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不是彭勇祥第一次救人。1994年夏天,彭勇祥第一次在长江里救起溺水者,从此开始了救援行动。27年来,他一直默默参与水上搜救工作,共计救起落水者20多人,不求回报。
彭勇祥荣登“中国好人榜”。
259甄利民
甄利民,男,汉族,1966年10月生,中共党员,山西省汾阳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
数次面对群众溺水险情,甄利民临危不惧、奋不顾身,冒着生命危险全力施救,落下残疾也无怨无悔,彰显“冲锋在前、舍我其谁”的大义担当,被群众称为人如其名的“平凡英雄”。
2019年12月26日,天气寒冷。13时许,两名少年不慎滑入城北禹门河。当时,河里已大面积结冰,水深3米多。路经此处的甄利民不畏寒风刺骨,纵身一跃跳入水中,奋力向落水者游去。靠近目标后,他一把拖住其中一名溺水者,拼尽全力快速朝岸边游去,在岸上一位市民帮助下,将少年托举上岸。这时,另一名少年仍在河里,处境十分危险。甄利民尽管被冻得面色青紫,身体多处被冰凌划伤,但始终只有一个想法:赶快把另一个孩子救上来!他再次跳进冰河,用头把即将沉入水底的少年顶出水面,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把第二名落水少年救到岸边。然而,上岸后的甄利民却瘫倒在地,伤口也血流不止。因为在冰冷河水中浸泡时间太久,他的左腿部膝盖关节严重变形,两腿长短相差3厘米,落下终身残疾。他冒险救人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
甄利民不顾个人安危、英勇跳水救人,并非第一次。2016年5月,在一次横渡母亲河活动中,同行的一个朋友在试游时不慎被河水冲走。甄利民发现险情后,急忙与其他人乘坐快艇前去救援。到了落水者附近,却发现在快艇上无法抓住落水者,一时不能有效施救。此时,落水者逐渐体力不支。危急关头,甄利民毫不犹豫,跳入湍急的黄河水中,在其他两名朋友帮助下,一起把落水者救上来。
甄利民还有多次救人事迹,最早的一次可以追溯到1988年。当时还在吕梁师专读书的他就曾冒着生命危险,跳入4米多深的水潭,救起一名落水儿童。他在1994年、2002年还分别参与救助遭遇车祸的2名群众。
甄利民荣获山西道德模范称号。
260路兴路
路兴路,男,汉族,2003年2月生,山东省济南信息工程学校学生。
面对居民楼突发火灾险情,路兴路临危不惧、果敢处置,冲入火场救出82岁老人,一边拨打火警电话,一边挨家敲门疏散,为整栋楼的居民开辟一条生命通道。
2020年4月14日6点30分左右,路兴路在睡梦中被刺鼻气味熏醒。警觉的他马上起床,沿着气味寻找,发现股股浓烟不断从对门邻居家冒出。失火了!路兴路心中一惊,邻居是一位独居老人,老人这时在哪里?会不会有危险?来不及细想的他,义无反顾地冲进老人家中。只见厨房燃着熊熊大火,一阵烧焦味道扑面而来,还听到老人微弱的呼救声。“救人最重要!”他用最快的时间将老人转移到安全地方,顾不得歇一口气,又马上拿出手机拨打119火警电话,清晰地报告火灾地点和火势情况。
紧接着,浓烟越发强烈,整个楼道都灰蒙蒙的,能见度极低。由于是早上,楼里大部分居民还没有起床。想到这里,路兴路又转身冲进楼道中,挨家挨户敲门。“着火了!着火了……”整栋楼响彻着他的喊声。他一边敲门,一边为居民安排逃生路线,大声提醒大家注意安全、有序疏散。最终,楼里所有居民全部转移到安全区域。消防车赶到现场后,路兴路顾不上疲惫,向消防员简要说明情况,指明着火的具体楼层位置。最终,大火被扑灭,大家平安无事,路兴路默默离开现场。
“感谢路兴路同学在面临危险时,能够伸出援手,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事后,被救老人在感谢信中这样写道。
“那一刻,我没有纠结和犹豫。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况,我还会做出同样选择!”路兴路说。这次烈火营救不是偶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并不是他一时冲动。在学校,他品学兼优、遵规守礼、乐于助人、热心公益,是老师的好助手、同学的好伙伴。看到同学有困难,他总会伸出援手,帮助别人却从不张扬。在家中,他孝顺长辈,是父母的好孩子。
