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4-05-05
冯明
本书的出版源于2018年我和宜都市档案馆开始合作整理与研究其馆藏的三线建设档案,亦为我们共同探索该批档案申报高级别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阶段性成果。从最初的谋划,到如今书稿即将出版,耗时将近5年,历经曲折,颇为不易。
一、选题缘由
2018年9月初,我为了完成刚获批的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三峡大学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开放基金年度项目“焦柳铁路(宜昌段)三线建设工业遗产调查与保护研究[项目编号:SXKF201805]”,冒着炎热再次来到宜都市档案馆查阅焦枝铁路档案。我在大厅查阅档案时,该馆一位工作人员(时任宜都市档案馆编研股股长周长柏)主动上前询问我的工作单位和查阅档案的目的,了解到我正在做焦柳铁路研究时,遂跟我进行深入交流,提及当年8月下旬,湖北省档案局领导来检查工作时,提醒他们要高度重视该馆所藏的焦枝铁路档案,很值得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并问我是否有兴趣与该馆合作。我当即表示愿意合作,随即拜访了该馆时任馆长谢家喜,就双方合作整理和研究该馆所藏的三线建设档案达成共识。随后,我在周长柏股长和工作人员阎桂兰的协助下,对宜都档案馆藏的三线建设档案进行初步梳理,共计1060卷,即焦柳铁路自身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档案142卷,焦柳铁路沿线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档案资料918卷,并发表了一篇论文《焦柳铁路(宜都段)沿线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档案整理与研究》(《档案记忆》2019年第3期)。
我在梳理学界研究成果时发现国内不少重要档案如《清代科举大金榜》《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南京大屠杀档案》等已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却少有人从记忆遗产角度来研究和利用三线建设档案,故决定探索整合以焦柳铁路为代表的若干重要的三线建设档案来申报世界记忆遗产的路径。
2019年4月,我和葛政委副教授一起拜访了宜都档案馆新任馆长向光武,就继续推动该馆所藏三线建设档案搜集整理与研究,以及共同探索焦柳铁路三线建设档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达成共识。5月,我获批了宜昌市社科联课题“宜昌市三线建设档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路径研究——以焦柳铁路三线建设档案为例[项目编号:ysk19kt128]”(当年以优秀结题)。6月下旬,在《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成功申报世界记忆遗产主要专家、五邑大学广东省侨乡文化研究院刘进教授指导下,我们推动宜都市档案馆向宜都市人民政府提交了《关于将焦柳铁路三线建设档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工作情况汇报》。8月12日,宜都市人民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讨论时,因故暂缓实施申遗工作,强调要加强对三线建设档案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我们随即调整思路,分步实施,先申报湖北省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为了推动焦柳铁路三线建设档案早日申报湖北省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三峡大学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三峡大学民族学院、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宜都市档案馆于2019年11月22日至24日在三峡大学联合举办了“记忆与遗产:三线建设研究高峰论坛”(图1-2),并成立了湖北省首个三线建设研究机构——三峡大学三线建设研究中心(图3-4)。
图1:开幕式,摄于2019年11月23日。
图2:合影,摄于2019年11月23日。
图3:举行三峡大学三线建设研究中心授牌仪式,从左至右:三峡大学民族学院时任副院长曹大明教授、三峡大学时任党委副书记田斌教授,摄于2019年11月23日。
图4:2019年11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网刊发的新闻报道。
图5:冯明:《三线建设档案保护与利用的新思考》,《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1日,第5版(历史学版),独撰。
二、编纂历程
为了更好地发挥自身专业所长推进宜昌三线建设研究,经过慎重考虑,我于2020年6月24日由三峡大学民族学院校内调动至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使我的三线建设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三线建设研究,从人员、平台、经费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同年8月28日,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宜都市档案馆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建“三峡大学宜都特色档案研究中心”,并将在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共建研究生教学与研究基地、联合开展特色党建活动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图6—8)。
图6:签约仪式,摄于2020年8月28日。
图7:2020年8月31日荆楚网(湖北日报网)刊发的新闻报道。
图8:2020年9月9日《中国档案》刊发的新闻报道。
