姓心中。

功桥——杜默文化、红色文化

功桥镇古有杜默文化,今有红色文化。北宋著名诗豪杜默出生在和县功桥镇。他幼时饱读诗书、才华出众,与诗人欧阳修、石曼卿合称“三豪”,后不愿追逐名利,辞官回乡,特购植六株玉蝶梅种在住宅旁。时至今日,仍有一株古梅树立于功桥镇土地之上,传说正是当年杜默亲手种下的梅树。杜氏家祠也历经千年,由乡人多次集资修缮,作为杜默文化的根坐落于此。

功桥镇还是一片红色热土,历经螺蛳滩战斗、百旺市战斗、南义战斗、阮坝战斗等诸多大大小小的战斗。寸寸红土地,英烈血遍洒。如今,和含抗日根据地的纪念碑挺拔而庄严,作为功桥镇红色文化的宝贵资源,赓续着革命先烈的血脉和精神图谱。

石杨——憨山文化

石杨镇的憨山文化起源于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憨山,原名蔡德清,明朝时出生于和县原绰庙乡蔡浅村,19岁剃度后入教佛门,后被誉为“憨山大师”。他学术渊博,对佛学乃至儒、道学术思想研究颇深,对中华文化精髓领悟颇透,著有一系列涉及儒释道三家的著作,如《观楞伽经记》(八卷)、《性相通说》(二卷),以及《道德经解》(三卷)、《观老庄影响说》、《庄子内篇注》(四卷)、《大学中庸直解指》、《春秋左氏心德》,并另有诗集三卷等等,硕果累累。他既著书立理,又实践于行。在传统文化方面,他指出佛、道、儒三教同源,应“三教调和”;就佛教界内,他更力克各拘一宗一派的门户之见。由于其学术、才华和独特见解、身体力行,被誉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和提倡“三教调和”的先师。他的包容兼蓄、以和为贵的思想影响深远。石杨镇上建有憨山寺来纪念这位高僧。

西埠——凤台山文化

西埠镇历史悠久,古迹甚多。西埠镇西面的凤台山、九条垅、拦龙山是远近有名的游览胜地。凤台山又名“鸡笼山”,山上有仙人洞、老虎洞、三清殿;山下有状元祠、娘娘庙、凤林禅寺、龙王庵。相传明朝皇帝朱元璋登基前,曾携妻子马秀英慕名前来游览,在游览鸡笼山佛地时,触景生情,当即作诗“罢猎西山坐拥旗,一山出地万山卑。”并赞此山为“江北第一名山”。凤台山风光旖旎、松涛阵阵,既是佛教、道教的胜地,也是文化传承的宝地。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