路兴路荣获山东省道德模范称号。
261简杨阳
简杨阳,男,汉族,1991年1月生,陕西陕化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气化分厂操作工。
简杨阳面对突发山洪险情,不顾个人安危,义无反顾跳入洪流,往返两次成功救出被困在河中央的2人,展现新时代青年人的勇义担当,被誉为救人危难的“最美员工”。
2018年7月16日傍晚,石堤河因强降雨导致上游河道水位急速上涨,引发下游暴发洪水。有群众大喊:“有游客被困在河中间了,赶快报警救人啊!”正在附近的简杨阳闻讯赶来,看到洪水很快漫过整个河床,一名女子和一个小孩被困在河中央。那时,洪水也越来越大,被困2人随时都可能被大水卷走。
要救人,最近的距离就是翻过岸边一块将近2米高的石头。简杨阳迅速爬上石头,脱去上衣,纵身跳入河中,靠着石头站稳。此刻,他距离被困2人约有5米远,尝试着慢慢向他们靠近。但是水流湍急,他刚走出一步,瞬间被洪水冲倒,泥水一下子呛进他的鼻腔和嘴里。此时,有人伸过来一根长2米左右的树枝,简杨阳抓着树枝奋力爬起。他对被困女子喊道:“一定要坚持住,我这就过来了!”简杨阳再次尝试从湍急的洪水中摸索前进,弓腰半蹲、稳定重心,努力防止被洪水冲倒,一步步向前挪动。每一步都很艰难,但又是那么坚定!岸上的人们都替他捏着一把汗。
最终,简杨阳成功靠近2人。被困女子说:“先把孩子救上去!”简杨阳抓住孩子的胳膊,一把拉到自己怀里,安慰道:“抱紧我的脖子,叔叔带你上岸!”他抱着孩子小心翼翼往回走,短短几米,却举步维艰。把孩子救上岸后,水流更大更急,形势更加危险。这时,岸上有人找来一条绳子,让简杨阳系在腰上,以防不测。情况危急之下,他不惧泥沙洪流,奋力靠近那名女子。突然,女子被河水冲倒,简杨阳拼尽余力猛扑过去,一把抓住她的手,奋力游向岸边。岸上群众齐心合力,将二人拉上岸。
简杨阳荣获陕西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按姓氏笔画为序)
301万其珍
万其珍,男,汉族,1942年1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三里乡大沙河村村民。
只因祖上传下的一句承诺,万其珍在百年渡口大沙河义渡26年,风雨无阻,分文不收,续写万家祖孙四代144年的“百年义渡”传奇,被誉为“信义艄公”。
在恩施州建始县与恩施市交界处,有个叫大沙河的渡口,渡船是连接两岸农户、学生、游客进出的必需交通工具。1877年,万其珍的祖父万作柱从江汉平原举家迁到大沙河村。当地百姓热情接纳他们,还送了几亩田地,这让万家人总想“为村民们做点什么”。于是万作柱造了条小木船进行摆渡,还许下诺言:不向村民收取一文钱。
万其珍从小就生活在大沙河,跟着父亲及叔父学习了一手娴熟的摆渡技术。1995年,第三代摆渡传人万其珍从叔父手中正式接过篙杆,也接过了万家的承诺。和祖辈父辈们一样,无论酷暑寒冬,还是深更半夜,只要有人喊“过河”,万其珍都会立即起身撑篙,“只能船等人,不能人等船”。26年间,万其珍撑坏了3只船、几十把竹篙。难得的是,虽然大沙河水时而浅约数尺,时而深过60米,但万家撑船100多年来,从未出过一起安全事故。
万其珍的言传身教也深深地影响着子孙们。2006年,万其珍不小心滑倒,摔坏了胳膊。痊愈后,在外打工的大儿子万芳权不放心父亲身体,决定回家接过篙杆,也承袭着万家新的艄公之诺。
要问百年义渡靠的是什么,万其珍质朴地说道:“承诺了的事,就要坚持做到底。”如今已79岁的万其珍,仍坚守在渡口,每次听到村民的吆喝,就会像接到命令的老兵一般立即起身,解开船绳,起桨撑船。孙子万秋林在耳濡目染之中,坚定信念,时刻准备接手成为新的“信义艄公”。
万其珍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诚信之星”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02王成帮
王成帮,男,汉族,1936年7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康都街道花园街社区居民。
