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此前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协和学院落户莱芜之后,莱芜区域版图上又将出现“山东中医药大学莱芜校区”的身影。
这意味着,凭借“济莱一体化”等优势,暗自发力的内陆城市——莱芜在山东如火如荼的“高校争夺战”中,再次胜出。
莱芜之外,争夺者众。放眼山东半岛,青岛、威海、烟台、潍坊、淄博、菏泽等省内多座城市亦对高校极力争取。
看似眼花缭乱,背后实则逻辑简单。
普遍的观点认为:在社会经济转型期的当前,一座城市拥有大学的数量和质量,往往直接关乎其科研创新力、社会影响力以及城市活力等等,而这几股力量的交织,最终又会决定这座城市未来的发展。
据此,凤凰网山东有理由认为,这场事关城市发展未来的高校争夺战只会愈演愈烈。
“黑马”莱芜
7月31日,来自媒体的公开报道称,30日,在绿地控股斥资1200亿元在山东省投建的雪野湖健康旅游小镇项目启动仪式上,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庄严接受采访时透露,山东中医药大学与莱芜市和绿地控股已签署协议,该校将在雪野片区设立校区。
据悉,规划占地面积500亩、招生规模为本科生5000人的该校区将建山东中医药大学健康学院。建成后,计划明年招生的它将健康与服务管理、康复治疗和护理等专业将腾挪至雪野湖片区。
公开资料显示:雪野片区位于莱芜市北,距莱城20公里,距济南46公里,北与济南接壤,东与淄博交界,西与泰安为邻,总面积223平方公里,是莱芜当地正在组建的旅游新区。
对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莱芜校区落户该区,业内并不意外。
毕竟,被誉为济莱两城协作“桥头堡”的上述片区自组建时起,就频繁出现在莱芜争夺高校资源的计划书上。“没有山东中医药大学,也会有别的高校落户于此。”一熟知山东高等教育春秋发展史的观察人士对凤凰网山东表示,因为,近年来,誓在“山东高校争夺战”中夺得一片天地的“小市”莱芜野心昭然。
作为山东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市,莱芜总面积为2246.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仅134.53万人,行政区域小,优质资源少,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一直是制约当地发展的瓶颈。
但正如莱芜市委书记王良所言:“小城一旦有了大视野,小市就能实现大作为”,自2013年开始推进济莱协作区建设的莱芜沿着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注:该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推进济莱协作区建设,支持莱芜建设省会副中心),依托省会副中心和济莱一体化建设,主动提出“服务省会、开放合作、错位发展、主动融入”,发挥产业优势,放大区位优势,在项目招商、人才招引、高校招揽等方面长袖善舞、不遗余力。
凤凰网山东梳理发现,莱芜当地在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的基础上,更是频繁组团赴外地实施人才招引、高校招揽行动。
仅去年下半年,莱芜市人社局就曾于9月下旬、10月份中旬、11月上旬,组团赴华中、京津、华东三路,实施人才招引计划,对接上述地市10多所“985”、“211”高校。
今年以来,莱芜上述行动并未趋缓。
日前,莱芜市人社局官网发布的《莱芜市2017年组团赴重点高校引进人才计划安排表》。自今年3月起,莱芜将分五批,组团赴“北上广”、成都、西安、天津等14个城市、26所高校实施人才招引、高校对接。“招引优秀人才是一个方面,关键的是对接高校,争夺资源。”当地一名政府人士透露。
如此之大的“血本”下,高层次人才向莱芜不断聚集的同时,高校也在莱芜频设校区:2014年7月,“山东财经大学分校区落户莱芜”消息被确认;2016年12月,山东协和学院透露,其将在莱芜建校区……如今,山东中医药大学莱芜校区进驻雪野旅游新区。
热情迸发
“黑马”莱芜杀出重围的同时,“青烟威潍淄菏”也对引进高校倾注热情。
凤凰网山东梳理发现,青岛引进外地高校最早出现在2001年。当年,总部位于烟台莱阳市的莱阳农学院开始在青岛城阳建设校区。次年9月,青岛校区落成,该校首批3000余名本科生入住就读。2007年,莱阳农学院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办学地点也由莱阳变更为青岛市城阳区,正式成为青岛的高校。
2004年,在泰安和济南两个校区办学的山东科技大学将办学主体搬到青岛校区。2007年4月,山东科技大学法人注册地变更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在泰安和济南分别注册了校区。
随后,更重磅的外地高校接连到来:2004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立项建设青岛校区,7年后,该大学完成“青岛化”;2012年3月,山大青岛校区奠基,4年后,这一校区便正式启用。
至此,山东省内三所211高校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齐聚青岛。随之,青岛的公办综合本科院校也由4所增加到8所。
与此同时,青岛对国内名校的引进力度也逐步增强。据当地官方的通报消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吉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央美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国内著名高校,要么已经设立要么便是已经与当地政府达成了在青岛建设分校或建立研究院的协议,而且还有一大批名校有望加入其中。据统计,目前与青岛正式签订协议的国内高校(机构)达21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则达到4所。
青岛“高校聚集圈”日趋壮大的同时,威烟日潍淄菏也不甘落后。
公开资料显示:威海1984年就已开始引进高校资源的尝试。彼时,威海市政府与山大签署《关于建立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协议书》;一年之后,又与哈工大签订合作建设威海分校的协议。
2006年8月,威海市政府与哈尔滨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创建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2013年11月,北京交通大学在威海建设校区;同年,2013年,省内高校山东交通学院也设立威海校区,并命名未山东海运学院;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也开始了在威海的分校选址。
同为沿海城市的烟台、日照对高校的吸附能力也很强。从上一世纪90年代至今,先后有中国农业大学、滨州医学院等青睐烟台;曲师大、山东体育学院、济宁医学院等相继入驻日照等。
