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大学网 > 建水县 > 正文

云上梯田梦想红河专场新闻发布会

日期:2023/8/23 6:00:02 浏览:

什么样的意义呢?谢谢。

宗霞:

最好的生活还是美食,这个问题有请蒙自市过桥米线协会会长刘雯琦女士来和大家作。

蒙自市过桥米线协会会长刘雯琦答记者问

蒙自市过桥米线协会会长刘雯琦: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们常说蒙自有两条线:一条是北回归线;另外一条就是蒙自过桥米线。这碗过桥米线在蒙自人民的生活当中重要,它是我们的生命,它是我们的幸福,它更是我们的爱情和友情,它也是我们连接世界的一座桥。

今天来到新闻发布会现场,来说一说蒙自过桥米线。蒙自过桥米线2003年被评为中华名小吃,2014年成为国际过桥米线话题中的一个符号,2013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2年蒙自过桥米线获得了国际过桥米线美食名称。这碗米线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人民最喜爱的、最尊重的美食。它为国际餐饮市场提供了很美的效应,蒙自过桥米线是餐饮也是生命,蒙自人民把它视为珍宝,是上天馈赠给我们的美食。去年,我们打造了“五个一”:一本书《金汤银线》、一首歌《甩米线》、一台戏《乡愁桥之情》、一画册《天下一碗》、一片子《一碗米线过桥来》。

如果你到蒙自,你可以是诗人、可以是歌唱家、可以是舞蹈家、可以是美食家、更是生活家。“天上蟠桃会,人间彩凤飞”。蒙自人民真诚地欢迎您到蒙自过一种生活,那就是“吃了一碗过桥米线就像谈了一场恋爱一样”,有滋有味,只要你吃了一碗蒙自过桥米线,你会成为一个行业里面的状元。

我想在今天请你们到蒙自来甩一碗过桥米线,品一个人的盛宴,我提议大家和我一起说一句方言“甩米线喽!”,蒙自人民爱你们,谢谢大家!

宗霞:

非常感谢刘雯琦女士精彩的,我想大家现在肯定有一个最深切的感受,那就是我们都饿了。

我们抓紧时间继续提问。

中国商报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商报记者:

请问李学东老师,您作为哈尼文化的专家,对哈尼古歌“哈尼四季生产调”乐作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有什么样的建议?谢谢。

哈尼文化专家李学东: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首先,感谢组委会邀请我参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云上梯田梦想红河专场新闻发布会。

我是土生土长的元阳哈尼人,我特别荣幸今天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聆听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故事,讲一讲他们和云南的故事,讲一讲他们和红河的故事,讲一讲他们和哈尼梯田的故事。应该说今天我来到了一个课堂,来和大家学习,特别感谢诸位。

发布会开始之前,我们听到了哈尼古歌“哈尼四季生产调”,也听到了童谣和哈尼情歌,这些都来自民间,我要告诉大家,这些也是我们国家级的非遗项目,我们在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边感受了来自悠远千年的民族声音和民族灵魂。千古的民族声音和民族的灵魂一定是需要被保护的,你提的这个问题让我非常开心,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一是希望这些非遗项目、非遗作品能够走进社区、走进校园。现在走进村寨和社区,会看到一些积极向上快乐幸福的妈妈团,她们每天都表现着自己生活得多么幸福。如果我们把这些非遗作品嫁接到这些妈妈团身上,让她们进行传播、传承和弘扬,我相信这也是一种力量。当我们把非遗的作品通过艺术工作者带进校园,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听到来自民间的、来自灵魂的声音和文化精品的时候,他们就知道文化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坚定的文化自信也在于此,我们应该把学校这个培育基地,作为我们文化根脉的摇篮。

二是希望非遗作品能够在网络上“网开一面”,也就是说希望在各种网络平台上把这些非遗作品作为重要内容进行传播,通过网络直播、现场直播、图文精播、视听重播多种方式,不断地把这些文化精品进行释放、传承和弘扬。

三是希望政府能够给非遗传承人出台更多的政策,比如给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学习和提升技能的机会,举办各类赛事,让他们的生活更美好。还希望能够出台一些鼓励性的政策,比如鼓励文化企业,来挖掘创意制作作品,把它变成一种商品,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活力挖掘民间的精品,也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消费这些文化产品的可能。

最后,我想说“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这种生活在元阳。今天我们头顶祥云、脚踩良田、背靠大山、这就是元阳。当头顶祥云时候我们会想到心中的美好和向往;当脚踩良田时会想到有了耕地的保护,我们的饭碗就牢牢端在了我们的手上;当背靠大山时千年的文明一直在传承,所以我们精神不慌、内心实在。希望在座的各位嘉宾,还有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们,您一定要来元阳,一定要来红河。如果说我们之间有一种距离的话,我想说是无距离。为什么?天与地相隔甚远,但是雨丝把它们连在一起,山与山相远相隔甚远,但是云海把它们连成一片,我和你相距甚远,一想你就在眼前。

谢谢大家!

