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5-16
一个人经受的磨砺越多,距离成功就会越近
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创造“功成必定有我”的成绩
思想战线丨推进政治整训常态化制度化
边关
起点与终点在西藏边防和陆军工程大学间变换,背后意味深长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刘好全朱桁冈责任编辑:刘秋丽
2020-10-2707:56:04
-新学员朱允来入学前(左四)在雪域高原与官兵一起巡逻。刘晓东摄
告别雪山,西藏阿里军分区某部参谋朱允来背上行囊前往陆军工程大学研究生院,开始了崭新的求学之路;
走进雪山,陆军工程大学领导专家组一行前往拉萨,与西藏军区签署《高层次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
金陵十月,起点与终点在西藏边防和陆军工程大学之间位移变换,这“一来一去”的背后意味深长——
来,意味着部队官兵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去,意味着院校对高层次人才的渴求和对职责使命的担当。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陆军工程大学,去聆听他们关于“渴望”的故事——
渴望
刘好全解放军报特约记者朱桁冈
陆军工程大学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新学员欢呼雀跃的场景。朱桁冈摄
他们怀着对知识的渴望而来——
少一些功利安逸,多一些坚持与坚守
到南京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来自西藏阿里的2020级研究生新学员朱允来还是感觉有些醉氧:疲倦、嗜睡。5年的高原生活赋予了这个籍贯江苏南通的小伙子浓烈的高原味道——
紫红的脸庞,风沙雕刻的痕迹清晰可见,说话有些拖着后鼻音,如果不是自己介绍,旁人很难看出他是出生于1991年的江南小伙儿。
朱允来所在连队是位于海拔4600米的扎西岗边防连,2013年被中央军委授予“雪域高原戍边模范连”称号。此番军校之行,他特意带了一张雪域巡逻的照片:莽莽雪原,他和战士们席地而坐吃着干粮,身旁是高大的军马和飘扬的五星红旗。
“毕业刚分配到阿里时,面对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我也曾经历从兴奋到犹疑到适应,再到坚定的心路历程。几年后,越工作越感到知识和能力的欠缺,觉得应该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服务边防,所以选择报考了军校研究生。”谈起读研初衷,朱允来如是说。
对于学科专业选择,朱允来给记者讲述了他在部队时的经历:在特殊地域和极寒条件下,很多常见的训练项目在高原却难以开展,“能否开发一个高原训练系统,运用V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各种训练情况实时模拟,从而解决高原训练难的问题?”
“考研报名时,看到‘作战模拟与训练仿真’学科方向时,一下子被吸引了。”带着对解决部队训练实际问题的渴望,朱允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学科方向并积极备考。
采访中,朱允来问了记者这样一个问题:你见过凌晨4点的阿里吗?
正当记者疑惑时,朱允来说,基层干部考研不容易,白天工作没时间复习,只能利用午休和晚上熄灯后的时间。阿里的深冬,冷得人直打哆嗦,为了驱寒,我接一盆热水暖暖手、泡泡脚接着学,这一学常常就到了凌晨4点(相当于内地凌晨2点)。“我希望几年后学成回阿里,能更好地解决部队训练中的实际问题。”
朱允来是陆军工程大学实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受益者,也是该校研究生培养推动由“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的一个缩影。
记者了解到,今年,该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280人,占总计划的67%,朱允来就是这二百八十分之一,预计今后两年这一比例将提高到70%。
“这是我的父亲日记里的文字,这是他青春留下的散文诗,多年以后我看得泪流不止,我的父亲已经老得像一个影子……”上军校研究生的前一个晚上,参谋徐杨洋捧着心爱的吉他再次哼唱起这首《父亲的散文诗》。
天山下、博湖边,月光中,军营里。徐杨洋带着亲人和战友的嘱托来到他向往已久的军校校园,开启研究生的学习生涯。
徐杨洋来自驻新疆巴州某部,在记者印象里,这个活泼开朗的大男孩喜欢唱歌,一笑就有两个大酒窝,聊到边疆的人和事,眼神里就有光。他常年埋头于部队通信建设,这次上研究生,他还是选择了电子信息专业领域。他说,我就是想回去能更加拓展专业领域在部队的应用空间。
“少一些功利安逸,多一些坚持与坚守。”如今的徐杨洋课余常抱着从边疆带来的吉他哼上几首,这动人的旋律,似乎在为他和他的同学们的未来而歌唱。
韩旭教员团队为边防官兵研制的拆装式自供能保温方舱。张华摄
他们带着服务部队的使命而去——
边防官兵守护高原,我们守护他们的梦想
转辗3800多公里,穿过片片云海,参谋张晓博所在的调研组终于来到西藏某部。还没来得及整理行李,强烈的高原反应就让这个一米八五的大个子头痛胸闷、心慌气短。
这是张晓博第一次上高原。9月14日,他所在的陆军工程大学调研组代表该校与西藏军区签署《高层次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旨在搭建“机关—院校—部队—专家—学员”一体化育人平台,探索建立贴近部队、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特点规律的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保障体系。
离开拉萨第3天,准备前往西藏某部的调研组成员李杰就接到了西藏军区某部参谋刘义的电话:能否请你们派出专家帮我们培训一支无人机操作手队伍?
