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大学网 >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 正文

[央视新闻]“镜头里的故事”看云南兰坪教育扶贫换新颜

2023/7/12 14:08:50 点击:

来源时间为:2021-04-26

云南怒江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山高谷深、土地贫瘠。过去,许多群众都住在高山峻岭、峡谷缝隙之中,受教育程度低、“因贫辍学”现象十分突出。

“十三五”期间,4.4万多名群众从大山深处的“千脚楼”搬进了电梯房。挪穷窝、奔小康,迎来的不仅是崭新的美好生活,更重要的是,为每个搬迁孩子更光明的未来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

在兰坪县城区第三完小篮球兴趣班,随全家异地搬迁的彝族少年沙龙,正跟着教练进行篮球训练。两年来,他最开心的,除了整洁的新家、优美的新学校,就是学校特别开设的各种兴趣班,足球、电子琴、书法、绘画……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沙龙大开眼界。

兰坪县城区第三完全小学学生沙龙:我感觉我的见识增长了不少,我们每个教室里都有电脑,图书馆里有很多课外书,我的成绩也提高了很多。长大以后我想成为一名篮球运动员,我的篮球技术也提高了很多,我感觉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近了。

这样的新生活,是沙龙分外珍惜的。两年前,他和家人还住在兰坪县河西乡的大山里,从家里到乡镇上的学校,只有一条坑洼不平的山路,求学之路让沙龙记忆犹新。

兰坪县城区第三完全小学学生沙龙:从家里到学校,走路要四个小时多,坐车需要两个小时,现在的学校离我家很近,走路三四分钟就到了。

2019年,在兰坪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帮扶下,沙龙一家搬迁到了城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永安社区,沙龙和两个姐姐,转学到了新的学校,妈妈也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里,有了固定的工作,一家人的生活也有了新变化。

沙龙妈妈陆阿珍:以前在山上走路不方便,搬到这边之后,看病、孩子读书都方便了,我在这边鞋厂工作,一个月有二千五六的收入,孩子的爸爸现在在安徽打工,一个月有四千多的收入,我们的生活更好了,孩子们更努力,更爱学习了。

沙龙就读的兰坪县城区第三完全小学,于2019年9月投入使用,是当地为满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子女就近就便入学而新建的一所半寄宿制完全小学,已经接收学生2000多名。在这里,多媒体一体化教室、科学实验室、云教室、阅览室等各种硬件设施一应俱全。像这样的中小学已经建了2所、幼儿园有7所。2016年以来,兰坪县共投入14.83亿元改善全县的办学条件,并实行贫困学生资助的全覆盖,阶段性实现零辍学。

兰坪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赵伍金: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由2015年的70.1%上升至2020年的95.42%,2019年高标准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验收。

山乡换旧貌,教育展新颜,改变的不止是校园环境。眼下正在进行的是一场联合教研活动,教育部第二批名师工作室的专家和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老师们,正与来自兰坪不同学校的骨干老师,一起探讨“如何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从去年十月到现在,这批帮扶队的老师们已经在这里深扎了半年多。

教育部名师工作室专家赵方明:我们的帮扶团队是有5个专家,每位专家有11名到23名的徒弟,都是从全县选的骨干教师,主要目的是帮助兰坪县各学校,提升他们的教学质量和他们教研能力,为兰坪县培养更多的种子老师。

李云花就是重点培养的青年骨干教师之一,去年刚刚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投身到家乡的教育事业中。她告诉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的结对帮扶到珠海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再到教育部的“名师工作室”,社会各界的帮扶,让兰坪教育的日新月异,也让越来越多像她这样的孩子有机会走出大山、追求梦想,也激励他们回到家乡反哺这里。

中交兰坪新时代希望学校教师李云花:我高中的时候就有人民大学的支教团队来我们学校,愿意这么无私地来帮助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不断在成长当中见识了更多不一样,这片土地养育了我,有所学以后愿意回来付出我自己的一点力量,当然也需要我们更多的年轻人,扎根这片红土地,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好。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共青团兰坪县委副书记杨明聪:接续点亮雪山下的希望,让更多的孩子们见识到更大的世界,去让他们萌发自己的西部梦、大学梦和人生梦。

原文链接:

[央视新闻]“镜头里的故事”看云南兰坪教育扶贫换新颜

(责任编辑:赖雨蒙)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锡林浩特机场圆满完成首次互联互通航班运送大学生返乡保障任务
云南陆良奏响六部“春天交响曲”
“造血”塔城医疗造福各族群众
最新图文
红河绿春:民族团结进校园谱好教育“四部曲”
全力打赢禁毒“清源断流”攻坚战!云南法院在行动
云南罗平:“乡村CEO”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