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大学网 > 武宣县 > 正文

开学季,忆80年代的武宣县中学

日期:2024/8/13 9:02:27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4-02-26

开学季,忆80年代的武宣县中学2024-02-2611:39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字号

武宣县中学创办于1913年,原址在仙城书院,今城南小学(原县师范附小),武宣人称为老武中。

文革期间,老武中曾经中断招生。

1977年12月31日,武宣县委决定复办武中,并定名为“武宣县中学”。为适应发展的需要,学校另选新址,新校址在马鞍山北面,武柳公路东侧。

1978年8月,武宣县中学恢复招生,招收高中2个班,100人。调入教职员工17人。仍在原校址上课。

1979年秋招收高一新生4个班。

1980年秋招收高一新生4个班。因原址校舍紧张,高一男生安排在新址新建的大饭厅住宿,在原址上课和就餐。

恢复办学后的教室(图片来源于县中校志)

78、79级的学生宿舍在仙城书院内(图片来源于县中校志)

当时正值新校舍破土动工,学校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建设,每周安排一个下午的劳动,到新校舍工地搬砖等。

而80级的学生每天要往返新校与旧址两地跑。

1982年7月,经三年建设,学校开始搬迁到新校址。18户教职工搬进新宿舍楼。

当时唯一的教学楼,现已经拆除(黄忠录摄)

教学楼后面的泥巴足球场(黄忠录摄)

教师宿舍及前面鱼塘,现为学生饭堂处(黄忠录摄)

全校仅有三栋楼,学校无围墙、四周为农民的花生地(黄忠录摄)

学校的球场(黄忠录摄)

远处可见到马鞍山(黄忠录摄)

80年代的县中,不管是学习环境还是生活环境,都是很艰苦的。

一是当时许多学生在往返新旧校址之间,没有车辆,大多学生雨具都没有,风雨无阻,中午没有地方午休,晚上几乎没有晚自习。二是当时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普遍困难,学生是长身体的时候,上课时经常饿得饥肠辘辘,教师住宿条件也很差。但是当时的师生都很努力,创造了武宣县中学许多辉煌的历史。

1982年7月,应届毕业生覃志武考入清华大学,他是武宣县考入清华大学的第一人。

前几级毕业的县中学生,还有中山大学二附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口腔颌面头颈外科主任潘朝斌,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莫测辉,留美博士谢春等。

武中校志记载,1981年恢复招生第一年高考,毕业97,考入大专及本科23人,中专32人。1982年毕业193人,考入大专及本科22人,中专42人。1983年毕业198人,考入大专及本科39人,中专33人。1984年毕业201人,考入大专及本科52人(含历届),中专56人(含历届)。80年代,考上中专以上都是了不起了。

现在的武宣县中学已经不是当年可比的了,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现在的武宣县中大门(图片来源于县中校志)

现在的武宣县中图书馆(图片来源县中校志)

校园环境(图片来源县中校志)

通讯员:黄新迎

原标题:《开学季,忆80年代的武宣县中学》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