2020年9月初,宜都市档案馆时任馆长向光武提出与我们团队合作编纂其馆藏的三线建设档案,经过双方商议,拟分辑整理出版《三线建设史料选编》丛书。是年为焦枝铁路建成通车五十周年,故决定首辑编纂出版《焦枝铁路宜都县民兵师报纸卷》,并得到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力支持,拨出专项出版经费。为确保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11月初,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宜都市档案馆联合举办“宜都三线建设档案搜集、整理与研究”座谈会(图9-10),上海大学历史系徐有威教授应邀出席,为我们简要介绍学界档案编纂的成熟经验。
图9:“宜都三线建设档案搜集、整理与研究”座谈会现场,摄于2020年11月6日。
图10:2020年11月11日荆楚网(湖北日报网)刊发的新闻报道。
《焦枝铁路宜都县民兵师报纸卷》编辑过程却一波三折。起初我们为了向读者呈现档案的原貌,拟影印出版,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2020年12月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建议我们把原始档案录入后再出版。2021年元月初,在我和罗萍教授指导下,我院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方向硕士研究生田蕊菡、王新亚、冯吉、董璇同学承担了原始档案录入工作,严格按照原文录入,至2月初完成。其后,根据编辑意见进行了修改,是年4月完成。最后,我又根据编辑意见对照原文多次进行校对和修改(图11)。2023年3月下旬,本辑书稿达到了出版标准,终于可以正式出版了(图12)。
图11:2022年4月22日冯明校对的部分书稿。
图12: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刘红洁同学于2023年11月3日提交的部分校对意见。
我领的三峡大学三线建设研究团队与宜都市档案馆积极合作,共同推动该馆所藏的“三线建设档案”于2023年3月上旬成功入选“第二批湖北省档案文献遗产”(图13),这是全国首份三线建设档案入选省级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标志着国内三线建设档案学术研究与保护利用实现新突破。《三线建设史料选编》丛书第一辑《焦枝铁路宜都县民兵师报纸卷》书稿即为这批“三线建设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将联合全国从事三线建设资源保护和研究的档案部门、学校、研究机构、企业、社会团体机构以及出版部门,共同推动全国三线建设档案早日入选“国家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图13:2023年3月14日荆楚网(湖北日报网)刊发的新闻报道。
三、诚挚感谢
本辑是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遗产廊道理论的中国近代铁路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项目编号:15bGL216]”、201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三线建设历史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8JZD027]”和2018年度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三峡大学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焦柳铁路(宜昌段)三线建设工业遗产调查与保护研究[项目编号:SXKF201805]”的阶段性成果。在整理、编辑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宜都市档案馆领导的大力支持,并由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资助出版,宜都市史志研究中心、三峡大学宜都特色档案研究中心、三峡大学宜昌地方史研究所、三峡大学三线建设研究中心、三峡大学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给予诸多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会会长朱佳木研究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会长武力研究员应邀分别为《三线建设史料选编》丛书题词和本辑书稿作序。遵照朱佳木会长和武力会长的个人意愿,我已将他们各自题词、作序的手稿先后于2023年5月31日、6月14日捐赠给宜都市档案馆以永久收藏,诚挚感谢宜都市档案馆罗冬馆长的大力支持。
国内学界同人徐有威、李德英、周明长、段伟、张勇(四川外国语大学)、张志军、张杨、王灿等师友对本辑史料编撰提供了诸多宝贵建议。此外,周晓虹、陆远、范瑛、张勇(西南科技大学)、陈君锋、谭刚毅、徐利权、杨祖义、计毅波、黄永昌、王祖龙、柳作林、张林鹏、黄河、黄华、张晶晶、鲜伟等师友以及硕士研究生杨杰、刘红洁和王丙坤同学也给予了诸多帮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责任编辑亦为本书的顺利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本辑是我们推出的《三线建设史料选编》的第一辑,我们还将与相关单位继续合作,陆续推出其他专辑,嘉惠学人,共同推进当代中国史研究。
本辑内容繁杂,虽经多次校对,但由于时间仓促,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仍不免有错失之处,敬请各位读者与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冯明
2023年6月26日
于三峡乐培斋
注:1.本文为冯明、向光武、李金涛主编的《三线建设史料选编》第一辑《焦枝铁路宜都县民兵师报纸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版)《后记》,标题和照片为作者所加。
2.作者简介:冯明,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三峡大学三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三峡大学三线红青年志愿服务队导师指导组组长。
3.图书信息:冯明、向光武、李金涛主编:《三线建设史料选编》第一辑《焦枝铁路宜都县民兵师报纸卷》,25.8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版(图14)。
图14:《三线建设史料选编》第一辑《焦枝铁路宜都县民兵师报纸卷》书影,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李金涛副编审供图。
-https://renzheng.thepaper.cn。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