宗霞:

谢谢李学东老师,你和我相距不远,因为你就在我的眼前。

现在提今天发布会的最后一个问题。

云南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日报记者:

刚才,从各位嘉宾的里了解到红河州拥有非常丰富、非常优质的旅游和文化资源,请问,今天到场的专家学者,对于红河州下一步文旅融合有什么建议?谢谢。

宗霞:

这个问题有请同济大学博士后、上海同济规划院城开研究院所长温晓诣博士来进行。

同济大学博士后、上海同济规划院城开研究院所长温晓诣答记者问

同济大学博士后、上海同济规划院城开研究院所长温晓诣: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来自同济大学规划院。2011年我第一次到红河州就是到了梯田,当时不是去元阳,是去“绿色春天”绿春县。12年来,我把红河州的13个县市走遍了。我们是规划院,在云南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和旅游、和文化相关的。我们很多的规划设计工作有一大半都是和文旅融合、文旅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刚才,记者问下一步文旅融合有什么建议?就我的体会我觉得以下三个方面比较重要:第一,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之前各嘉宾激情洋溢的表达让大家看到红河还有很多是之前大家都不知道的,我觉得文旅融合的第一件事情首先是要保护文化、挖掘文化。在这里和大家讲讲挖掘文化。大家不知道的文化还有很多,比如,徐霞客关于盘江的考察是和红河相关的,还有滇军、滇越铁路,对外开放的引领性,普洱茶和石屏人是紧密相关的。

在这里我和大家一个故事,同济大学在抗战期间校本部是被日军第一个破坏的学校,当时中国的军工场技术人员1/3以上都是同济人,同济是德国学校,第一次被炸后辗转浙赣线,从广西出海,从河内坐滇越铁路北上,我的学长和前辈们领略了红河的风光,到过人字桥、碧色寨,这个过程和红河州非常有缘。我今天感到非常荣幸,我看到云上梯田有了不一样的情感。

法国人在这里做工业生产,也留下了法国人田园风光的生活状态。刚才吕副州长有一句话讲得非常好,“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最云南的生活在红河。在这里我再加一句,红河不仅最云南、也最国际。能体现国际对田园风光、对诗意生活、对生态生活、对自然风光的闲适状态,在红河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第二,要有新业态、新场景。在故事之上的深挖,我们现在看到的自然风光,3400年的名片是非常亮眼的,接下来我们的旅游不仅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深化,还需要在已经挖掘出来的文化基础上找到旅游发展的新业态、新体验、新场景,让更多的人来体验最云南的生活、最国际的生活。

还有什么呢?就是新技术、新场景。白天的梯田非常美丽,那晚上天黑下来后,能不能采用数字文旅、智慧文旅、虚拟场景,或是把元宇宙的技术应用到梯田领域,应用到小火车滇越风光沿途的展示里来,让更多新时代的青年人,新时代的旅游人能够感受到红河的数字之美、虚拟之美,线上线下虚实相生。

第三,今天可能是阿者科村年轻人最多的一次。要在文化生发的基础上,在新的旅游场景体验基础上吸引年轻人,让更多的年轻人来红河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体验最云南、最国际的生活。还要把文创产业做好,把文化和旅游紧密结合,能够把人与人联系在一起,未来的“云上梯田·梦想红河”会更精彩,也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红河的幸福无法复制,只能亲自来品。

谢谢。

宗霞:

今天七位嘉宾和其他嘉宾带给大家的都是对红河的诗和远方的憧憬和向往,我们爱红河。

此时此刻,阳光灿烂体现着红河独有的热情。红河南湖边上的西南联大见证着“山河沦落处,群星璀璨时”的铮铮铁骨。刚才,蔡老师介绍的第一条民营铁路“个碧石铁路”,是百年沧桑中华民族的脊梁。现在我们所处的元阳梯田是红河哈尼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谱写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红河让我们有太多的眷恋不舍和感动。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邀请大家沿着徐霞客的足迹、沿着红河的美不胜收,去体验和“云上梯田·梦想红河”,继续去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最后,我们请所有的嘉宾在烟盒舞和海菜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怀秀女士和李怀福先生的歌声里结束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上一页  [1] [2] [3] [4] [5]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