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大学网 > 中江县 > 正文

我省对823个依法治理示范创建合格单位予以命名表扬

日期:2023/6/25 16:02:02 浏览:

律等违法违规行为。

坚持守法经营。对内抓依法经营,组织法务人员对143个项目深入排查,出具指导意见13次,坚持诚信守法经营,坚决杜绝违法违约行为。对外抓依法拓展,严格遵守国际规则和所在国法律,切实加强法律风险防范,确保境外资产安全和有效运营,近年来接连斩获蒙古国高速公路、赞比亚国家机场等重大海外项目。

严格依法管理。定期开展大检查,严格安全防护措施、安全生产投入、应急预案制定、事故调查处理等方面工作的对标执行。推进法治工作向项目部、施工现场和农民工延伸。与职工全面签订履行劳动合同,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强化风险防控。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将债权风险划分为“正常、关注、预警、可疑、呆滞”5个等级,分别制定针对性措施,拒绝承接低于收益底线和触及风险红线的项目。强化风险应急处置,法务人员及时全面介入因故停工缓建项目100余个,对25个重点工程项目债权全部进行资产保全。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先后制定实施诉讼事务管理、债权管理、合同评审管理等风险管控专项制度21项,覆盖生产经营各重点环节,实现风险防控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

将法治精神融入行医治病全过程

成都爱尔眼科医院

爱尔眼科医院狠抓医德医风建设,依法开展医疗服务,着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动法治企业、法治医院、法治文化一体化建设,医患纠纷数量连续两年同比下降40%以上。

将法治融入行医治病全过程。强化提升法治意识,以《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等执业法律法规为重点,深入开展覆盖全院执业医师的集中培训,夯实依法执业思想基础。强化法律风险管理,建立健全“诚信守法”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对信用信息公示、税务、会计核算、合同签订、广告发布等56项法律风险节点进行测评,重点对合同签订、知识产权、劳动关系等5项重大法律风险,制定落实管理措施。强化法治落地见效,严格因病施治,防止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用药,最大限度维护患者权益。

将法治植入医院管理各环节。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人事、行政、财务等管理制度20余项,构建系统、科学、完备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体系。严格执行价格管理制度,针对长期以来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难题,推动收费标准上墙上网,以公开透明的标准确保合法合规合理收费。依法依规做好内部管理,在药品生产与使用、医疗器械质检、用水用电安全等方面,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力打造“平安医院”。

将法治嵌入文化建设多方面。开展普法教育,采取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法治教育。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微博、院报、宣传栏等宣传法律知识,将法治宣传和示范创建经验做法通报集团100余家医院,推动全集团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把法治文化建设与医德医风培育、医院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特别注意真诚善待病人,在行医治病中贯穿法治精神,在践行法治中展现良好医德医风。今年为基层医务者、中小学师生、居民等进行免费眼健康检查20余次,义务讲授医学知识,做好业内法律法规咨询。

全力推动依法管寺管僧

甘孜州乡城县曲批岭寺

曲批岭寺严格按照“依法治寺、依法管僧,僧侣持戒守法”总体要求,以创建学法守法寺庙为载体,全力推动依法管寺管僧工作有序开展。

在建章立制上花力气。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寺庙佛事活动、僧侣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构建体系完备、科学可行的管场所、管僧侣、管活动、管财务制度体系。落实管理责任,签订僧人扎康管理、僧人家长管理、经师对僧人管理等责任书,压紧压实寺庙管理责任,推动以制度管人管事。推动藏传佛教与法治建设相融合,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实行活佛讲经、讲法两手抓、双见效。

在安全稳定上下功夫。强化场所管理,办理土地使用确权证,登记造册寺庙财产,完成安防、输电线路改造等工程,消除寺庙场所安全隐患。严格僧侣管理,实行僧侣持证管理,严格僧侣请销假制度,建立落实县、乡、村、寺庙、家庭“五位一体”管理模式。加强活动管理,规范佛事活动报批程序,制定实施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做好常规性佛事活动全程监管。

在管理创新上做文章。落实分类管理制度,按照“爱国爱教、中间状态、问题突出”类别管理要求,着力寺庙管理创新,建立落实“一寺一册、一人一户”户籍管理模式。严守宗教场所底线,采取硬化道路、修建围墙、打桩定界等方式划定四至界限。宗教民生协同推进,落实惠民政策,结合“四小”工程,投入45万元落实扩建通寺桥,建立僧侣健康档案87个,参加新农合87人,纳入农村低保35人、城镇低保1人,实现了应保尽保。

在宣传教育方面求突破。宣传法治,推进“法律进寺庙”工作,开展“学法用法年·教风建设年”活动,依托藏汉双语宣讲团、高僧大德宣讲团等宣讲寺庙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讲授政策,邀请专家学者讲授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惠寺惠僧政策,创建以来集中授课8场次,发放自制宣传资料400余份,基本实现僧侣全覆盖。

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依法兴旅

乐山市旅游体育执法支队

乐山市旅游体育执法支队坚持严格公明执法,依法打击旅游违法行为,化解涉旅矛盾纠纷,探索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推进依法治旅兴旅。

抓住“牛鼻子”。实行行政约见制度,针对景点景区有违法苗头无违法事实、不合理经营等情况,主动约见行政相对人,告知违法后果、查找问题根源、指导改进措施。建立旅游联合执法机制,针对旅游市场管理存在的问题,物价、环保等17个部门联合执法,集中办公、办案、监管,实行旅游市场全方位常态监控。实行区域化合作执法,发起建立大峨眉区暨成绵乐高铁旅游联盟,构建执法联动、投诉互动、信息互通三大机制,推动形成“大旅游、大市场、大监管”格局。

