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大学网 > 新兴区 > 正文

德耀中华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上)

2023/8/8 13:02:59 点击:
的启蒙教师。虽然边疆的日子艰苦,但黄厚瑜却越来越坚定自己教书育人的决心,并在1956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教书育人,捐资助学。在新疆教书33年,黄厚瑜共培育了3000多名优秀学子,他们毕业后遍布新疆各个角落,为新疆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离休后,黄厚瑜被异地安置在衡阳市雁峰区委老干部局。30多年来,她坚持为偏远学校捐书捐款,义务给孩子们上课;她省吃俭用,为贫困学子提供助学金。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黄厚瑜为支援灾区交了1000元特殊党费。也是在那一年,黄厚瑜签署了遗体捐献书,成为衡阳市年龄最大的捐献遗体志愿者。

回顾自己的人生,黄厚瑜谦虚地表示:“我没有作多大贡献,但我有一颗红心,一颗永远向着党的红心。我现在就是报党恩,尽我最后这一点余力来报党恩。”

黄厚瑜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58曹鹏

曹鹏,男,汉族,1925年12月生,中共党员,上海交响乐团离休干部。

从新四军老战士到交响乐普及的功臣,从著名指挥家到自闭症孩子们最爱的“曹爷爷”,近一个世纪的光阴从未改变曹鹏奉献与爱的坚守。作为新中国音乐指挥界的杰出代表,耄耋之年的曹鹏,仍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不仅致力于交响乐普及,还坚持用音乐为自闭症患儿及其家庭服务,用艺术滋养心灵、点亮希望。

1995年,70岁的曹鹏离而不休,放弃了很多专业乐团提供的职位,选择与青少年在一起,挑起普及和传播交响乐的重任。曹鹏作为众多学生交响乐团的指挥、音乐总监和名誉顾问,无私奉献,自掏腰包,带领他们走出国门演出,取得多项国际第一。

2005年,曹鹏成立上海城市交响乐团。这个非职业乐团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不仅普及高雅艺术,更用音乐播撒爱心。在他的带领下,城市交响乐团每年举办上海市“爱耳日”公益音乐会、“爱在城市·关爱自闭症慈善音乐会”等活动,迄今为止,演出逾250多场,听众超53万人次。

2008年,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与上海曹鹏音乐中心成立了“天使知音沙龙”——关爱自闭症项目。曹鹏不计报酬,组织5000多名青年志愿者,坚持13年用音乐为自闭症患儿及其家庭服务。

2020年,曹鹏一家三代人捐资百万元为自闭症家庭成立“万向曹鹏慈善信托”。随后,推动上海市静安爱之星社会监护服务中心为心智障碍者家庭等提供意定监护、监护监督服务。

曹鹏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称号。

159常再来

常再来,男,汉族,1972年3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延安市富县龙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常再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乐于无私奉献,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被誉为乐善好施的“爱心企业家”。

常再来于2009年成立建筑公司,在做强企业的同时,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他常年组织开展扶贫帮困、助老帮孤、助残助学等活动,先后投入430多万元。他在自己的企业优先安置失业和贫困人员就业,注重培养贫困大学生成为企业高管,以爱心善行回馈社会。

常再来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对接帮扶3个贫困村的12位贫困村民,为10个行政村3500多位村民购买人身保险。2015年,常再来回到故乡富县茶坊镇羌村,看到父老乡亲大多还住在老瓦房或窑洞里,开始投资建设美丽乡村,帮助大家改善生活条件,走上致富道路。他投资858万元,帮助村民建成50套民宿,将全村村民整体搬迁到漂亮的住宅区。紧接着,他又投资650万元,建设安装公共设施,改造提升村容村貌。他还想办法搞促销,让村民手里的农副产品卖出好价钱。2018年,全村实现整体脱贫。

脱贫以后,常再来又谋划帮助村民致富。2018年开始,他启动建设集山水田园、历史文化、生态养生、户外运动为一体的富县羌村杜甫文化生态园,科学合理利用家乡资源优势,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好家园。目前,已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完成生态园核心区60%以上工程量。生态园先后吸纳村民50多人就业,通过运营农家乐等方式增加了村民收入。

