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减少对学校的检查评估和教师的非教学任务。让教师沉下心来教学,放心从事课后服务。
三是强化家庭、学校、社区合力育人。以多种形式引入优质社会资源参与提供优质课后服务,从源头上缓解教师工作负荷。
四是全面落实课后服务补贴。确保参与课后服务教师的劳动所得。
五是加强对课后服务典型教师的宣传。厚植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让学生喜欢体育又喜欢体育课
主持人:现在,越来越多家长意识到体育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学校体育教育如何更好培养孩子的运动健身兴趣?
周亚明: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对孩子们来说,体育不仅是健强体魄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活动中,还蕴含着意志力教育、协作教育、规则教育等重要教育功能,有利于磨练意志品质,塑造进取的精神和健全的人格。这些年来,我们围绕破解学生们“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这一难题,综合施策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方面,以“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大学体育个性化”为思路,进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帮助学生培养体育爱好。实现每所义务教育学校至少开设7种以上运动项目,推动义务教育阶段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每天校内和校外各锻炼1小时,至少熟练掌握2门运动技能。聚焦体育重点项目,构建了“一条龙”培养机制,由“1所高中+2所初中+4所小学”组成基本布局单位,在课程、师资、场地、科研、评价等方面,形成了系统性资源供给,促进了各学段培养有机衔接。
另一方面,以构建学生体育竞赛体系,帮助学生锤炼体育特长。充分发挥上海“体教融合”体制机制优势,促进了学生体育全员参与。全面统筹市运会、学生运动会、阳光体育大联赛等赛事资源,形成了宽领域、多层次、相衔接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大力完善竞赛选拔机制,在体育传统项目校建设基础上,持续依托学校办二线运动队,强化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同时,畅通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升学通道和进入各级专业运动队渠道,在守牢公平底线的基础上,促进了优秀运动员发展。
此外,全市每年举办近200个国家级和国际级体育赛事,全面推动他们成为学校体育的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推动更多学生喜欢体育、热爱运动。
综合施策,
让学校体育运动场地供给有保障
主持人:上海小学已全面实现每天一节体育课,体育课增加了,针对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是如何保障学校体育运动场地供给呢?
周亚明:学生校内体育运动时间的增加、运动项目的丰富,对体育场地设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考虑上海城市实际,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综合施策:
一是千方百计扩容校内体育资源。鼓励和指导中小学特别是中心城区场地条件较为有限的学校,通过开展“上天入地”等措施,加大体育场地综合开发利用力度,拓展体育运动空间。
二是利用学校周边体育场馆服务体育教学。推动公共体育场馆为学校开展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提供场地支持,鼓励向学生公益开放,支持学校采用购买服务等方式,规范用好社会资源,与周边社会专业场馆建立合作共用机制,拓展校园体育运动空间。
三是推动校内校外体育设施双向开放。从2019年起开始,我们全面实施大中小学室外体育场所课后、周末和暑期向社区免费开放,配套建立跨部门志愿服务和应急联动机制。加强了市民健身步道、市民球场、健身中心等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推动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5平方米,实现所有公共体育场馆向青少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为学生就近锻炼提供了便利。建立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机制,鼓励各区将体育设施建在高校,推动学校体育设施建在社区,提升了设施使用效益。
此外,我们还将着力拓展室外体育运动空间,特别是在新学校建设中,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室外运动条件。
久久为功,
强化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
主持人:现在,各级政府都更加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在这方面,市教委有什么考虑?
