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大学网 > 建水县 > 正文

云上梯田梦想红河专场新闻发布会

2023/8/23 6:00:02 点击:
巨塘,又东南下石屏,汇为异龙湖。”再往下,“水又东经临安郡南,为泸江,穿颜洞出,又东至阿弥州,东北入盘江。”在广西府城(今泸西县城)时,他“征诸广西土人,竟不知江所向。”

《游颜洞记》:建水城“南临泸江;此江西自石屏州异龙湖来,东北穿出颜洞;而合郡众水,亦以此洞为泄水穴也。”“颜洞大道,当循城而南,渡泸江桥。”他为了沿途考察泸江,于是在建水城东接待寺聘请了一位导游,然而“导者从寺前隔江东北小路行,遂不得渡泸江,东观三溪汇合处。”到城东北15里处“渡赛公桥”,有河流“自西北来,东南入泸”。“又五里,上山,为金鸡哨。哨南泸江会诸水,由此东入峡。峡甚逼,水倾其中,东抵洞口尚里余。”他登上金鸡哨东面山顶,“东瞰峡江环峡东入”,洞门处“峭崖西向,涌水东倾,捣穴吞流之势,已无隐形矣。”颜洞实际上是若干洞的总称,细分有万象、南明、云津三洞。霞客游览三洞的景观,特别注意考察洞中水流。云津洞又称水洞,他在洞内“暗中傍水行”,弄清“洞底水从西南穴中来,盘门内而东,复入东南穴去。”并“下临水湄,径之,水阔三丈。”南明洞“水从中涌出,两崖角起,前为对峡,水出洞破峡,势极雄壮”。他几经折腾,“暝色已合”而离万象洞尚有一段距离,只得放弃,但询问当地人后得知其“底与水洞通”。

今本《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的第一天,为崇祯十一年(1638)年八月初七。这天,“入堂(指署府何别驾处理公务的场所)阅其四境图,见盘江自其南界西半入境,东北从东界之北而去,不标地名,无从知其何界也。”十二日游记中写道:“余初以为广西郡人必悉盘江所出,遍征之,终无谙者。其不知者,反谓西转弥勒,既属颠倒。其知者,第谓东北注罗平,经黄草坝下,即莫解所从矣。间有谓东南下广南,出田州,亦似揣摩之言,靡有确据也。”

徐霞客到一个地方,通常有旅游考察的主要目标。但他又往往不是只奔着那个目标而不及其余,一般都是既重主要目标又兼顾其他方面。他在今红河州境,除盘江外,对岩溶地貌、城市村庄、社会状况等等,也进行了很多考察。例如,他考察了今泸西县城周边的山脉,以及当时府城与它们的位置关系:“广西府西界大山,高列如屏,直亘南去,曰草子山。西界即大麻子岭,从大龟来者。东界峻逼,而西界曾叠,北有一石山,森罗于中,连络两界,曰发果山。东支南下者结为郡治;西支横属西界者,有水从穴涌出,甚巨,是为泸源,经西门大桥而为矣邦池之源矣。”“发果山圆若贯珠,横列郡后。东下一支曰奇鹤峰,则学宫所托;西下一支曰铁龙峰,则万寿寺所倚;而郡城当其中环处。”又如,他多处多次考察了明末滇南土司普名胜叛乱给社会带来的灾祸,在《随笔二则》《滇游日记二》中费了颇多笔墨记述、评说。

徐霞客的科学考察和景观审美,常常是有机地结合起来,二者高度统一,而非剥离开分别进行。例如,在异龙湖、颜洞、阿庐古洞等等地方,他都是二者兼顾兼得,融贯为一。例如,他考察、游览异龙湖,写道:“湖有九曲三岛,周一百五十里。岛之最西北近城者,曰大水城,顶有海潮寺;稍东岛曰小水城。舟经大水城南隅,有芰荷百亩,巨朵锦边,湖中植莲,此为最盛。”他考察、游览泸源洞(今阿庐古洞),写道:“泸源洞在城西北四里。新寺后山西尽,环坞而北,其中乱峰杂沓,缀以小石岫,皆削瓣骈枝,标青点翠。北环西转,而泸源之水,涌于下穴,泸源之洞,辟于层崖,有三洞焉。上洞东南向,前有亭;下洞南向,在上洞西五十步,皆在前山之南崖。后洞在后山之北冈,其上如眢井。……其中所入皆甚深,秉炬穿隘,屡起屡伏,乳柱纷错,不可穷诘焉。”