常再来通过成立协会、联合会等形式,凝聚社会力量,组团支持公益。2015年,他发起成立“延安市道德模范爱心公益协会”,关心帮助模范好人,捐款捐物600多万元。同年,他牵头成立“富县鄜州经济发展联合会”,组织会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累计投入230多万元发展公益事业,投入1200多万元开展精准扶贫。

常再来荣获陕西省道德模范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160崔崑

崔崑,男,汉族,1925年7月生,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96岁的崔崑坚持爱心助学,行善救急。2013年以来,他和夫人捐资助学达1000万元,帮助500余名青年学者成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第一时间交纳100万元特殊党费,个人却始终简朴度日。

崔崑出生于山东济南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经历过炮火连天的艰苦岁月,他深知贫困家庭孩子读书不易,一心希望捐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2013年,崔崑和夫人朱慧楠一同向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款420万元,用于设立“勤奋励志助学金”,勉励受资助的学生努力学习。2018年,崔崑夫妇向该奖项捐款180万元,每年受资助名额增加到60人。2020年7月,崔崑夫妇再次向该基金会捐款400万元,设立“新生助学金”,每年向133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每人资助6000元。他说:“在我的有生之年,我会一直将爱心助学做下去,帮助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

除了资助贫困学生圆梦高等教育,崔崑还经常向同事朋友伸以援手。上世纪80年代,在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机械工程二系任教时,了解到部分老师生活困难,他拿出个人奖金,在学院里设困难互助基金,方便有急需的同事取用。2016年,为方便行动不便的老同志在校内看病和购物,华中科技大学筹划提供“校内交通应急服务”等便民措施。他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捐赠一辆新轿车。

崔崑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捐赠的资金都是从工资、补贴及奖金等节省而来,自身则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他和妻子一直住在学校院士楼,家中电器早已使用多年,白色衬衣领口破了也自得其乐。65年党龄、73年教龄,他以勤奋治学的态度彰显大师之风,以慷慨解囊的善举引导青年成长。

崔崑荣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161蒋诚

蒋诚,男,汉族,1928年12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市合川区隆兴镇玉河村村民。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蒋诚英勇作战荣立一等功。复员还乡后,他深藏功名,隐于乡野劳作三十六载,举债带领村民修通“致富路”,带头发展特色农业。从抗美援朝战争的火线到农村脱贫致富的一线,蒋诚始终用坚毅果敢和无私奉献书写着人生履历,累累功勋诠释着“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诺言。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是歼敌尖兵,坚守火线重创敌军。蒋诚1951年3月随部队入朝作战,经历大小战斗400余次。1952年11月,蒋诚所在的志愿军第12军32团到达上甘岭。在战斗中,蒋诚身负重伤,右腹被打穿,肠子流了出来,他把肠子塞进肚子里继续战斗,以重机枪歼敌400余名、击毁敌重机枪一挺,并奇迹般地击落敌机一架,荣立一等功。

他是深藏功名的助人模范,举债筑路无怨无悔。退伍返乡后的蒋诚将战场功勋深藏心底,在家乡当起一名普通农民。1983年冬,当地决定修建乡间公路,蒋诚主动请缨牵头修路,且不领任何报酬。这条乡道修到一半出现资金困难,蒋诚悄悄以个人名义向信用社贷款2400元,补贴修路工程款。乡道最终修通了,蒋诚个人虽身负债务,却始终无怨无悔。直到1991年,蒋诚的儿子偶然得知此事,他被深深感动了,筹集资金帮父亲还清债务,用实际行动支持父亲的义举。

他是发展产业的开路先锋,带头行动助力脱贫。蒋诚所在的村子曾因多种原因,村民生活总体较为贫困。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号召退耕还林,蒋诚带头在自家田地里种上柏树、柚子树等,发挥引领示范作用。2014年,村里引进油橄榄种植,需要农民流转土地,蒋诚带头将自家土地流转出去,还主动协助村干部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帮助村民解决种植中的实际困难,如今油橄榄种植已经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龙头产业。

