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大学网 > 西吉县 > 正文

宁夏西吉县融媒体中心崔语彬:那些为爱西行的花儿

日期:2023/9/13 15:43:01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2-09-13

大家好,我是来自西吉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崔语彬。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一年又一年,一批又一批,在山沟与外界间架起桥梁,点亮了山里娃的梦想。他们叫“研支团”,。复旦大学作为最早响应的高校之一,至今已坚持了23年。而王民中学是全国唯一一所连续支教了23年的学校。今年5月份,我们带着对这些热血青年的崇敬之心再次来到了他们支教的王民中学。

去年冬天第一次采访时,宁夏男孩林伯韬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开朗帅气,篮球吉他摄影样样在行,他看重规矩,尊师重礼……谈到作为一位支教团的老师最想给孩子们带来点什么的时候?林伯韬的话至今在我耳边,久久回荡……他说:这里早晚温差大、冬天也很漫长,十月份就会飘起鹅毛大雪,孩子们在外面总是冻得瑟瑟发抖,看到孩子们没有合适的校服时,他心里百感交集很不是滋味儿,于是他发起了一项梦想校服的计划,希望为学生们设计一套适合换季穿既能御寒又受大家喜爱的梦想校服。

为了了解孩子们对颜色和样式的偏好,他先是在学校内征集学生以想象中的冬季校服为题的美术作品,投票选出他们最喜欢的手绘校服。又去到近百公里外的厂区寻找合适的校服厂和衣服样板,并且向远在上海从事服装设计的朋友求助,后来又经过多方的商讨与修改,终于确定了梦想校服的颜色和款式。

图片中就是最终选定的校服的样子。冬季校服的费用是180元一套,林伯韬说:也许180元对很多人来说不算特别多,顶多一顿火锅。但是在刚刚脱贫不久后的西吉王民,180元买上180个饼子吃上好几个月。因此许多孩子的家长认为新校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不愿花这180块钱。

为了让孩子们尽快穿上梦想校服,林伯韬拿出了自己勤工俭学攒的准备买相机的两万两千元,请工厂加急制作了122套校服,发放给了最需要的孩子……

林伯韬开心的说,他为孩子们自费买校服的事情经过我们采访报道后,不仅得到固原市一家民间爱心协会的支持,捐赠了余下所需的114套校服。还有许多爱心人士为孩子们买了饮水机、护手霜等生活用品。

可这还不是故事最后的结尾,今年五月份我们采访制作的“青春在西部高歌”栏目一经播出,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暖心公益”爱心协会表示将从明年起,每年为王民中学新生捐赠冬季校服,延续梦想校服计划,林伯韬说:他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们被冻得瑟瑟发抖了。

林伯韬说起学生,就笑的合不拢嘴,想起第一次采访他时,总戴着一顶帽子,后来才听他说是学生们不舍得理发,他就从网上买了理发工具,还专门去了趟县城找了托尼老师学习理发技术,为同学们剪头发……最有趣的是,孩子们闹着也要给他剪,他打趣地说,一瞬间复旦研支团的颜值担当林伯韬成功的变成了西吉王民的林二狗,我们的镜头中也就有了很多林伯韬戴帽子的画面。

当我问林伯韬,做这一切有什么意义时,他说……

同期声林伯韬:我从没想过这些小举动除了为他们家庭省下一笔开支外,还能带来些其他的什么?直到我发现,那些素来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在理过发后开始愿意与你他们的烦恼,逐渐变得开朗起来,那些平日调皮,看似没心没肺的少年,也像你投来感激的目光时,我才发现,好像有什么东西悄然发生了改变,我对他们而言,已经不止是严厉而认真的老师,更是他们赖以信任和值得依靠的大哥哥了。

这些温暖的小故事只是支教生活的一瞥,如果将视角继续放大,在过去的23年间,“他们”做了些什么呢?我们又做了些什么呢?一张放在学校的化学实验室中的旧书桌就是最好的见证者,这张23岁的旧书桌上密密麻麻的签满了支教老师的名字,它被大家亲切的称为王小宝。目前“王小宝”已被共青团中央青运史馆借用在北京展览。无声的讲述支教团和王民中学的故事……

原来我们看到的了解的只有九牛一毛,这些点点滴滴的小细节才是他们支教生活中的日常,他们远不止教书那么简单,潜移默化中,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这片土地。我想一年可能无法改变一个人,二十年却可以改变一个地方,一届届支教学子既是见证者,也是推动者。山里娃的普通话越说越好,上学的女娃娃越来越多……这场青春接力的意义已经不仅在于帮助山区学生学习知识、提升应试能力,更在于改变他们的理念,推动这片土地走出落后与贫困。

支教团有这样一句口号:“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西吉老百姓也常说“王民脱贫西吉就脱贫了,西吉脱贫了宁夏就脱贫了”。过去23年来,无数热血青年跨越山海,风雨接力,将知识与希望的种子撒播在了西部大地,教育扶贫为西吉脱贫致富涂上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苦瘠甲天下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到如今的“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西芹之乡”“中国首个文学之乡”;从曾经的面朝黄土背朝天、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到如今的拔了穷根、挪了穷窝、置了穷业。

2020年10月16日,西吉如期退出贫困县序列,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的“贫困标签”。我们接受教育,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帮助家乡摆脱贫困。

鹰击长空万里阔,恰是同学少年时。习近平总书记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青年人作为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应勇敢接过新时代的接力棒,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矢志奋斗。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
  • 深泽在招商引资中大力推进招才引智工作深泽在招商引资中大力推进招才引智工作09-13

    签约仪式现场。李嘉澄摄招商洽谈政策宣讲现场。李嘉澄摄近日,刚刚拿到石家庄市人才绿卡的杜文超格外兴奋,作为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他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

  • 宁夏西吉县融媒体中心崔语彬:那些为爱西行的花儿09-13

    来源时间为:2022-09-13大家好,我是来自西吉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崔语彬。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一年又一年,一批又一批,在山沟与外界间架起桥梁,点亮了山里娃的梦……

  • 青海这些单位、个人被命名表彰09-13

    来源时间为:2021-01-04关于命名表彰青海省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和青海高原“工人先锋号”的决定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广大职工以习近平新时代……

  • 甘肃成县:“支部+电商”走出党建促脱贫新路子09-13

    近年来,甘肃省成县把基层党建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度融合,借乘“互联网+”东风,积极探索“支部+电商”模式,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和组织力量,……

  • “贷”动美好未来瓜州为千余名学子圆梦助一臂之力凤09-13

    近期,随着高考录取通知书的陆续送达,上榜考生也即将迈进大学校门。为帮助贫困学子圆大学梦,瓜州县认真落实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办贷流程高效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