徐霞客在今红河州,度过了一段特别而出彩的岁月,开展了具有突出价值的科学考察,游览了许多美丽的风光。他的这一段旅游考察,是三百多年来逐渐积淀的徐霞客文化的一个多彩篇章。现今推进红河州旅游事业,我们应该科学合理地用好用足徐霞客这张享誉国际国内的大品牌。

一是建一个徐霞客文化公园。围绕徐霞客元素,以徐霞客科考为主题,重点凸显在红河州的科考。选址可考虑阿庐古洞风景区,或异龙湖风景区。

二是建几条霞客步道。例如,在关口一带、建水城至颜洞、泸西县城所倚傍山岭、泸西至师宗间适当地段等地,如果建几条霞客步道,应该是好事。所建步道尽量保留原有自然、人文风貌,挖掘利用历史文化,突出徐霞客元素并做必要的一些标识。

三是现有景区景点突出徐霞客元素,利用徐霞客元素提升景区景点内质,打造新特色、新亮点。异龙湖、宝秀湖、颜洞、阿庐古洞等等,都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我就这些,谢谢!

宗霞:

谢谢陈庆江先生的。

三百多年前红河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徐霞客,三百多年后这些地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仍然可以循着徐霞客当年的足迹共同去体验现在的红河。

省委宣传部组织了“霞客行之江山多娇·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联动采访活动,将带着大家沉浸式沿着徐霞客的足迹去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接下来,有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斑锡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赖庆国先生进行。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斑锡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赖庆国发布新闻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斑锡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赖庆国: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

峰峦绵长,满眼苍翠,空气清新,干净整洁,春日怒放的梨花掩映着一座座农家小院,保存完好的土坯民居为梨树增添一抹神韵,静谧、古朴的村落一下激起心底无限美好的情愫。这就是我两年前,初次走进个旧市锡城哨冲的感觉。

森林密布、色彩斑斓、水流潺潺、鸟语花香,生态环境美如一幅画的小村,如果赋予它人文的内涵,这里的生活是不是可以成为心中的水云间、梦里的桃花源?

于是,我对这个距离个旧市区5公里的山村展开了田野调查,得知这个村子是因清光绪年间曾在此山冲设哨卡而得名。国土面积3.29平方公里,海拔1840米,有农户97户363人,95%的村民为彝族,民风淳朴。哨冲周边种有大片樱桃、梨、桃子等经济果林,个旧的重要饮用水源白云大沟穿境而过,拥有山谷、溪流、野花相伴的最美徒步线路,昔日马帮曾经经过此处驮运锡矿,锡马古道、古桥依稀保留。过去因交通不便,这个村子藏在深山鲜为人知,城乡互动能力差,往来人群稀少,种植的果蔬大多烂在地里无人问津,当地群众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通往市区的道路修通以后,哨冲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激发了改变现状的内生动力。锡城街道依托“干部规划家乡”对戈贾社区编制专业发展规划,哨冲盘活资源,积极争取项目、筹措资金,多渠道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村民自愿投工投劳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我就决定来哨冲建一个公益性乡村美术馆,以此搭建一个文化平台,以文旅融合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延续这个彝族村落的风土人情,留住最美乡愁,助力哨冲走上“村庄美、商客富、百姓乐”的乡村振兴之路,助力这里的群众过上一种农耕与诗意相融合的新生活,助力哨冲成为城市人享受自然之美、文化之美的乡村旅游示范点。

