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值赏花季,“武汉”成为各大旅游榜单推荐和旅友间口口相传的高频词。这座城市也在用不断提档的服务和品质,助推旅游体验进一步升级。去年12月29日,武汉获评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3月11日,“相约春天赏樱花”系列活动在武汉东湖樱园启动,包括援鄂医疗队代表在内的省内外游客入园观赏盛开的樱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魏铼摄)
“武汉樱花”搜索量暴增10倍多
“李白来过的武汉,果真名不虚传。”4月2日,来自北京的大学生小吴,登上黄鹤楼,对着长江美景感叹。“春游热门目的地,各大榜单都在推荐武汉,我也来追一波热度。”
当天,尽管下着雨,黄鹤楼上依旧游人如织。“刚刚过去的3月,黄鹤楼接待了近18万人次的游客。”黄鹤楼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4月底,黄鹤楼重新开放时,日均接待量不到300人次。而今年3月,最高峰时的单日入园游客量,达1.5万人次。”
黄鹤楼的壮观,樱花的娇艳,构成江城独一无二的美,全国各地“寻樱客”纷至沓来。
3月13日,我省“相约春天赏樱花”系列活动之武汉大学“抗疫医护赏樱专场”启动,共有1.2万名抗疫医护人员及部分家属相聚珞珈山下,尽享樱花之约。这其中,包括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支援鄂医疗队队员代表及部分家属3000余人。
“虽然浙江也有樱花,但在武汉看樱花,心情截然不同,因为这里是我们共同奋斗过的地方。”3月赏樱季,浙江援鄂医疗队的冯晶晶和队友们回到武汉,走进武汉大学欣赏去年错过的樱花,并重回曾经战斗过的医院。
据携程平台统计,3月3日至21日,“武汉樱花”搜索量暴增1063%,每个周末都有上百万名游客到武汉各大赏樱景点踏青游玩。
巨大的客流量,带火景区周边住宿、美食等二次消费。今年3月,晴川假日酒店户外自助餐几乎日日爆满,餐饮收入成倍增长;花博汇景区内民宿入住率达74%以上,一到周末就“一房难求”;清明节假期,“小黄鹤楼”雪糕冲上热搜,网友纷纷刷屏晒图。
2月11日,除夕之夜,武汉长江灯光秀春节版点亮夜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陈勇摄)
武汉成为旅行社业务重心
“我们第一站想去汉阳门花园。”上月,来自江苏无锡的一支中南国际旅行社的定制旅游团刚落地武汉,早已做足“功课”的团友们,就对武汉景点如数家珍。3天里,这支12人的定制小团打卡了武汉昙华林、江滩、江汉关博物馆等景点。
“随着到武汉的游客越来越多,过去武汉的一些小众景点,如今逐渐成为热门景点。”旅游团导游说,现在来武汉旅游的“回头客”越来越多,很多游客不仅仅满足于打卡地标性景点,还想更深入地了解武汉的文化。
去年8月,“惠游湖北·打卡大武汉”系列活动,让武汉旅游市场迅速“沸腾”。2020年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59亿人次、旅游总收入2906亿元;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98亿元、逆势增长7.6%。其中,2020年8月8日至12月31日,纳入惠游湖北活动的武汉44家景区,共接待游客2148.74万人次,黄鹤楼景区人气指数位列全国第一;星级旅游饭店营业收入从去年10月起实现正增长,去年四季度同比增长17.1%。
2020年6月7日,一名来自汉口的市民在光谷花海里手舞足蹈,如痴如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陈勇摄)
人气火爆,外地游客越来越多。3月20日至21日,东湖樱花园游客量达11.5万人次,约六成为外地游客。蔡甸花博汇景区一季度接待游客量超50万人次,外地游客占比45%,几乎每天都有河南、江西、沈阳等地旅游团来到园区,最多时,一天接待的外地团队人数超过7000人。
面对“到汉游”持续升温,不少旅行社把武汉作为业务重心。
中青旅湖北旅行社导游牛玉焕,在导游行业工作10年,以前大多带境外团队游,如今“武汉游”成为她工作的重中之重。
“武汉团队游越来越火,我现在一周至少要带两个团。”牛玉焕说,以前武汉团队游的常规路线就是黄鹤楼、户部巷等地,两日游团队比较多。去年以来,来汉游客经常提出要去东湖、江滩、花博汇等景点,针对游客需求的新变化,旅行社新增了多日游特色旅游线路。
中青旅湖北旅行社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至今,以武汉为旅游目的地,来自广东、浙江、福建及省内武汉周边城市的定制团业务量增速迅猛,2020年惠游湖北活动期间,该旅行社接待来汉游客超过50万人次。
2020年10月1日,市民和游客在东湖绿道骑行,享受惬意的假期生活。(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李溪摄)
38个文旅项目“看好”武汉潜力
春江水暖“船”先知,江城武汉的两江游正进入新一波旺季。
3月7日,“知音号摩登时光”白天场再次开启;4月1日,时隔15个月,两江游船恢复餐饮航班,多条特色线路齐开。
4月4日,在“知音号”推出的长江首场单口喜剧现场秀上,4名本地脱口秀演员绘声绘色地讲着段子,引得台下数百名观众哄笑不断。
“第一次在‘知音号’游轮上感受线下脱口秀,这种沉浸式体验很特别。”从没坐过游轮的石家庄小伙郭竞午,第一次登上“知音号”,惊喜之情溢于言表:“被大江大湖环抱的武汉,美得惊艳。”