蒋诚荣获重庆市最美退役军人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62游文晃

游文晃,男,汉族,1955年12月生,中共党员,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祥店社区居民。

退役34年来,游文晃投身公益事业,矢志不渝。他省吃俭用、埋头创作,投入约770万元资助683位孤儿贫困生、孤寡老人和重病患者,他是众人口中的“游好人”。

1995年,游文晃的战友因肺

癌去世,两个幼小的女儿和患病的妻子生活困难。游文晃主动要求资助两个孩子上学,直到大学毕业,他也由此联想到全国各地等待救助的贫困孤儿,从此便踏上救孤资困之路。他资助的孩子遍及厦门、莆田等10多个城市。每年春节或寒暑假,他都会去看望这些孩子,或者把他们接到厦门。在他资助的孩子里,现有48位已经大学毕业,83位大学在读。一位受助学生深情回忆:“那时候,因贫困导致重度营养不良的我频频生病,是游爸爸给了我学费和每个月的生活费,使我顺利完成学业。游爸爸像慈祥的父亲一样关爱着我,我会永远铭记游爸爸这份无私的爱。”

2013年7月,游文晃突发心梗。在重症抢救室,游文晃仍然牵挂着那些孩子们,他嘱咐家人:“如果我走了,辛苦你们继续帮助这些孩子”。后来,他的心脏植入4个支架,每天服用10多种药物,但他从未停止过对贫困孩子的资助。他说:“是意志和孩子们支撑着我的生命,我愿意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奉献给慈善事业。”

平日里,游文晃也是全力助贫帮困。2003年至今,每年春节前夕,游文晃都会购买新衣分别送给孤儿和孤寡老人,并和志愿者们一起包水饺,与孩子们、老人们一起欢度新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第一时间捐款1万元,还忍受右膝关节伤病复发带来的剧痛,连续12天拄着拐杖日夜加班创作6幅油画,捐赠给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学雷锋基金管委会。

步履不停,公益不止。游文晃坚持创作油画26年,并全部拿来义卖。一家人省吃俭用,衣服穿了10多年不舍得换,出行总是骑自行车或者乘坐公交车。“游好人”将所挣所得全部用于捐助,公益终成他一生的事业。

游文晃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63谭连乔

谭连乔,女,毛南族,1969年6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水力发电总厂退休职工。

20多年来,谭连乔致力于公益事业,发起组建都安爱心坊公益联合会,个人捐助物资10多万元,带领团队募集爱心物资500多万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助人为乐精神。

1995年,谭连乔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当地一位女孩小唐的遭遇。小唐家境十分贫困,虽然学习很努力,却因家庭问题而面临失学。谭连乔找到了小唐的班主任,承诺一直资助她,直到大学毕业。谭连乔从此开启了公益之路。

2012年,谭连乔和几位朋友一起组建都安爱心坊公益联合会,先后组织开展了“石山育苗”瑶山儿童成长援助计划、“蓝色梦想·爱在广西”爱心图书室等活动项目,以及“青葱课堂”“明窗行动”“陪伴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儿童带来关怀、温暖,受到群众称赞。9年来,谭连乔和爱心坊志愿者们走进都安的山山弄弄,孩子们沐浴着爱心坊传递的希望之光。都安县永安乡安兰小学有了新教学楼、食堂、宿舍和体育设施,凤山县金牙乡大平村嫩村教学点有了崭新的校舍,河池市的30个乡村学校有了图书室,40个学校的师生受益于300多节公益课堂,数以万计的孩子们有了温暖的冬衣、文具和书包……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谭连乔带领爱心坊公益联合会的志愿者们响应号召,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振兴突破看沈阳|沈阳沈北新区:聚焦“三大目标”大力推进“一城五园”建设
刚刚,吉林省新增两名院士!两院院士已达24位
基层文化,“一池春水”漾生机
最新图文
刚刚,吉林省新增两名院士!两院院士已达24位
基层文化,“一池春水”漾生机
临汾市襄汾县襄陵镇薛村三学子分别被清华、北大、西工大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