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大学网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正文

聚焦文山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讨会

日期:2023/6/19 16:35:08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1-05-14

马纯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高燕/文农成/图

4月29—30日,为期两天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讨会成功举行。

研讨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为文山州打造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样板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来自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的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理论研讨会设“主旨报告”和“学术研讨“两个环节。29日上午举行的主旨报告上,文山州民族宗教委主任马应聪介绍了文山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情况。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教授、院长关凯作了主旨发言,他从不同角度对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实践和经验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分析。29日下午至30日,专家团成员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作了学术研讨。

七大举措抓创建开启民族团结进步新征程

“2020年4月-5月,文山州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高质量通过省级初验和第三方评估,2021年1月19日,文山州被国家民委正式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开启了文山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征程。”文山州民族宗教委主任马应聪会上作“主旨报告”时介绍,文山州委、州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从维护边疆和谐稳定的高度,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重要工作抓牢抓实,认真履行好强边固防的政治责任。2009年底,文山州率先在平远地区和老山片区开展跨区域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大力实施“民族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繁荣、民族教育振兴、民族干部培养、民族法制建设、民族关系和谐”六大工程和“手拉手·兄弟情,心连心·鱼水情,肩并肩·爱国情”三大活动为载体的创建活动,为全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探索出路子、积累了经验。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以来,文山州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总体要求,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为抓手,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弘扬‘老山精神’、新时代‘西畴精神’、推动民族团结、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创建主题,围绕“四个诠释”,突出以“九进九创”为创建主要载体,把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村寨、军营、景区、宗教活动场所等作为创建的主阵地、主渠道,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据介绍,文山州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系统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抓实抓牢,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探索符合州情特点的民族团结进步发展新路子,呈现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抓创建,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推进创建的“一盘棋”机制。特别是2018年以来,文山州相继召开示范州创建工作推进会、示范州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现场推进会、州级互观互检等会议和活动,并制定“文山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作战图”对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和推进落实;

二是强化宣传教育抓创建,营造人人参与、人人负责、共建共享的良好创建氛围。在麻栗坡县、西畴县分别建立了“老山精神”、新时代“西畴精神”引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基地,并在全州范围内开展大学习、大研讨活动,引领各族干部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齐心协力建好家乡、守好边疆。突出“融媒体+民族团结进步”,构建立体式多元化的宣传格局;

三是突出民生福祉抓创建,不断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幸福感获得感。深入实施“十百千万”示范创建工程、沿边三年行动计划等惠民工程,不断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各族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四是注重典型引路抓创建,突出特色亮点,彰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文山特点”。注重挖掘典型、示范引路,突出亮点,着力构建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创建工作格局。围绕“四个诠释”统筹谋划、推动落实创建工作。用家国情怀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奋斗实干诠释同心共筑中国梦,用交往交流交融诠释中华民族一家亲,用精准扶贫诠释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围绕打造“五个联盟、讲好五个故事”开展创建工作;

五是深化保护传承抓创建,打造文化品牌,推动构建文山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六是加强队伍建设抓创建,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新活力、凝聚新力量;

七是坚持依法治理抓创建,推进民族区域自治,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法治建设水平。

专家学者同探讨多维度集智聚力促深化

研讨会上,来自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专家、学者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依托文山实际、放眼全国全省,从政治高度、政策广度、理论深度和实践向度,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阐述、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

