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大学网 > 靖西县 > 正文

【广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十一五”规划(摘要)

2023/7/24 21:04:46 点击: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需要的人才。开展教育跨国培训,开办与国外外语旅游专题培训教育。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职业培训,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力争把县职业中学发展成为培养锰铝工业基地的后备人才中心。鼓励和支持发展民办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结构,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师待遇。

快科技发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实施科普工程,建立全县科普宣传、科普教育和科普服务有机结合的科普工作网络,为科技开发与创新打下群众基础;建立连接全国各地及广西各县(市)、覆盖全县19个乡(镇)和30%以上的村(街)以及龙头企业的科技信息网络,建立发展民营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和技术中介服务机构,为科技开发创新与科技成果产业化创造条件;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部门为支撑的吸纳民间、东部及外资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形成有效的科技引进及创新的投入机制。继续完善和推广普及烤烟、桑蚕生产先进实用技术体系,实施“农产品科技开发计划”、“新产品发展及换代计划”等工程,利用先进科技促进特色农林种养品种引进、选育和推广,无公害、集约化种养技术引进推广,特色农林产品保鲜、加工与利用,拓展制糖、中医药产业深加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清洁生产、合理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推动全县生态农业、生态型工业的发展。到2010年,全县资源综合利用指数超过60%,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达到25%以上,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5%左右,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覆盖率达到85%左右,农业新品种商品率达到70%以上,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以上。进一步完善气象、水文、地震、疫情等灾害的预警监测工作,提高预报的精确性,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服务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

第二十五章大力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继续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着眼于靖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需要及对人才的总体需求,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加强人力资源开发,重点培养和发展高素质的党政干部、企业家和科技人才三支队伍。

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党政干部。全面实施集政治理论、科技知识和岗位业务知识于一体的全员培训计划,对股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轮训。有计划地选派党政干部到自治区、百色市、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企业挂职锻炼。同时,坚持选送县直属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基层工作,提高青年干部的组织能力和基层实践工作能力。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建立相应的“年轻干部人才库”。

培养一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组织有关专家、学者,不定期举办专题研讨班、报告会,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对中央和自治区政策的理解能力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适应能力。选派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领导人员或有一定经验、有培养前途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高等院校深造,学习先进经营管理经验。

培养一批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围绕靖西县资源开发、特色产业、水土保持、生态平衡等经济建设内容,采取培训班、研修班、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业务考察、跟班学习等方式,培养一批高层次的科技人才,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研究能力和推动科技进步的应用能力。

第二十六章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道德行为规范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开展经常性的形势政策教育,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道德行为规范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

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继续推进文明城镇、文明社区、文明乡村、文明行业等各种形式的创建活动;继续推进双拥活动和军民、警民共建活动。加强宣传舆论、国民教育、社会文化、休闲娱乐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和管理。积极引导和支持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各种健康文明活动,提倡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力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特别是加强青少年及未成年人的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重视对社会思想意识及其表现形式的研究和有效引导。进一步树立和弘扬靖西新形象,坚持不懈地开展“和谐靖西”、“育学习型家庭、创学习型社区、建学习型城乡”等一系列创建活动。深入扎实开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的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每年举办一届群众性的歌咏、山歌对唱、诗歌板报等比赛,每年举办一届民间民族民俗文化节庆活动、民族文艺节目汇演、主题文化节等。

第二十七章发展社会主义文体事业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努力建设较为先进的文化设施、繁荣有序的文化市场、各具特色的城镇文化环境、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扶持和投入。以“面向市场,适应市场,进入市场”为原则,推进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广泛开展文化活动,定期开展文艺演出、歌咏比赛、书画展览等,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展示各民族新风貌。坚持文化下乡,发挥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团体作用,活跃乡村文化生活。充分利用壮族民间传统节日,举行“三月三”歌圩、民间广场文化等活动,并将文化艺术活动与经济贸易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文化艺术活动推进经济发展,努力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文化生活质量。大力加强边境文化建设,巩固和发展百里边境文化长廊。加强以县城和乡镇政府所在地为中心的文化网络建设,县城重点建设好文化广场、靖西县科技图书楼,完善文化馆、博物馆和图书馆。加强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建设广播和电视并举、有线与无线、卫星与多功能双向高速宽带光缆网络结合的广电网络;实施自然村(屯)“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进一步扩大广播电视有效覆盖面。根据建设特色文化名县需要,进一步挖掘靖西边境文化和壮族民俗文化内涵,形成独具特色的靖西边境壮族民俗文化深厚底蕴。到2010年,全县人均主要文化发展指标达到全区平均水平,2020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新建和完善体育场、健身练习馆等一批体育健身设施,加快建设县城多功能文体活动中心,满足群众体育活动的需要。完善巩固县业余体育运动学校,形成选拔、培养、储备和向上输送优秀体育人才的基地。到2010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全县总人口的比例超过40%,完全中学和乡镇中心小学达到《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的占90%以上,适龄学生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达96%。

