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走在绿春各中小学校园,一幅幅民族团结宣传展板和宣传栏成为校园的独特风景,操场上有学生正欢快地练习着民族乐作舞课间操、班级里师生演奏着民族乐器葫芦丝和竹笛、舞台上同学们的经典诵读激情澎湃……校园里各民族孩子团结友爱、和谐共进。近年来,绿春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进校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如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覆盖各学校,民族团结之花正在绿春青少年的心中生根发芽,悄然绽放。
发挥“课堂主阵地”奏响民族团结“主题曲”
在绿春县高级中学,学校坚持每周在各班开展一次民族团结进步主题班会,通过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国旗下讲话”“我与祖国共成长”等主题演讲、合唱民族团结歌曲、“我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等活动,增强各族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组织学生阅读党史故事,并将各族师生学党史感悟下创作的绘画、书法和手抄报,张贴在校园里,激发师生的爱党、爱国热情;邀请老党员、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给学生宣讲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绿春平河大头拉祜寨“一步跨千年”、各民族携手决胜全面小康的典型事迹等,引导各族学生认识党的辉煌历史、伟大成就、优良作风。在县高级中学建立200平方米的“绿春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图文并茂集中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绿春各族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辉煌历程。2021年以来,全县开展中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32期7100余人次,进一步树牢了各族师生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抓好“校园主题文化”奏响民族团结“交响曲”
在校园设置“五旗五徽”教育墙,在操场、楼梯间、宿舍入口等人流密集区域设置中华文化符号和民族文化宣传栏、民族知识展板、民族团结标语,增强学校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校园内外绘制绿春各民族对歌、采茶、割橡胶、打秋千、梯田稻作等生产生活场景,以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感染学生,强化各族师生对中华文化的进一步认识,深化对中华民族大家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领悟。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举办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节日联谊活动,搭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展示、交流和的平台,通过“虎牙”平台进行网络直播,打破时空地域阻隔,促进旧友、新知、同窗线上线下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使学生从小树立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凝聚命运共同体理念。
引好“学生社团活动”奏响民族团结“进行曲”
学校发挥各族师生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中的主体地位与首创精神,以共青团和学生社团为载体,广泛开展舞蹈、体操、美术、民族课间操等各类文体活动,促进各族学生拓展思维、增强自信、互鉴互赏、共同进步。并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等活动,深入街头巷尾朗读倡议书、捡拾街道垃圾,大力营造“讲文明、树新风、做先锋”的良好氛围。与对口帮扶单位重庆大学联合举办“云端科学夏令营”活动,指导学生动手制作温度报警器、可调节风力风扇等科技小作品,不断激发大山深处孩子的科学求知欲,引导各族师生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与此同时,学校始终坚持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以“小手牵大手”等活动大力营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生活环境,实现全体学生都能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破除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语言障碍,促进各族师生语言互通、情感互通、心灵相通,使之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有力举措。
开启“家校配合互动”奏响民族团结“协奏曲”
学校利用教师到新学生家庭尤其是偏远家庭进行家访的契机,组织召开家长会介绍学校办学情况,向广大家长学生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政策,确保教育资源惠及各族学生,“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的孩子在求学路上掉队”。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作作用,面向广大家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法治教育”等主题讲座,不断提高家长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使维护民族团结进步成为各族师生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积极开展“我给父母当老师”等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向父母亲友讲述绿春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实现“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推动一个群体”,为推动全民参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绿春县紧跟时代步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确立德育教育新思路,在“实、精、融”“有形、有感、有效”上下功夫,努力把各学校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阵地和特色高地。截至目前,绿春县大兴镇二号桥小学、绿春县第一中学等7所学校被命名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绿春县第二中学被命名为第三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平河镇边境国门小学、大兴小学等14所学校被命名为州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