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大学网 > 东昌区 > 正文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日期:2023/6/25 2:35:08 浏览:

149钟敬英

钟敬英,女,汉族,1960年3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通化市正尚丰商贸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

钟敬英在创业过程中,始终坚持用爱心回馈家乡,用奉献回报社会,在扶贫济困、抗击疫情、志愿服务中都有她活跃的身影。多年来,她为公益事业累计投入700多万元,把个人公益行为发展成团队公益活动,传递人间大爱。

她身体力行帮扶困难群众。钟敬英出生于农村家庭,对家乡的贫困群众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她带领企业职工与当地6个乡镇、15个村建立帮扶联系,先后投入物资折合100多万元,帮扶贫困群众900余人。她还组建企业扶贫文艺队,精心编排节目,到贫困村慰问演出,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在脱贫文艺队的带动下,很多村成立了秧歌队、舞蹈队,文化氛围明显浓厚起来,形成了共帮互助、文明向善的新风尚。

她全力保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物资供应。面对疫情,钟敬英提出“保证货源充足、保证及时入店、保证决不涨价”的“三保证”措施,组织全体员工住在单位、昼夜待命,不到一个月接收和转运物资1000多吨,完成了保障隔离点10000多份春节“大礼包”和425家小区急需物资配送任务。

她带动员工投身志愿服务。1997年,钟敬英一次性捐赠6万元,为当地康复中心智障孩子购买器材。她积极促成通化市东昌区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重建。在钟敬英的感召下,员工自发成立“黄马甲爱心服务队”,参与助困公益活动1000多人次,捐赠扶贫物资100多万元。

钟敬英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最美志愿者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东昌区

150俞细文

俞细文,男,汉族,1985年9月生,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96812部队49分队技师。

在军校学习期间,俞细文坚持利用休息日为老百姓做好事;入伍后,他捐款帮助逾100名贫困孩子重返校园;他成立志愿服务队,与多所学校建立帮扶关系,为贫困学生送去爱心……他用平凡而伟大的善举,让阳光照进远山,让梦想插上翅膀。

“要做一个像雷锋一样的人”,这是俞细文镌刻在心中的座右铭。早在士官学校学习期间,俞细文就坚持利用休息时间上门为老百姓义务修家电、修车、打气、补胎、理发,被当地老乡亲切地称为“小俞师傅”;他义务献血15年,一旦需要应急用血,总是随叫随到;他利用节假日,乘公交、骑单车、爬山路,走遍驻地周边30多个村庄,收集贫困学生信息,累计捐款16万余元,帮助102名贫困孩子重返校园,受助学生中已有28人考上大学。

2013年,他和战友成立“俞细文志愿服务队”,目前已发展队员逾2100人,覆盖16省份40多支部队和7所军队院校,累计与33所学校建立帮扶关系,为2000多名贫困学生送去温暖和爱心,同时援建37个“爱心书角”,捐赠图书1.3万余册。俞细文还担任了驻地周边5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先后100多次走进校园开展爱心活动。

他同驻西部地区4支部队结成爱心联盟,与西藏林芝倾多小学、贵州毕节雅木小学等7所学校建立定点帮扶关系,持续开展基础援建、教师培训、特色教育等活动,帮助他们提升教学质量水平;他先后为300多名贫困儿童购买新衣,帮助148名贵州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实现“微心愿”。

俞细文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东昌区

151袁镇涛

袁镇涛,男,汉族,1931年3月生,中共党员,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退休干部。

90岁高龄、64年党龄,袁镇涛初心不改,坚持一辈子做好人好事。连续14年关注嘉陵江生态变迁,将宝贵相片档案无偿捐赠给政府;牵头成立读书会,为文化进社区奔走出力,让社区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积极参与脱贫攻坚,走访调研、建言献策。

振臂高呼,激浊扬清,他志在造福百姓。1996年,在看到嘉陵江被污染时,袁镇涛积极向市政府反映情况,并连续14年定点拍照,完整记录了嘉陵江曾家岩段从污染到还绿的变化。2010年,他拒绝了数万元的高价收购,主动找到重庆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将127张“窗前巨变”照片无偿捐赠,为城市建设贡献点滴之力。

老骥伏枥,以笔为媒,他助力脱贫攻坚。2013年,袁镇涛到某地避暑期间,听当地很多人反映,“整酒”风日益盛行,“吃酒”成为群众的一大负担。“爱管闲事”的袁镇涛不顾年迈体衰,在3个月内走访了5个村庄,采访了40多位村民,拿着本子把看到、听到的每一个问题都记录在册,先后撰写了3篇调查报告。他的建议被当地旅游、民政等部门采纳。

服务社会,躬身践行,他聚小善为大爱。2019年,为了解决社区老人学习和活动的需求,袁镇涛奔走牵头成立社区读书会,让社区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袁镇涛每天坚持在新闻里寻找素材、做记录。手写下了15万余字的《疫情防控纪实》,驳斥各种谣言谬语。

义之所在,断指无悔,他闪耀人性光辉。早年,袁镇涛就曾因救人截除了左手中指。几十年来,他多次救人,既有一同工作的同事,也有互不相识的路人。在一次次危急关头,袁镇涛没有“值不值”的考量,只有“该不该”的大义抉择。

袁镇涛入选“重庆好人”,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东昌区

152都贵玛

都贵玛,女,蒙古族,1942年4月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牧民。

60多年来,都贵玛养育了28名孤儿,是孤儿的草原额吉(蒙古语意为妈妈);她挽救了40多位产妇的生命,是草原产妇的“保护神”;她照顾身边老幼、帮贫济困,是草原爱心的传播者,她被人们称为草原最美的额吉。