当晚,李杰就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组织专业力量,计划尽快开展一期无人机操作手培训,还就后续依托军事职业教育平台常态化为部队开展线上培训和技术支持做出了安排。“当时感觉部队期盼很迫切,这种期盼是对新技术和新装备的渴望。”调研组成员曹天威说。
教员胡永江从事无人机领域研究多年,这几年,他带领团队数次上高原将某型无人机技术运用于基层部队训练中。在他们看来,无人机能有效助力部队战场态势掌控、数据分析处理和飞行指挥调控等能力形成,同时对无人机领域相关科研课题攻关提供有效支撑。
睡好住暖,对于常人来说是件再普通不过的事,但对于高原官兵来说是一种渴望。为了将这种渴望变为现实,连续3年,51岁的教员韩旭和他的团队7次上高原,为的就是让官兵们睡好住暖。
从军十余年,边防战士葛修鹏亲历了连队驻训条件的变化:此前,连队住的是帐篷,夜里需穿着棉衣钻睡袋、再盖被子大衣,依靠煤柴炉取暖。如今,在新型保温方舱里,晚上盖一层单被就能睡得很舒服。
让官兵们睡眠条件发生“巨变”的是韩旭教员团队研发的“拆装式自供能保温方舱”。这种保温方舱安装简单,利于战备,自带光伏发电,保温性能优越,即便外面是零下四五十摄氏度的冰天雪地,方舱内亦是温暖如春,赢得官兵纷纷点赞。
高原公路海拔高、距离长,路况复杂,施工作业难度大,常常一边是壁立千仞,一边是沟深崖陡,车行人走,步步惊心。连续多年,教员邵飞和他的道桥团队数次上高原,开展边防公路养护数万米,同时根据部队所需开展道路应急抢通保通。
采访中,邵飞讲述了一段抢修巡逻桥的经历:在某高原防区,因雪水融化,边防巡逻桥水毁严重。缜密论证后,邵飞所在道桥团队大胆创新设计了一种基于合理导流堤的公路钢桥方案,架设快桥基稳,保证了桥梁长期安全。
“到边防一线,最大的感受是科技服务部队战斗力建设的紧迫性,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用军事斗争准备牵引学科建设方向的决心和信心。”邵飞说,和平的阳光离不开边防军人的默默坚守,这坚守中有奉献,更有渴望。他们甘愿睡地窝子,也渴望住上温暖的营房;他们甘愿徒步丈量边防,但更渴望巡边踏上“风火轮”。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用科技充盈他们的渴望,让渴望变成现实。
学员们在开展舟桥架设演练。蒋蔚蔚摄
他们共同的心愿——
当渴望遇上甘泉,梦想将会开花
眼前,壮阔的大海蓝天;脚下,美丽的珊瑚礁盘。在南海深处,毕业学员王强所在单位就坐落在这里。6年前,王强还是研究生学员,如今,他已是单位技术骨干力量。
说起王强,教员和战友们对这位勤勉的学员印象深刻:研究生第二年就参与某装备研制、近海试验和模拟训练等,有时一干就是4个多月,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强的专业是道路桥梁与隧道工程,他对专业有着别样的理解:道,左边一个走之旁,右边一个首字,说的是干道桥这个行当,要自己亲自干在前、想在前才能干出一番事业。
“苦点累点没啥,海上生活最难过的一关是枯燥寂寞。”王强和战友们每天收集、记录、整理实验数据,检查装备稳定性。在他看来,刚开始海上试验时还很新鲜,过一段时间,那股新鲜劲儿就会淹没在无边无尽的蓝色浪涌中。
没有了新鲜劲儿,考验的才是初心的恒长和对梦想坚持的力量。一次,台风预警,王强和战友们刚刚撤收装备完毕,突然雨大起来,撤收装备的船艇来接大家了,但此时王强发现过门两侧的防风锁没有安装。王强坚持让战友先走,直至把最后一批防风锁固定好才撤离。
3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活,王强大部分时间都是与海洋打交道。毕业前夕,他郑重将志愿填上曾经战斗过的南海某部。他说,那里是他梦想启航的地方,也必将是实现梦想的最终归宿。
为了梦想成为现实,从高原回来的这些天,陆军工程大学调研组忙着将部队反馈的问题梳理汇总,融入研究课题,纳入“十四五”学科建设规划;数十位博士学员也将研究课题聚焦部队所需,组成博士服务团准备深入部队开展科技服务。而远在西藏某部的官兵们则发现了一些新变化:某作战课题有了院校和部队的“双导师”……
“基层部队对人才的渴望,院校对科研成果服务部队战斗力的渴望,两者之间,就差一座桥梁。”陆军工程大学研究生院领导说,“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创新军事教育理念,我们与一线部队携手在行动。”
深秋的金陵,五彩斑斓,如同梦想般灿烂,当渴望遇上甘泉,梦想将会开花……
相关链接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面向岗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而言的学术类型,培养适应社会特定职业或岗位的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根据教育部和军队政策规定,军队在职干部通过全国统考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采取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形式,毕业颁发毕业证和学位证。
陆军工程大学主动对接一线部队,把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改革重点,持续推动由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