从“战场”到“沙场”,王成帮退而不休,在新疆义务植树29年,成功培育“成帮柳”,义务育苗植树100多万株,被誉为“坚守初心不移、守护绿水青山”的优秀典范。
1956年,王成帮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来到新疆,参加屯垦戍边、西藏平叛、边境反击战、兴建农场等,多次荣立二、三等功,是党的九大代表。他曾说过:“我20岁当兵,从甘肃到新疆部队驻地,坐汽车走十几天,沿途满目戈壁荒滩、漫天黄沙、人烟稀少。我想,只要有树有草有植被就有人生存。所以我热爱植树,树就像我的娃娃一样。”从此,王成帮与播绿造林结下了不解之缘,年年参加驻地义务植树活动。
1992年,王成帮从部队退休后,主动为塔里木石油基地和孔雀河风景旅游带义务育苗植树。2001年,他来到库尔勒市园林处,当了一名“不拿工资的临时工”。义务从事绿化工作以来,王成帮不顾年事已高、身体多病,将全部精力和心血都用在植树绿化工作上,倾心倾力、无怨无悔。
2001年,王成帮发现一棵以前没见过的柳树,具有树形好、病虫害少、抗旱性强等特点,非常适合作为城市绿化树种。在库尔勒市园林处的指导和帮助下,他成功培育了这一优良品种,有人提议叫“成帮柳”。截至目前,“成帮柳”已培育18代,在库尔勒城区大面积栽植,总数超过1万株。
2005年,王成帮不幸身患肺癌,医生说最多活6个月。他知道后淡然面对,人在医院心里想的还是育苗植树。他对老伴说:“我决不能死在病床上,我要趁活着多植树,还有很多事没做完……”病情稍有好转,他就忙着育苗植树,压根没把自己当病人。日复一日,王成帮靠着坚强的意志战胜了病魔。
29年来,王成帮培育和种植树木达100多万株,培育树苗价值超过120余万元。他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践行着当初的誓言:“为边疆的植树绿化事业奋斗终生,就是死也要死在绿化工地上。”
王成帮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
303王刚
王刚,男,汉族,1972年12月生,中共党员,武警新疆总队某支队支队长。
王刚始终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不畏牺牲,在南疆反恐维稳最前沿工作20多年,参与处置10多起严重暴力恐怖事件,参加抢险救灾和重大临时性任务30余次,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作出突出贡献,以实际行动践行报国为民的赤诚诺言。
精武强能、敢打敢拼,坚守建功边疆的初心使命。王刚生在新疆、长在新疆,对新疆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把冲锋在前、逢敌亮剑作为座右铭,带领官兵苦练技能、随时待战。2002年2月,王刚带领特战队员突击暴恐分子窝点,一脚踢开即将爆炸的爆炸物,与战友合力击毙暴徒4人,击伤活捉1人。2015年9月,他带领官兵在拜城高原山区连续搜剿50余天,顶风雪、蹚冰河、爬陡壁、越沟壑,奋不顾身冲进暴恐分子藏身的山洞,一举击毙多名暴徒,创造了高海拔复杂山地作战全歼暴徒的重大胜利,有力震慑了暴恐分子的嚣张气焰。
不计得失、甘于奉献,兑现扎根边疆的庄严承诺。2014年,王刚在副支队长岗位上已工作4个年头,有人劝他:“凭着一等功的荣耀,转业在乌鲁木齐安排个职位。”他说:“既然选择了部队,就要战斗到最后一刻、工作到最后一秒。”30年军旅生涯,他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部队建设上、用在完成任务上,不是冲锋在反恐战场,就是驰骋在比武赛场,毫不顾及个人得失,用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书写边疆卫士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心系群众、真情为民,践行造福边疆的不变誓言。王刚始终把聚民心、保稳定、促和谐作为重要责任,把爱疆为民誓言融入工作点滴之中。无论是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