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扶贫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精准扶贫概念,推动中国扶贫战略实现重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看扶贫,讲扶贫,亲自抓扶贫,提出了“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的新要求。
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在定点扶贫滇西边境山区工作中,重庆大学定点帮扶中越边境的云南省绿春县。为进一步落实扶贫工作精神,重庆大学主动将同属滇西的西盟佤族自治县也纳入了定点扶贫单位中。2013年,重庆大学与云南省绿春县和西盟县通过多次的沟通、协调,以注重实效为原则,分别签订了《定点帮扶合作备忘录》,达成了定点帮扶框架协议。
一、构建精准扶贫模式。
自重庆大学承担上级安排的定点扶贫任务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校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的双组长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此工作纳入了学校十三五规划中,同时起草了重庆大学定点扶贫绿春等地方十三五工作计划。学校原党委常务副书记舒立春和副校长孟卫东先后亲自带队赴绿春县调研帮扶。学校组织校内多个部门和学院负责具体实施,并明确了分工。
根据重庆大学教育资源优势,结合绿春、西盟的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产业落后等实际情况,学校确立了扶贫先扶智的工作宗旨,充分运用互联网、AR/VR虚拟现实等技术,发动学校校友资源、社会资源,倾全校之力,多措并举,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重庆大学逐步确立了“一二三六”精准扶贫模式,即一个目标、两轮驱动、三位一体、六抓六促。
一个目标就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两轮驱动就是:利用互联网+,开展网络远程教育培训和电子商务帮扶;构建大学+扶贫生态系统,整合学校、校友和社会资源,开展全产业链全方位帮扶。
三位一体就是:精准扶贫,美丽乡村,校地共赢。
六抓六促就是:抓网络教育,促智力提升;抓干部培训,促科学管理;抓智库咨询,促精准施策;抓干部挂职,促协调落实;抓文化建设,促精神文明;抓资源整合,促产业发展。
二、真抓实干,扶真贫,真扶贫。
1.抓网络教育,促智力提升
绿春县和西盟县地处偏远地区,人才层次较低、知识结构不适应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在职干部学历层次低下,大多数是在高中和中专以下,学历继续教育的需求非常急迫。
根据重庆大学与云南省绿春县和西盟县在2013年达成的定点帮扶框架协议,重庆大学斥资600余万元,在绿春县和西盟县择优录取干部职工参加网络学历继续教育,五年为绿春县免费培养党政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1000人,为西盟县免费培养人才150名。2016年,根据云南绿春县和西盟县的需求,追加了投入,扩大网络学历教育招生规模,经费达770万元,免费招生总人数达1345人,其中绿春县1120人,西盟县225人。
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云南绿春和西盟校外学习中心分别于2013年9月和2014年3月正式成立,中心设立了网教科,专门负责招生、教学、考务、学生管理及网络学习指导等工作。根据当地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结构需求,开设了公共事务管理、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商企业管理、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市场营销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等本科和专科生专业。同时,聘请了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自主建设了近200门优质的网络课程,制定了“首问负责制”、“一站式服务”、“限时解决”等服务标准,利用网站、微博、微信、QQ群、邮箱、手机短信和电话等多种手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7×24小时服务,并主动承担了考试组织涉及的考务、监考等相关费用。
通过4年多的努力,网络学历教育项目打破了传统高等学校的时空限制,充分发挥重庆大学学科与人才优势,把优质资源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输送到滇西教育发展落后、经济发展滞后的云南绿春县和西盟县,提升了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等在职人员的整体素质,培养了一批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管理干部和技术型人才。
截止2017年5月,绿春县和西盟县累计招生达1059人,绿春县招生911人,西盟县招生148人,其中高起专162人,专升本897人。已毕业308人,其中专科61人,本科247人。2013下半年,绿春校外学习中心在全国所有校外学习中心考核中排名第一。
下一阶段,根据绿春县和西盟县的实际情况,我校将增加开设电子商务、农林水牧、教育和医疗卫生等相关专业,以适应这些地区不同人才结构的需求。同时,增加研究生等办学层次,以满足高层次学历需求。
2.抓干部培训,促科学管理
针对绿春县和西盟县党政干部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绿春县和西盟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13年8月,重庆大学根据与绿春县和西盟县签订的定点帮扶协议,制定了重庆大学定点帮扶绿春县、西盟县党政干部培训五年计划,重庆大学利用自身教育培训优势,通过“请进来”的培训模式,邀请绿春县和西盟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部分科级后备干部到重庆大学培训。2013年至2017年每年一期,用5年的时间,免费为绿春县和西盟县培养了一批执行力强、创新力强、感召力强的坚强领导集体和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优秀党政干部队伍。