打好“组合拳”。狠抓执法标准建设,推动制定旅行社场地面积和安全管理等标准,填补了国内地方性标准空白。狠抓法治落地实施,深入一线景区巡回执法,整治虚假广告、强迫消费等违法行为,确保旅游市场合法规范。狠抓长效机制建设,建立旅游网格化管理制度,向游客公示特色菜品食材、重量和价格,形成诚信守法经营长效机制。

筑牢“压舱石”。规范矛盾纠纷化解,推行旅行社证照上墙、诚信承诺等六大制度,推行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效衔接,今年游客投诉同比下降16.6%。强化网络舆情监控,加强网上巡查,定期收集处置负面舆情,切实防止舆情发酵。依法保障游客合法权益,畅通投诉渠道,及时回应诉求,并依法妥善处理。

建好“防火墙”。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推动法律进景点景区,对全市500家旅游企业进行法治培训,强化旅游者和经营者法治意识。依法惩治违法行为,示范创建以来,查处旅游企业和导游50余人,责令整改30人,分值管理扣分27人,执行行政处罚20余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大力培训旅游执法队伍,统一服装标识,强化执法监督,着力打造旅游品牌形象。

责任编辑:张竞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e4c29f31c6964493a14c4ddf6b160169:我省部署“扫黄打非”工作强化依法治理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e4c29f31c6964493a14c4ddf6b160169:依法治理贯穿藏区工作各个方面推动我省藏区实现长治久安

e4c29f31c6964493a14c4ddf6b160169:我省推进藏区社会面依法治理常态化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我省对823个依法治理示范创建合格单位予以命名表扬我省对823个依法治理示范创建合格单位予以命名表扬2015年12月25日07时35分来源:四川日报12月24日,省依法治理示范创建推进工作会在成都召开,对823个依法治理示范创建合格单位予以命名表扬。

这些依法治理示范创建合格单位一共包括9类:法治示范县(市、区)、法治示范乡镇(街道)、依法治村(社区)、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单位)、学法守法示范寺庙、依法治校示范学校、诚信守法示范(国有)企业、诚信守法示范(民营)企业、依法行政示范单位。

会上,眉山市东坡区、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德阳市中江县富兴镇富强村、泸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成都爱尔眼科医院、甘孜州乡城县曲批岭寺、乐山市旅游体育执法支队等被命名表扬单位代表与大家了创建经验。为使全省各地各部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本报摘登这些单位的部分发言内容,以飨读者。

全面扎实推进法治示范区创建

眉山市东坡区

东坡区在构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上狠下功夫,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做实学法,强化党员干部法治观念。强化领导干部学法,全面落实会前学法制度,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每月会前学法不少于1次,区委中心组每年专题学法不少于4次。强化公务员学法,实施“万千百十”培训工程,将法治纳入每年对万名党员、千名公务员、百名党政“一把手”的培训,作为十大主题培训班的必修课。

做实普法,提升全社会法治意识。深入落实“以案说法”,组织观摩活动9000多场次,30余万干部群众现场接受教育。扎实开展“东坡之声”广播宣传活动,保障全区所有行政村每天早、中、晚3个时段的法治节目广播。组织开展法治文艺巡演150余场,用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活动感染群众。

做实守法,严格依法依规行权办事。坚持依法决策,组建区委区政府法律顾问团,完善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实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坚持依法行权,实现区、乡镇行政权力清单、政府责任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一体化运行,扎紧制度笼子。

做实司法,推动严格规范公明执法。加强对行政执法的司法监督,今年全区受理“民告官”案件41件,全部落实了区领导到庭应诉。扎实推进“诉非衔接”改革试点工作,今年通过诉调对接平台分流化解纠纷3078件,东坡蓝本的“诉非衔接”改革试点中期评估获全国第一。探索推进综合执法,在全区26个乡镇(街道)设立安全环保食品监督管理所,推动执法重心下移,确保“看得见管得着”。

做实用法,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全区2900多名党员干部直接联系302个村(社区)、2273个组,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432件。把信访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今年依法处置违法信访案件24件,有效地规范了信访秩序。

推进基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

涌泉街道着力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以“三个三”举措探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治导向突出“三个大力推进”。大力推进法治规划,编制《涌泉街道五年法治建设规划(2015-2019年)》,包括约3万字的总体规划和700余项具体推进事项,做好顶层设计。大力推进依法决策,遴选45名听证代表和5名候补听证代表并完善听证规则,聘请7名专家和业务骨干组建行政决策专家库,将征地拆迁等重大行政决策全部纳入群众听证、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法定程序,通过集体决议。大力推进清单建设,梳理行政权力事项83项,编制并公布“权力清单”。清理街道主要职责8项,细化工作事项127项,界定与区级部门有关的边界职责47项,建立并公布“责任清单”。

依法治理突出“三个深入落实”。深入落实治理举措,以“积极型社区”建设为抓手,动员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注重发挥平安志愿者等综治力量,街道连续两年社会治安满意度测评位居全市前列。深入落实矛盾化解机制,健全“一村一律师”制度,发挥人民调解组织作用,强化矛盾纠纷前端调处。深入落实阵地建设,投入900余万元对社区活动中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