周亚明:这些年,我们坚持把强化近视综合防控、降低新发近视率作为促进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重中之重的任务,构建了“政府主导、市-区-社区三级眼病防治网络组织、专家指导、医教结合、医防融合、家庭关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上海模式。接下来,我们要在学校教育中进一步落实“健康第一”理念,引导学生养成有利于视觉健康的行为习惯,重点从两方面久久为功抓落实:
一方面,守牢近视防控校园阵地。我们认为,防止儿童青少年过早近视,最有效的办法还是落实学校体育活动课时,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使孩子们能有充分时间在室外“目浴阳光”。在此基础上,我们会结合落实“双减”政策,通过健全作业管理机制、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等措施,减少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从源头降低新发近视率。将体育、美育、劳育纳入学生校内课后服务,使学生有更多日间户外活动时间,缓解用眼疲劳,促进视力健康。
另一方面,落实近视综合防控措施。我们着眼促进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学生等各方形成合力,构建近视综合防控网络。一是强化医教协同。每个学期全覆盖开展学生视力监测,“一生一档”建立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档案,确保100%建档,并随学籍档案动态转移。完善医防融合、覆盖全市的“市-区-社区”三级视觉健康综合服务管理体系,用好区级视觉健康中心和规范诊治中心平台,提升学生近视防控干预能力。二是改善视觉环境。全面落实上海地方标准《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室照明设计规范》,对中小幼教室照明照度、均匀度、眩光、安装高度、照明功率密度等照明质量指标,以及使用灯具、光源与电气等提出明确技术要求,确保教室照明等相关强制性卫生标准100%达标。
此外,我们还依托高校与专业机构建立的学生近视防控基地,开展近视监测与防控研究,为及时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咨询支撑。
抓好科普教育,
在孩子们心里种下科学的种子
主持人:培养大批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学科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要从娃娃抓起,针对全体学生开展科普教育。去年3月1日起,我市施行《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请问市教委在推进实施青少年学生科普教育方面,考虑采取哪些措施?
周亚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因此,科普教育从娃娃抓起,这是夯实科技创新主力军根基建设的重要途径。当前,我们正以推进落实《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为重要契机,从校内校外两个方面综合施策:
在校内:推动把科学启蒙教育纳入学前教育内容,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启蒙教育,启迪幼儿科学意识。推动中小学校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科学技术社团建立合作机制,邀请科学家、工程师等科技工作者走进校园开展科普活动,我接触到很多院士、专家都是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热心参与者。推动中小学校配备科技总辅导员和科技教师团队,开设科普课程,开展科普教学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在校外:推动全市重大科学工程、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全覆盖开发相应的科普功能,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为学生发明创造提供条件。同时,每年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博物馆和对外开放的实验室,组织学生参加科普兴趣小组、科技竞赛、科普夏令营、冬令营等科学实践和科技研学活动,在孩子们心里种下科学的种子。推动高校和职业学校建立健全科普工作组织和激励机制,动员科技工作者和在校师生创作科普作品、面向社会开展科普活动,鼓励在校学生成立科普社团,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培养更多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
主持人: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部署的排头兵领头羊。上海高校近年来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等方面取得哪些重大新突破?
周亚明:目前,全市有64所普通高校,在校生约80万人,其中博士生5万人、硕士生20万人、本专科生55万人。其中,博士、硕士招生数分别排在全国第2位、第3位。15所高校、64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入选学科数全国第二。
目前无论是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上海高校都已成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重要力量:
比如,基础研究方面,上海高校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了全市约60%的《科学》《自然》《细胞》高水平论文,承担了80%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牵头获得全市70%以上的国家科技奖。其中,复旦大学赵东元团队成果获得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又比如,平台建设方面,上海高校牵头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约占全市三分之一,全国重点实验室约占全市的一半,还牵头建设了一大批的其他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已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比如,支撑产业方面,高校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建设了一批重大创新平台、承接了一批重大攻关任务,在全国率先设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上海交通大学自主研发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接下来,我们要对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两个方面分类施策,分别通过以鼓励选择“好问题”“高风险问题”的自由探索模式,来提升基础研究的原创水平;以大力推进“有组织的科研”,来提升任务导向的科技攻关效率,以此培育创新“核爆点”,实现重大原创性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主持人:高校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上海如何通过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周亚明:高校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仅仅是向国家和社会输出科技成果,更重要的是为国家和社会输出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因此,我们需要把“教育、科技、人才”三条线拧成一股绳,激发教育活力、增强科技动力、挖掘人才潜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造就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重点在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强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实施“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建设”,改革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集聚一批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同时,加大对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出国留学支持力度。
二是完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聚焦国家重点领域深化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上海),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培养高水平工程人才。
三是培养关键领域急需人才。目前,我们正在谋划推进完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关键急需领域的学科专业布局,加快培育紧缺人才。
下一步,我们将以落实部市签署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先试战略合作协议为抓手,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完善基础学科人才特别是理工科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更加有力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主持人:最近两年,国家出台多个推动职业教育高发展的政策。马上又到中考季了,最近许多将要参加中考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如果学生选择了职业教育,以后发展前景如何?
周亚明: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上海城市的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