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大学网 > 永城市 > 正文

永城:何以连续15年“百强进位”

日期:2023/8/25 19:53:52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2-12-07

永城市

2009年,第100位;2010年,第93位;……2021年,第64位;2022年,第60位;2023年,第59位!这是永城市连续15年跨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行列的“进位表”,从100到59,这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之变。

15年,是时间的标尺,也是发展的刻度。15年时间里,全国“百强”竞争如此激烈,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为何有的县市在“百强”中“进进出出”,永城却能成为“百强”常客,而且连年进位、不断攀升,永城为什么能?又究竟靠什么呢?

进位赶超的背后,靠的是坚实的经济实力做后盾?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百强”县市的“强”,究竟“强”在哪?在中国百强县评价指标体系中,“经济实力”是首位的一级指标。

永城市

推动永城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强“经济发展”这个第一指标。回顾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招商引项目、以项目强产业、以产业稳大盘,在发展进程中打了一场又一场看似不可打赢的硬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佳绩”。

——经济总量创新高,发展迈上新台阶。2022年,全市GDp突破800亿元大关,增速6.2%,位居全省县域第2位。今年上半年,全市GDp实现历史性跨越,首次突破400亿元、完成415.42亿元,增长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30亿元,增长7.6%。从经济体量上来看,永城一直处于全省前30名经济强县前列、商丘市首位,为全省和商丘发展大局作出了新的更大贡献。

——破解“一煤独大”,构筑“四梁八柱”。永城坚持走“工业强市”发展之路,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化工、装备制造、面粉食品和新材料“3+1”主导产业,正积极培育壮大化工新材料和金属新材料两个千亿级主导产业,致力产业倍增,努力打造新型工业强市。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6.1%。

——做强平台载体,增强承载能力。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从“零”起步,由弱变强,十年磨一剑,成为全省唯一的“四星级产业集聚区”,正在争创国家级经开区;商务中心区是“全省四星级服务业商务中心区”,“两区”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科技创新的“主阵地”、招商选资的“主平台”。目前,全市在库四上企业达709家,闽源钢铁集团入选中国制造业和制造业民营企业双500强;盛大印刷是国内最大的商业印刷基地;黄海工程机械生产的码头抓料机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第一;国容电子正加快主板上市;城市之星盛大启幕,为市民再添商业潮流新地标。

——经济发展快,要靠项目带。永城始终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按照产业链图谱和招商链图谱招商,滚动推进“三个一批”项目建设,全力招引一批高质量、高科技、高环保、高端化项目,力求形成“引来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支撑一方”的集聚效应。2022年以来,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9个,计划总投资875.3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的项目20个,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发展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市委、市政府横下一条心来“破旧立新”,在勇蹚转型发展的新路上,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深入实施换道领跑战略,高位嫁接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已有省级智能工厂1个、省级智能车间5个,有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省级绿色工厂3家,有8家“专精特新”企业、13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国家级研发中心、16家省级研发中心。

……

奔腾向前,善作善成创大业。永城位势之升的背后,是大幅跃升的经济综合实力做支撑,是以产业格局之变、转型升级之变、发展模式之变汇聚而成的强劲动能,势必推动永城在全省县域经济“成高原”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进位赶超的背后,源于持续巩固的发展基础?

农业稳则大局稳。粮食安全是关系全局的“国之大者”,是应变保稳的基础支撑。

永城,处在黄淮平原小麦主产区腹地,是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和全国食品工业强市,拥有217万亩耕地和100万亩集中连片的富硒土壤资源。近年来,永城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坚持走好“农业立市”之路,依托“中国面粉城”的金字招牌和富硒小麦的资源优势,通过“三链同构”,不断推动富硒食品产业工业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夯实农业产业现代化基础。目前,全市小麦产量常年稳定在18亿斤以上,规上面粉食品企业83家,年加工面粉60亿斤,实现产值126亿元。永城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面粉生产基地,永城面粉被命名为“中国地理标志品牌”,永城富硒小麦粉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永城市

于永城而言,南来北往、东进西出、交汇纵横,是交通区位优势,也是发展机遇。

永城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是中原腹地伸向沿海发达地区的“桥头堡”。郑徐高铁永城北站位于河南“米”字形高铁网的重要位置,连霍、永登、济祁高速在境内形成“工”字型交通骨架,沱浍河航运、永夏高速等一批交通基础设施正在加快建成,立体化交通体系连通五湖四海,在“背靠大中原、面向长三角、融进苏沪浙”上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为现代商旅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永城紧抓商丘加快打造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河南“对外开放桥头堡、枢纽经济新高地”的发展机遇,坚持走“商旅兴市”之路,将商旅融合发展实施统筹谋划、全域布局、一体安排,不断拓展发展空间、促进结构调整、提升区域竞争力。目前,全市有5300多家城市商业网点、3000多家乡村商业网点、4个物流园区,正积极谋划“大商贸”物流集散基地;有芒砀山旅游区1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纪念馆、日月湖景区2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红色基因是引领发展的精神之源。永城是红色热土、英雄之城,红色资源丰富多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英雄鲁雨亭点燃了抗日烽火,与日寇浴血奋战,留下了舍生忘死的英勇事迹。彭雪枫将军率领新四军游击支队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开辟了以永城为中心的豫皖苏抗日民主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永城及边区县作为豫皖苏的重要组成部分,60万军民浴血奋战,当时只有40余万人口的永城出动了近30万英雄儿女参加了支前工作,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牺牲,是淮海战役中战斗持续时间最长、消灭国民党军最多、胜利最大的一个战役阶段。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先后被批准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发展之基。永城坚持以“13710”工作制度为牵引,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着力塑造“近者悦、远者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新优势。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企业服务日”活动,用好线上服务平台,企业反馈问题回复办结率达100%。创新实施“码上监督”系统,已赋“企业监督码”近1000个、“窗口评议码”380多个,群众扫码评价事项累计46000多条,进一步转变了干部工作作风,提升了办事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底色。永城率先在全省启动公园城市建设,突出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矿山生态修复、城乡融合乡村振兴,“两湖四带一湿地30公园”城市生态圈越做越大,“一山九川七廊道”生态体系逐步完善,“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生态效果基本实现。目前,建成区绿化面积2365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43%,人均绿地面积17平方米。明代诗人李先芳的一句“村原处处垂杨柳,一路青青到永城”,便是对永城生态环境的生动诠释和真实写照。

永城市

一切发展,皆为人民。永城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执政为民,切实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民生根基,常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稳定在80%以上。市中心医院成功晋级三级综合医院,已有三级综合医院2家、二级甲等医院4家、一级医院53家;义务教育巩固率在97%以上,基础教育基本实现均衡发展;引江济淮工程全线贯通,永城百姓即将喝上长江水;实施惠民工程,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启动中心城区水系连通、一高改造、西城区提质和东城区更新等工程……这些变化,让老百姓看病、就医、生活更加方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快乐健康生活圈,也让永城人对“百强”的认识变得更加可观可感,永城人的幸福指数正随着“百强”位势之升,节节攀升!

立足基础优势而不满足于优势。永城始终坚持逆势而上,顺势而为,不断把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基础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摘得一个个“国字号”荣誉和“硬实力”品牌: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中国国际旅游文化目的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近30项国家级城市名片,成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