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7-13
央广网西安7月13日消息(记者张伟实习生伏彦红)7月1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低碳日”,生态环境部、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在陕西西安举办2023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活动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
活动现场(西北大学供图)
活动现场,由西北大学等高校共同发起成立的全国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发布了“肩负责任、共同行动、携手应对气候变化——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西安共识”,联盟轮值主席高校西北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宣读共识要点。
共识指出,大学是人才培养、思想引领和科技创新的源泉,在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以本次低碳日活动为契机,聚焦国家战略与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发挥联盟高校各自优势,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形成建设合力。
联盟高校代表合影(西北大学供图)
同济大学副校长顾祥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张广清,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李建荣,浙江农林大学校长沈希,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庆华,西安石油大学党委副书记张木,临沂大学副校长郑秀文,西北大学副校长常江共同签署共识。
2022年9月,西北大学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发起成立全国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联盟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浙江农林大学、临沂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郑州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石油大学6所高校相继加入。联盟高校将以西安共识为基础,以“自愿平等、开放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为原则,致力于充分发挥相关高校基础研究积淀深厚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通过加强资源统筹,开展实质性合作,加大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开放共享力度,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协同构建碳中和领域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育人体系,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当天下午,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与西北大学联合主办的“地方绿色低碳发展”主题宣传活动在西安举行。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兆理现场致辞(央广网发秦雨佳摄)
活动现场,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蒋兆理指出,气候变化是当今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城市既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高度聚集区,也是践行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主干者。2011年以来我们陆续在6个省和81个城市开展了滨海城市的试点,这些试点工作为全国绿色生态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陕西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郝彦伟表示,近年来陕西全省上下心怀国际大局,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调整,绿色低碳发展迈至坚实步伐。
本次宣传活动采用“市长+校长”的模式,目的在于交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地方绿色低碳发展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探索构建城市与高校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机制。
围绕“地方实践”主题,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政策法规部副主任、研究员曹颖介绍了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建设进展情况,赣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杜飞轮,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肖红,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张敏,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曹秀娟了所在城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做法和先进经验。
曹秀娟在活动中表示,下一步,延安市将以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农业工业转型升级和产业优化为关键,深入挖掘节能降碳潜力,全面调动红色圣地延安,绿色低碳发展。
围绕“探索创新”主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总经济师张昕做了题为“碳排放交易对地方低碳发展的影响分析”报告,四位分别来自同济大学、郑州大学、西北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的高校领导,就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校地合作等领域助力地方绿色低碳发展进行了交流。
活动现场,西北大学副校长常江表示,“我们所做的工作,只是中国大学的一个缩影。未来,西北大学将努力闯出一条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学科建设规律,科学研究规律,改革发展规律的办学路径,更好地服务于陕西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按期实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