第九篇大力建设生态靖西第二十八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要求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大力实施工业兴县战略,打造生态靖西、绿色靖西,建设生态佳县,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大力发展产业循环经济,优先支持建设节能降耗项目、工业废水回收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城镇废弃物回收利用项目,再生能源开发项目,农村生态能源开发项目和环境保护产业项目。鼓励各产业发展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减少资源的损耗,加强污水处理,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加强对锰铝资源的合理开采利用,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减少损耗,提高回采率,使优势矿产资源开发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加强对农产品加工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严禁天然林木材进入工业加工流程。

继续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到2010年,全县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所有工业污染源污染物达标排放,逐步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根据全县环境容量的测定结果,重新分配污染物控制指标,全县主要工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控制在指标以内。

加大重点区域的环境治理和保护。把湖润逻水流域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列入县重点项目上报上级,争取上级补助资金,通过全面的综合整治,努力改善湖润逻水河水质,确保与大新交接河流断面水质达到自治区要求。加强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县城区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城镇垃圾基本得到有效处理。积极开展矿山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防止水土流失,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进一步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推进生态旅游,促进全县的经济发展。

按照自治区循环经济考核评价指标并结合本县的实际,逐步开展循环经济考核评价,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考核评价指标包括:自然资源投入产出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废弃物处理率,包括工业废气处理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资源回收率等。“十一五”期末,循环经济考核评价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区平均水平。

第二十九章积极建设节约型社会

大力节约项目用地,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用地,要尽可能少占用土地。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大力建设沼气池,重点开发和推广沼气等相关能源和节能技术。以工业节能为中心,坚持持久地开展节能、节电活动。严格准入条件,按最低生产规模要求开发矿山,控制矿山开采数量,实现有序开发、规模经营,使有限的矿山资源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方针,加快解决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建设各乡镇的水库供水工程,扩大水库供水规模,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注重工业的“三废”利用,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加工利用综合开发水平,努力构建比较发达的工业产业体系。大力倡导有利于节约资源的消费方式,鼓励使用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减少过度包装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第三十章构建城乡良好生态人居环境

大力营造生态防护林。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农村能源沼气工程、绿色通道工程,大力推进生态防护林的营造,大幅度提高全县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质量,努力构建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提高森林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积极争取国家生态公益林补偿试点政策,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切实保护好县内的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到201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6个百分点,达到38%左右。

结合城镇建设,按现代化城镇的标准合理规划用地,确保一定比例的公共绿地和生态保护用地,大力推进城郊绿化、庭院绿化以及住宅绿地、社区(小区)绿地、街头绿地、城镇公园的绿化美化,推广墙面、屋顶、桥体等立体绿化、美化,形成各类绿地合理配置,城乡一体的绿化体系;启动并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通过“改水、改厨、改厕”和建立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鼓励农民搞好河边、路边、住宅边的绿化及庭院绿化,提高农村社区人居环境质量。到2010年,全县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平方米以上,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大于330天/年,构建优美舒适的城乡人居环境。

第十篇努力构建平安靖西第三十一章大力推进卫生事业发展

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卫生服务水平为目标,以加强预防保健、农村卫生为重点,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最基本的医疗保健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遂宁市老年大学与潼南区杨尚昆故里管理处签署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合作协议
河南内乡:大学生种粮,种出希望的田野
包河区芜湖路街道:48名大学生社区“小管家”,扬帆起航!
最新图文
遂宁市老年大学与潼南区杨尚昆故里管理处签署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合作协议
河南内乡:大学生种粮,种出希望的田野
包河区芜湖路街道:48名大学生社区“小管家”,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