清华大学教授汪晖作了题为《跨体系社会及“中国化”问题——再思“文化与公共性”》的主旨报告。报告指出:如何理解多元一体的中国及其历史形成是当代中国历史研究和民族研究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超越“汉化”与“少数民族化”的二元史观,对作为历史进程的“中国化”进行再阐释。他对“中国化”概念与西方语境中的“汉化”概念进行了区分,认为重新界定“中国化”概念,对理解作为跨体系社会的中国意义重大。汪晖的“跨体系社会”是在“多元一体”概念上对中国社会所进行的更进一层的描述。跨体系社会,指的是不同文化、不同族群、不同区域通过交往、传播和并存而形成的相互融通的社会形态。这一概念强调的是“中国社会的交融混成和一体的内在多样,并不限于民族或族群范畴。”跨体系社会有助于我们超越以美国“新清史”为代表的史学研究中,对中国古代王朝的二元划分——“征服王朝”与“传统王朝模式”。正是得力于这一跨体系的结构,中国化作为一个文明进程,才能够将中国历代王朝统合于一个承认变化和多元性的“中国”概念之下。这种统合不是单一的融合过程,而是复杂的承认关系,是与各民族日常生活的交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文明是一个将他者的痕迹内化为自身要素的同时又保持独特生机的生生不息的跨文明的文明。也因此,面向未来中国化可以成为一个将自身的主体性与互主体性作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前提的进程。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杨圣敏作了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西方建设民族国家的区别》的主旨报告。他首先介绍了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内外背景和工作重点:从国际背景来看,冷战结束后,各种政治势力将民族、宗教意识作为凝聚人心的手段,民族中心主义在全球泛滥,一些境外势力还对中国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了有组织的分裂活动;从国内来看,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边疆民族地区,狭隘的民族主义抬头,一些民族分裂势力有了活动空间,挑起了一系列破坏活动。当前我们面临着民族工作的新形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是人民内部的思想教育工作。他指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工作中需要澄清一些基本认识,一是要正确评价新中国前30年的民族政策;二是要认清民族理论的“不变”,与民族政策的与时俱进。杨圣敏还了自己和团队在实地调查中发现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指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不是排斥关系,较强的民族意识更多地存在于精英阶层中,加强对精英层的教育应该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工作重点。最后他阐述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建设现代国家进程中,所选择的不同道路。与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进程不同,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之路是建设多元一体的国家。

当日下午,云南大学教授王文光作了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维度》的主旨报告。报告指出,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何而来,需要一种历史的纵深厚重视角进行阐释。他首先指出:对于中华民族的研究总是出现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最关键时期。他从“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背景,抗日战争时期学界围绕“中华民族是一个”的争论,以及2012年以来中国边境面临的冲突风险进行分析,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使命。围绕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自在”和“自觉”两个概念,他指出:中华民族发展存在着自在和自觉两个阶段性特征。“自在”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一种潜在的不外显,但是却真实地存在于中国的古代社会。“自觉”的中华民族是一种理性的状态,产生于近代中国与西方列强的斗争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在的自我发现,外在的自我解放。王文光对“自在”与“自觉”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了剖析,强调从统一多民族中国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有历史和现实的基础的,正是有了这种历史维度,才使我们今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具备了现实的合理性。王文光还重点强调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四个共同”——“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的深刻意义。

王文光总结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要有历史维度,中华民族不是现代才有的,是从古代民族发展为现代民族的,从统一多民族中国民族思想发展史的角度可以看到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是具有历史基础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也具有现实的合理性,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创新运用理论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研讨会上,文山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州委统战部部长、州政协党组副书记王毅出席研讨会并致闭幕词。他说,这次文山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文山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授牌签约仪式和理论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必将对文山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产生长久而深远的影响,必将极大推动文山打造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样板,践行好边疆民族地区团结稳定、和谐繁荣、跨越发展的光荣使命。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王毅说,对于文山来说,边境、民族、通道是文山最显著的州情,做好强边固防、维护好祖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这是“国之大者”在文山最直接、最现实的体现。在“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新时代“西畴精神”和“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引领下,全州各族人民将始终团结一心、和睦相处,携手共建美好家园,坚定不移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于文山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建设的各领域和全过程,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联盟的巩固、提升,持续强化民族团结理论研究和成果运用,在全局统筹谋划、打造示范样板、实践经验总结、干部队伍建设、宣传教育引导等方面久久为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十四五”规划实施和“六大战役”“十项重点工作”落实全面结合、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发展,为建设新时代、新文山凝聚更为磅礴的精神力量。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