2013年9月,我校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牵头,组织了第一期绿春县和西盟县党政干部培训班,培训人数为70人,效果显著。2014年—2016年,重庆大学委托公共管理学院(重庆市干部教育基地、公务员培训基地),连续三年每年一次针对绿春县和西盟县干部开展到校集中学习培训。培训中,为每位学员制定学习手册,免费安排食宿;设置了《习近平系列讲话的战略背景思考》、《提升干部领导力与执行力》、《经济学与地方经济发展》、《乡村的旅游资源开发》、《产业规划》等涉及管理、扶贫、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领域的相关理论课程约40门;邀请了重庆大学、重庆市委党校、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单位专家教授约30人次(百家讲坛名师曾国平教授连续三年为学员们授课);并组织实地参观考察企业和地方约10次;累计学习约240个学时;累计培训干部约240名。
通过重庆大学提供的教育培训,绿春县和西盟县党政干部理论水平总体提高,知识面进一步拓宽,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普遍增强,干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提升,且拓展了两县干部的的视野、更新了发展理念和思维、提升了干部的公共管理、政策制定水平和能力。
根据帮扶协议,2017年10月我校将按照党政干部5年培训计划内容,继续培训绿春县和西盟县党政干部。至2020年,通过各种途径继续支持两县的领导干部提升工作。
3.抓智库咨询,促精准施策。
绿春县和西盟县地处偏远地区,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匮乏,针对两县教师的学历及教学能力偏低的实际情况,重庆大学制定了绿春县和西盟县小幼师资培训五年计划,免费为两县小学和幼儿园老师培训。
自2013年以来,每年的10月份左右,重庆大学邀请绿春县和西盟县一定数量的小学、幼儿园教师到重庆大学附属小学和幼儿园跟岗学习。跟岗学习期间,安排优秀教师一对一指导,并免费提供食宿,保证学习的质量。目前共接收小学教师20名,幼儿园教师23名。
为进一步做好小幼师的培训工作,重庆大学派负责人并优选了附属小学和幼儿园业务骨干教师赴绿春县和西盟县调研交流,交流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方法,为偏远地区的小孩带去高质量的教学课程。至今,已选派业务骨干教师20人,组织教研活动近10次,送示范课达到了10堂。
几年来,重庆大学将附属小学和幼儿园的办校理念、教育教学方法等经验介绍给绿春县和西盟县,提高两地小教、幼教师资水平,收效较为明显。接受培训的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有了较大的提高,已经成为小学、幼儿园的业务骨干,有的已担任领导管理岗位,为当地小学和学前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下一阶段,我校将继续做好绿春县和西盟县的小幼师资培训,并通过网络视频课等教学形式,加强对两县教师的教学指导。
4.抓干部挂职,志愿服务,促协调落实。
为了进一步落实重庆大学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强化干部实践锻炼,切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重庆大学先后抽调各单位优秀处级干部9人/次赴绿春、西盟挂职,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挂职期间,他们充分发挥个人学历高、知识面广、思想观念新和资源聚集优势,深入一线调研,探索破解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等难题,为当地发展献计献策,勇当表率;他们还充分发挥人脉丰富、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到学校和校内相关单位争取政策、资源支持,与相关单位一起,协同推进、落实扶贫措施。
挂职干部通过联系协调校学校研究生工作部,团委,发动品学兼优的在校研究生,组建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支教团,打造了以心理优化为主,关爱农民工子女的“五彩石”志愿服务项目。2014年项目启动开始,研究生支教团队志愿者与中小学生一对一结对,以作文批改为载体进行帮扶学习和心理辅导,实现大学生与中小学生共同成长成才。至今,志愿者已达到近500人/次,为500多名中小学生批改作文近30000余篇。
此外,另外一支研究生支教团队“炬心筑梦”也在绿春县积极开展“七彩假期”支教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生活和心理上的关怀。
志愿者服务团队还开展了科技帮扶,电商指导,设立众创空间、产品设计、产品推广外销,并建立“重庆大学青年社会实践基地”。
下一阶段,学校还将继续抽调优秀处级干部赴绿春挂职扶贫,在继续做好“五彩石”志愿服务项目的基础上,邀请两县部分中小学生到重庆大学参观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及未来的憧憬。
5.抓文化建设,促精神文明。
针对绿春县和西盟县图书资料缺乏的情况,重庆大学协调重庆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发挥文化资源平台优势,积极帮助贫困地区加强文化教育建设,补充精神营养品。
自2016年以来,根据两县文化教育建设需求,我校捐赠了哲学、心理学、天文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普及类通俗读物,其中,很多书籍是新近出版、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的优秀出版物。有被科技部评为全国优秀科普作品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