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大学网 > 昌邑市 > 正文

探秘:昌邑这座400人的小村庄缘何能走出8位博士

2023/9/1 23:29:13 点击:

来源时间为:2022-05-30

在潍河东岸,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昌邑市卜庄镇西高村。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这个仅有134户、400余人的村庄,已经走出了8位博士、十几位硕士……小小的村庄,频出高学历人才的背后有什么“教育秘诀”?5月28日,记者走进该村一探究竟。

西高戈庄村入村门楼。

崇文重教根植优良传统

第一位博士仍年年回村

“西高村又叫西高戈庄村,村里取得博士学位的有姜在君、姜海波、姜文超、姜振东、姜建磊、姜鑫、姜亚楠等8人,取得硕士学位的有十几人,大学生也不在少数……”该村党支部书记姜言国告诉记者。

今年59岁的姜在君是村里走出的第一位博士。1982年,姜在君考取同济大学,就读于结构工程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国家计委工作,后又取得北京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武汉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

姜在君生活照。(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姜在君的记忆里,崇文重教、乐于读书的村风深植于村庄的土壤中。“记得村里早年间曾有一座牌坊,有不少的石碑刻,上面有精美的碑文,孩子们经常在那里学字、认字;村中长幼都喜欢借书、读书,每到春节时,各家挂家堂画的同时还会把珍藏的名家书画也挂出来。”姜在君说,有一次,为了记一幅书法作品上的诗文,整个大年初一上午,他都待在这户人家。

姜在君的父母不仅识文断字,还像大多村民一样重视下一代的学习。幼时老师及家长的引导和鼓励,一直是姜在君孜孜以求的动力,时至今日,读书仍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在,我每年仍回村里,眼中的家乡感觉是越来越美,愿继续保持‘诗书继世,忠厚传家’的好风尚,愿孩子们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好好读书学习,不负韶华。”姜在君表示。

年逾古稀的姜在兰至今保持着每天做数学习题的习惯。

潜移默化中传承优良家风

教师家中培养出博士生

村里的退休老师姜在兰是姜在君的化学老师,也是该村另一位博士姜海波的父亲。谈及父亲,除了在教室里解惑授业的场景,姜海波印象最深的是上下学路上或者在地里干活间隙时,父亲习惯性地和他一起背古诗或者研究习题的情景。“耳濡目染,爸爸的言行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在这种浓厚的家庭教育氛围中,姜海波顺利完成学士、硕士学业后,又考取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博士,现为该校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参与并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项目9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

姜海波工作照片。(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姜海波的妹妹姜海玲嫁于本村青年,一对双胞胎儿女受姥爷、舅舅的感染,从小喜欢读书学习,儿子姜孟旋大学毕业后积极考研的同时,一直在所热爱的高分子材料专业刻苦钻研;女儿姜孟凯在大学期间就顺利通过国际注册会计师考试……

榜样引领激励发愤图强

学成愿为家乡贡献力量

姜亚楠在试验室中忙碌。(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就读于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四年级的姜亚楠告诉记者,村里对教育事业一直看得很重,姜在君、姜海波等优秀学子都是自己的学习榜样。“考大学时不太理想,我只上了一个普通本科,但村里那些博士的事迹一直激励着我,后来又相继考取西南交通大学的硕士、博士。”姜亚楠说,从本科开始,姜亚楠一直学的都是材料学专业,主要是生物医学相关材料研究,目前已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多篇SCI论文。

姜亚楠对家乡有着很深的感情,一直关注家乡的信息,近年来潍坊、昌邑的飞速发展,让他引以为豪。“如果家乡有召唤,一定会回来。我愿意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他表示。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星青年在基层湖南长沙县:让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云梦:大学新生收到暖心“开学礼”
第二届闽北特有稀缺资源开发学术会议在松溪召开
最新图文
星青年在基层湖南长沙县:让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云梦:大学新生收到暖心“开学礼”
第二届闽北特有稀缺资源开发学术会议在松溪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