有数据显示,2004年到2014年的10年间,威海高校数量从3所增加到8所,日照高校数量从2所增加到6所。
上述沿海城市的举动也在刺激潍坊、淄博、菏泽等山东其他城市。
以潍坊为例,来自当地官方消息称,今年第一季度潍坊已与30所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了对接,并与其中部分高校达成合作意向,其中包括教育部直属的211重点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此外,在潍坊已对接联系的知名高校中,北京大学与山东省政府已就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协议达成一致,与上海交大、中科院新松机器人、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合作创办新型学院也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东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巴黎理工大学等高校也先后到潍坊市进行实地考察对接。
菏泽、莱芜等山东内陆地市也在发力。其中,齐鲁工业大学已在菏泽设立校区。而莱芜更是凭借“济莱一体化”的优势,将山东财经大学莱芜校区揽入怀中。
政策力度空前
“山东高校争夺战”打响,政策先行。
凤凰网山东梳理发现,在这场旷日持久的高校争夺战中,摩拳擦掌的山东多个地市,为获取更多高校资源相继抛出振奋人心的引进计划,部分地市的政策可谓空前。
以莱芜为例,除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莱芜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1——2020)等文件外,“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也频繁出现在当地的各种会议中,对于高校引进等重点项目,当地还“落实项目负责制,将重点工作项目逐项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全方位督查调度。结合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完善督导责任区建设。严格考核奖惩制,把工作实绩作为考核干部的主要标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选拔任用和评先选优挂钩”。
而在争夺高校上力度素来最大的青岛也出台了《关于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意见》。
《意见》称,到2020年,在青高等教育机构(含军事院校)总数由目前的25所增加至50所以上。
凤凰网山东注意到,青岛在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等教育机构上突出“优质”二字。上述意见称,青岛引进的高等教育机构将为国内外知名高校,境内大学原则上应为国家“985”、“211”工程大学或国内专业排名前5名的高校,境外大学原则上应为世界一流大学或拥有一流学科。
为吸引这些名校,青岛给出了非常诱人的条件——对引进的非独立法人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机构,第一年给予不低于500万元的启动补助资金,以后根据绩效情况每年补助不低于200万元,连续补助5年;对引进的独立法人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机构,第一年给予不低于1000万元的补助资金,以后根据绩效情况每年补助不低于400万元,连续补助5年。此外,还在土地、人才落户及生活等方面给予优惠。
青岛如此,邻居——潍坊也不甘落后。
去年12月23日,潍坊官方出台加快招院引校工作意见,提出计划到2020年,引进(创建)高校、分校(校区)、二级学院、研究生院等各类高等教育机构30所以上。
根据上述意见,潍坊市对引进的高校院所提供资金扶持、用地保障、人才激励、配套服务、生活服务、特别扶持等六个方面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如潍坊根据引进院校招生层次和规模、科研水平、产业吻合度等因素,按照研究生院不低于500万元,高校、分校(校区)、二级学院不低于1500万元,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不低于3000万元的标准提供启动经费。对于引进的国内外著名高校,可由其在高校教育园区内自主选择办学地点。根据办学性质和规模,在符合《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的前提下,原则上按照举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校、分校(校区)不少于1000亩,二级学院、研究生院不少于300亩的标准提供建设用地空间,并根据发展需要及建设时序预留建设用地空间。
除此之外,潍坊更是提出对入驻的高校、分校(校区)、二级学院以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免费代建校舍。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推进“招院引校”工作,当地还专门组建了潍坊市招院引校办公室,全面负责招院引校工作。
关乎未来的较量
大学是城市的创新引擎。一座城市拥有大学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乎城市的创新力量,甚至关乎这座城市的未来。
有数据显示,在中国的传统教育版图中,本科院校最多的15个城市均是省会城市(直辖市)。
那么,高校能给城市带来什么?有学者举例说,高校搬到了家门口,让企业更方便地找到了想要的技术。2008年落户荣成的哈尔滨理工大学,和20多家企业联合建起产学研董事会。由企业、高校一起研发的新能源电机,在国内十几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整车上得到试用。
的确,在经济发展早已走过劳动密集型“人海战术”的当下,科技与人才之于城市,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资源。而提供上述资源的大学,无疑是源头活水。更何况这“源头活水”还是城市发展的名片,且有助于提升城市气质。
因此,当靠“高校朋友圈”推动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气质在诸多政府官员达成共识,高校争夺战便随之而来。这在将颠覆传统的高校分布版图的同时,也在改变城市的教育、科研、人才格局,进而影响城市的发展。
如今,这场着眼于城市未来发展考量的战争愈演愈烈,尤其是在新旧动能转换十分急迫的当下。
毕竟,无论是依托斯坦福大学形成的“硅谷”,还是依托海淀区大学群形成的北京中关村信息产业群,都很好地说明了大学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一论断。
其间,除前述莱芜等地市外,作为省内经济总量位居第四的城市——潍坊的“图谋”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