自从我落户哨冲以来,就把哨冲当作自己的家,把哨冲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哨冲的发展当作自己的事业。为哨冲的规划、建设、管理出谋划策,为呈现哨冲之美亲历亲为,策划设计、组织协调。为避免当前乡村发展的同质化,在村容村貌方面,我提出在哨冲的优质区域,用诗词、楹联和书法的形式呈现,而不是用墙画,因为哨冲在四季变换中,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已经是一幅画,只需稍加一些有设计感的小品,表现这个村子蕴含在自然和人文中的诗意。进驻哨冲的其他几家企业也从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突出人文情怀的角度对各自经营的会客厅、特色小院、民宿进行富含文化韵味的设计。个旧市政协、文联组织了特聘艺术家、作家多次到哨冲采风,创作了一批文艺作品。我们选择了部分优秀诗词,请书法家书写后,制作了书法长卷墙和不同造型、材质的书法作品上墙、哨冲授予我为“荣誉村长”。

洼居美术馆于2022年3月建成,开馆以来,先后举办过“家乡美”系列诗书画、摄影等多场艺术作品展,举办过美学讲座、传统中医药文化讲座、哨冲诗词赏析会、诗歌朗诵会、花间茶会、听蝉侍茶雅集、端午茶会、音乐会、文创市集等文化活动10余场次,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其中,观赏诗书画的人最多,每个月有1万人左右,常见游客在书法墙前仔细端详阅读、认真欣赏村内的墙壁上的摄影作品,接受文化的熏陶。古朴生态的村庄与文化艺术的碰撞,让哨冲成为诗意与人文并蓄、烟火与梦想并存的心灵憩息地,当地村民感受到了现代文明、时尚流行,城市游客感受到乡村的疗愈生机、安逸自在。

因为文化的植入,现在的哨冲已经成为知名度极高的旅居优选地,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接待了17万人次。“春赏梨花、夏享绿荫、秋尝鲜果、冬看红叶”。晴时和风晒暖阳,阴天雨雾入水墨,四季流转,哨冲都散发着不一样的魅力。乡村旅游带动哨冲新产业,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外出打工的青年纷纷返乡创业,乡村旅游成为生活的新方向,每到周末、节假日,哨冲的游客络绎不绝,尤其是阳春三月,哨冲更是人流如织。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让美丽乡村哨冲满足了游客的体验感,我们相信,未来的哨冲会越来越好。

谢谢大家!

宗霞:

谢谢赖庆国先生的。

他用大半生的时间传承着云锡精神,正是这些世世代代的云锡人用他们的平凡和伟大铸就现在伟大的云锡精神,向他们致敬,也表示感谢。

接下来,有请上海阿兰里文旅集团董事长、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设计实践导师郑光强先生跟大家一起。

上海阿兰里文旅集团董事长、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设计实践导师郑光强发布新闻

上海阿兰里文旅集团董事长、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设计实践导师郑光强:

大家好!

特别荣幸,也特别高兴今天能坐在梯田之上和大家作。我是郑光强,我也是云南人,从小在大山深处长大,从18岁开始到上海求学,在外面漂泊了很长时间。

我是设计和文旅行业从业者,在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景区运营有阿者科、慕拉雅民宿酒店等项目,很高兴参加本次活动。接下来,我想结合自身经历一下我对红河的印象与感知。

我第一次比较全面地接触红河是在2000年前后从同济大学毕业回到省规划院工作期间,那时候红河州哈尼梯田等壮美山水,建水古城、滇越铁路等文化遗迹,“矻扎扎节”“火把节”等少数民族节庆,海菜腔、四季生产调等民俗表演,汽锅鸡、石屏豆腐等地方美食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现在再看,这些都构成了云南发展的红河底色。

后来回到上海工作、生活,再一次走进红河已是2015年。那时哈尼梯田刚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不久,为了保护传统村落、激活乡村产业,参与了2015年朱良文教授和朱胜萱老师发起的“红米计划”公益活动,四年左右的时间里完成了建一个乡村书屋、增添公共卫生设施、拍摄一部宣传片、出一本书等“为阿者科做的十五件事”。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很多本土乡民,他们的质朴、真诚让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广州市中心城区观鸟导览》发布
地州巡礼】塔城:开发开放蹄疾步稳
贺兰县: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最新图文
青神县:引“智”到青岗位实践激发青春活力
福建泉州洛江:“四位一体”推动产业集聚和承载双提升
丰泽区52名适龄青年即将应征入伍大学生比例超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