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大学网 > 溆浦县 > 正文

传承警予精神真情关爱“未来”

日期:2023/6/22 19:53:14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3-06-06

刘生礼

近年来,溆浦县关工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动员全县广大“五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抓好抓实关工委自身建设这“牛鼻子”工程,努力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取得了较好成效。

党建“带”关建,构建新格局

溆浦县

(5月18日,首个“怀化市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在溆浦县向警予同志纪念馆授牌。)

近年来,溆浦县委高度重视关工委工作,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关工委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把准工作方向,突出政治引领,注重组织凝聚,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走在前列。

政治上高看一眼,关工委“有位置”。该县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做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十条措施》。同时召开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推进会,以“三联三促”(组织联建促提质,工作联动促提效,机制联创促提标)为抓手,把关工委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和干部考核内容,要求各乡镇党委每年专题研究关工委工作不少于两次,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实,推动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

工作上支持一些,关工委“有作为”。该县按照“哪里有党组织,哪里有老同志和青少年,哪里就有关工组织”的要求,全县建立关工委组织564个,创建“五好”关工委420个(其中国家级2个,市级41个)。加强关工委班子和队伍建设,动员组织了2.5万名“五老”志愿者队伍,乡镇关工委由乡镇党委专职副书记兼任主任、组织委员兼任副主任,村(社区)关工委主任由党组织书记担任,选配德高望重的离退休老同志担任执行主任,真正让广大“五老”在关心下一代的广阔舞台上老有所为、发光发热。

保障上厚爱一层,让关工委“有活力”。该县将县关工委工作经费提高至30万元/年,乡镇经费提高至1到3万元/年,真正让关工委“有人管事,有钱办事”。同时,还为县关工委提供了三间独立的办公室。

大手“牵”小手,圆少年梦想

溆浦县

(溆浦县关工委组织召开“学生实践拓展教育暨北斗溪镇研学营地推荐会”。)

该县始终坚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充分发挥“五老”优势作用,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上关心青少年。该县关工委联合老科协、老年大学、老书协等涉老组织,组建7支“夕阳红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祖国,我为你自豪”“心中有话向党说”“三怀五爱”“隔代家庭教育”等各类主题活动120场次,关爱走访青少年5100人次,引导青少年不断增强家国情怀,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牢成长成才的思想根基。贫困孤儿向立华在关工委帮助下,成功考上大学,如今已成长为溆浦县教师发展中心副校长,并当选为团中央候补委员。

生活上关爱青少年。该县广大“五老”多方发动、带头示范,在全县412个村(社区)成立幸福基金,筹集资金1000余万元,资助困难学生1000余名。贫困残疾儿童向丽叶、父母双残儿童戴英勇等一批特殊困难青少年,在关工委和志愿者的帮助下,成功考上免费师范。溆浦县关工志愿服务队联合社会公益组织共同开展活动,募集善款800余万元,为1057个贫困学生圆了上学梦,打造了“雷锋青少年”“护苗计划”等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公益活动品牌。

教育上关切青少年。广大“五老”踊跃担任少先队校外辅导员、银龄讲师,给青少年上文化课、艺术课、法制课、安全课,组织青少年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先后创建了7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所篮球特色学校,溆浦县职业中专学校参加全省职业技能大赛获一等奖2个、二等级4个、三等奖5个,龙潭镇大华学校获评全省乡村温馨校园,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该县各条战线“五老”带领1800余名青少年投身到“河小青”志愿服务实践中,以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事迹先后被人民网、《湖南日报》宣传报道。

“扬”警予精神,红色基因代代传

溆浦县

(5月30日,溆浦县关工委组织召开五老工作室创建推进会。)

该县深入实施“三个一批”行动(打造一批红色教育基地、举办一批特色活动、编撰一批革命教材),把警予精神和红色文化作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让红色基因和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深耕育人“沃土”。近年来,该县累计投入资金近5000万元,修缮向警予同志纪念馆,新塑向警予铜像,完成向警予事迹陈列室、故居和广场改建。纪念馆面积由原来的8680平方米扩大到10240平方米,先后被评为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省青少年教育基地。2023年又被授予怀化市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期间,向警予同志纪念馆接待全国各地游客24万人次。目前,该县正在积极争取资金,计划投资3.3亿元,对纪念馆进行整体提质升级,拆迁周边办公楼及居民住宅楼,建红色文化宣教中心和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将纪念馆打造成4A级旅游景点和全省定点红色教育基地。

播撒红色“种子”。该县关工委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广大“五老”搜集大量珍贵历史资料,先后组织编撰出版了《溆浦英烈》《向警予传》《红军长征在溆浦》等百万字历史史料。“五老”舒新宇历经30年,写下百万字纪实文学《向警予》。何先培撰写《红军为我改名字》在中关工委主管主办的《中国火炬》杂志发表。电视剧《向警予》在央视播出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浇灌时代“花苗”。在党史学习教育期间,该县组织4000余人参加以“弘扬警予精神、争当优秀父母”为主题的家长培训班;举办“红心向党”征文活动,参与学生7万余人,上报征文2500篇,其中120篇在省、市获奖;开展学生“红心向党”演讲比赛96场,受教育学生9万余人;利用“党史宣讲月”,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8场,并组织全县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网上答题活动;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开展“‘红心颂党恩、喜迎二十大’暨‘新时代好少年,强国有我’”演讲比赛和“传承经典、筑梦未来”主题教育演讲比赛活动;举办“喜迎二十大,一起向未来”主题征文活动,共收到990篇优秀征文,溆浦县教育局精选部分优秀征文编印成册,免费发放;精心编排歌舞剧《警予劝学》,积极选送参加省关工委青少年“红心颂党恩、喜庆二十大”主题文艺节目展演;开展“五老关爱”工程,组织“五老”宣讲团162个,在全县开展隔代家庭教育、普法知识等宣讲400余场,受教育师生2.2万人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和“五失”青少年活动,组织“五老”结对帮扶,心理疏导青少年20人。推荐舒新玖、钟家福、张克同为怀化市“最美五老”候选人,深入宣传他们的事迹。各乡镇、各单位结合“五老”自身特长及实际,认真打造“五老”工作室。如今,比较有特色的“五老”工作室有:七善轩传统文化教育“五老”工作室、溪口村红色教育“五老”工作室、低庄镇“五老”工作室、溆江花园“五老”工作室、两丫坪镇“五老”工作室等。

牵住“牛鼻子”,建造新平台

溆浦县

(溆浦县关工委主任刘生礼一行到小横垅乡回乡创业青年的羊肚菌、赤松茸基地调研、指导。)

稳定组织队伍。为整合资源,该县采取几块牌子(退休干部党支部、关工委、老科(健)协、老年学校)、一套人马的方式,建立健全关工委组织,采取“四个一批”的方法即领导谈话动员一批、做工作推荐一批、上门求贤聘请一批、为老同志办实事凝聚一批,动员更多的老同志投入关心下一代工作,坚持在春节、重阳节开展走访慰问“五老”活动,多关心、尊重、爱护老同志,维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涌现了“宁愿倒在关工委岗位上,也不愿意倒在牌桌上”的谌洪琪;把多年来辛苦种养赚来的30多万元用于修路架桥,解决学生过河困难的向光明;十几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把毕生精力无私奉献给关爱事业的李远书等一大批令人敬佩的优秀“五老”。

坚定理想信念。该县各级关工委领导成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带领“五老”主动作为,把政治学习同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发展结合起来,同宣传弘扬关工委工作正能量结合起来,同解决关工委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屋场会等形式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广大“五老”引领青少年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