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4-04-03
中区文旅
清
明
节
气
莫辞盏酒十分劝,
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
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
明
由
来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它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它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清
明
活
动
扫墓
清明祭祖,按照习俗,一般在清明节上午出发扫墓。拜清的方式或项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见的做法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先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在古人的信仰里,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培墓是不可轻忽的一项祭奠内容。
踏青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清明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春游的好时节。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清
明
讲
座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参与者更好地了解和体验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我馆特此开展此次清明线上讲座,旨在加深参与者对清明文化、传统习俗的了解,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加珍视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讲座一清明节与清明精神
主讲人简介
主讲人简介:陈友华,德国马尔堡大学哲学博士,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口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口学会人口社会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老年学学会副会长。
讲座简介
“清明”内涵丰富,寓意深远。清明恰逢季节转换,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带给人以希望与活力。清明节也承载着对逝者的精神缅怀,以及我们对人生在世的追思与反省。在清明精神支撑下,“清明社会”成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理想。
讲座二清明节与清明精神
主讲人简介
主讲人简介:曾亦,现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经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复旦大学儒学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思想史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儒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副院长兼秘书长。
讲座简介
梨花风起又清明。几千年来,在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气中,人们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这些祭祀活动中是否折射出了中国人的生死观念?古代“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思想又蕴含着怎样的伦理哲学?
芳草绿野细雨纷
又是清明哀思时
原标题:《【城中区图书馆】清明节线上讲座活动_感恩思源话清明笃志躬行砺新生》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