上世纪60年代初,在周恩来总理和乌兰夫主席的安排下,内蒙古自治区接收了3000余名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孤儿,牧民们亲切地称呼他们是“国家的孩子”。当年,都贵玛只有19岁,还没有结婚,来到保育院工作后,成了28个孩子的额吉。在脑木更苏木保育院,她无微不至地照顾这些孩子,让他们慢慢适应北方的寒冷。在蒙古包里,她把孩子们的床摆成圆形,自己睡在中间,晚上不论哪个孩子哭醒,她都能起身照料。白天忙得应接不暇,晚上经常衣不解带,一旦有孩子生病,她还要骑马奔波几十里送孩子就医。“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都贵玛的精心呵护,让这28个体弱多病的孩子都被健康地送到养父母家中。

上世纪70年代的内蒙古草原,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医疗卫生条件十分落后,分娩对于牧区妇女来说无疑是一道“鬼门关”。1974年,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都贵玛,参加了旗医院组织的产科培训,并逐步掌握了一套在牧区简陋条件下接产的独特方法,10多年时间里挽救40多位年轻母亲的生命,迎接了一个又一个小生命。

都贵玛不只心系草原,还将草原的爱心传递到其他需要帮助的地方。2008年汶川地震后,她主动联系嘎查党支部交纳3000元特殊党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先以党员身份捐款1000元,后又向四子王旗红十字会捐款5000元。

都贵玛荣获“人民楷模”、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最美奋斗者等称号。

东昌区

153徐军

徐军,男,汉族,1966年12月生,无党派人士,山东省临沂市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团长。

徐军发起成立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聚焦解决孤贫儿童情感孤独、自卑自闭、失学退学等问题,坚持“扶贫、扶心、扶智、扶技”理念,形成心灵关怀、精神陪护、“一对一”陪伴的帮扶模式,被誉为孤贫儿童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2018年4月,徐军经过认真调研,成立临沂市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此后,全市156个乡镇(街道)相继成立服务团,建成16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目前参与志愿者达8000多人。为摸清全市孤贫儿童数量,徐军带领志愿者走遍全市9400多个村庄。服务团成立以来,志愿者们用脚步丈量爱的里程,走访孤贫儿童16万余人次,帮扶孤贫儿童5300多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孤贫儿童发放1780台学习机和80万只口罩。

徐军提出“扶贫、扶心、扶智、扶技”帮扶模式,对孤贫儿童“一对一”帮扶,把物质解困、感情补位和思想培育结合起来,帮助孤贫儿童成长成才。为让帮扶工作可持续,更好保障志愿者和孩子们的合法权益,他牵头制定《志愿者信息保密协议书》等16项制度、48条服务规范和行为准则。他带领团队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探索有效途径,帮助存在自卑自闭、孤僻抑郁等心理障碍儿童健康成长,妥善解决孤贫儿童安全保护等问题,为孩子们搭建起有亲情、有温度的“心灵家园”,形成接地气、有实效、可复制的孤贫儿童帮扶模式,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典范和基层社会治理品牌。现在,全国有11个城市借鉴这种孤贫儿童帮扶模式,成立志愿者服务团。

服务团成立后,徐军把企业完全交给儿子,自己全身心投入关爱帮扶孤贫儿童事业上。自2003年起,他坚持每年拿出企业利润的40%用于公益事业,多年来资助1300名大学生和1.2万名贫困中小学生,出资为残疾人购买1.7万辆轮椅,救助困难大病患者450名,捐资帮助56个贫困村脱贫致富等等。18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1亿元。

徐军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东昌区

154徐金娥

徐金娥,女,汉族,1963年12月生,中共党员,湖南省汨罗市爱行天下扶贫助学志愿者协会会长。

她热心公益37年,将扶危济困、爱行天下当成毕生事业。她身体力行服务困难群体,全家人为留守儿童、特殊学校、危急病人、贫困家庭捐资捐物累计300余万元,并资助53名贫困学生;她团结带领2300多名爱心人士,慰问及资助贫困学生1000多人,服务群众3万余人,让志愿精神在汨罗发扬光大,从“一棵树”发展成“一片林”。

从1984年开始,徐金娥就为村上的孤寡老人提供洗头洗澡剪指甲、洗衣晒被翻床铺等志愿服务,尽最大能力去帮助身边的困难群体。不管是偶遇失学少年黄珂、陈艳,还是听说患病儿童袁友明,抑或是走访中遇到“五保”老人于菊林,徐金娥都出手相助,解决他们的难题。

2016年,徐金娥注册“爱行天下扶贫助学志愿者协会”并担任会长。徐金娥的行动吸引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协会,“爱行天下”由最初的几十个人发展到现在的2300多人,注册会员和会员单位586个,公益服务覆盖整个汨罗。截至目前,开展各项爱心公益活动536次,服务对象3万余人,服务时长12万小时;资助贫困学生807名,捐助危急重症病人200多人,安置贫困家庭成员就业150多人,看望慰问残疾、留守儿童5000多名。

徐金娥经常带领团队志愿者深入乡村、社区、企业、学校、娱乐场所等地开展禁毒宣传,累计发放宣传手册5万余份,接待群众咨询2000余人次。

徐金娥荣获湖南省优秀志愿者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东昌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