在武汉,一批文旅项目正通过内容优化和品质提档,不断拉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知音号”相关工作人员说,今年白天场开放以来,沉浸式复古脱单派对等新场景在“知音号”轮番上演,场场上座率火爆。
今年以来,花博汇景区探索旅游“白+黑”模式——日间推出七大花海;夜间,推出融合声、光、影、剧、焰等元素的沉浸式大型焰火剧场秀,让游客们白天赏花、夜观烟花。
3月27日,春风游园季·武汉欢乐谷国风次元节开幕。园区内不仅游乐项目全开,还接连上演表演,穿各式动漫角色扮演服装的工作人员与入园游客频频互动。清明小长假,武汉欢乐谷举行国风次元节汉服文化周,再次掀起春季汉服游园热潮,三天共入园游客2.8万人次。
武汉文旅产业的巨大潜力,不仅吸引着游客们“用脚投票”,也吸引着众多文旅龙头企业来汉投资。3月22日,武汉市文化和旅游招商引资大会上,38个项目签约,总投资额超过1600亿元,引进了中传腾文全国云电脑总部项目、汉口历史风貌区文化旅游功能提升项目、长江钢琴文化产业园等一批大型项目,持续助力武汉文旅产业提档升级。
高高低低的肩头撑起这座城
“
正是无数人以平凡的坚守,投身不平凡的战斗,才能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
”
2月2日下午,武汉市江滩办在汉口江滩沿江滩地开展的“我爱母亲河清洁滩地我们在行动”活动中,志愿者在捡拾垃圾,清洁滩地。(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梅涛通讯员向丽华摄)
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
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抗击疫情,是一次由先锋引领的冲锋。他们中,有义无反顾的医务工作者,有闻令而动的建设者,有忠诚履职的公安民警,有不辞辛劳的志愿者……他们的感人事迹可歌可泣。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去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讲话指出。
正是无数人以平凡的坚守,投身不平凡的战斗,我们才能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交出令世人惊叹的“中国答卷”。
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对垒。一年来,在伟大抗疫精神鼓舞下,武汉抗疫一线汇集的无数力量、无数暖流,正让城市绽放新的光彩。
2020年6月9日,20余名火神山、雷神山“两山”医院建设者的孩子们,在武汉花山生态城作画,画出父母建设的项目工程。(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梅涛通讯员潘海亮摄)
“‘两山’精神的种子深埋在每一个建筑人心中”——尹典见证“中国奇迹”
“爸爸是英雄!”去年4月6日,央视《焦点访谈》节目聚焦“两山”医院建成运行。中建三局二公司维保人员尹典的女儿在电视里看到他,手舞足蹈地欢呼。
英雄,对于80后尹典来说总有些遥不可及。见证了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雷神山医院的“中国奇迹”,尹典才知道,英雄,就是挺身而出的凡人。
去年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早上,接到火神山医院的建设任务后,家在武汉的尹典回复,“15分钟内赶到”。
火神山医院的建设中,尹典和工友全力出战,24小时待命:没有机器,靠人力吊装箱式板房;搜寻冰块帮医护人员降温;直面病毒维修负压病房风管……
2月3日,火神山医院交付使用,需要维保人员做好后勤保障。尹典回忆,“指挥部让我们25个人写纸条,是不是党员,愿不愿意留下。”纸条一张张打开,22张写着“是党员,留下”,另外3张写着“不是党员,也要留下”。
“这段经历,非常值得讲述和传播。”尹典表示,坚守火神山医院的83天里,他的价值观得到全面升华,他有责任把感悟传递给更多人。
茶余饭后与工友聊天,除了谈工作、生活、爱好,他会讲起“两山”医院的建设过往;作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代表赴各地宣讲,讲得疲乏时,不经意转身看到屏幕上的火神山医院建设照片,他又热血沸腾。
2020年8月6日,建筑工人在武汉绿地中心楼顶施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柯皓摄)
“最想做的,是传递向上向善的力量”——甘如意扎根基层淬炼本领
“一路上,我自己都说不清哭过多少回。”去年1月31日,24岁的荆州姑娘甘如意四天三夜骑行300多公里返岗,打动万千网友。
她从老家斑竹垱镇杨家码头村骑车出发,到达公安县城。第二天,骑到荆州长江大桥,自行车不能过,把车寄存在副食店,走过大桥。第三天,在荆州城内找辆共享单车,继续赶路。骑行7小时后,天越来越黑,雨也越下越大,甘如意大哭,继续前行。9个多小时后,她到了潜江。2月3日中午,她搭乘到武汉中心血库的顺路车,在汉阳下了车。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默不作声的坚韧,一往无前的孤勇,甘如意的故事如同一针强心剂,抚慰着疫情肆虐的大地上的每一个人,更让她拔节成长,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她从检验科的一名检验技士,被提拔为主管所有辅助科室的副主任。
鲜花和掌声中,甘如意一如既往地冷静和坚定,她选择继续留在化验室。“我还是想留在临床一线,想在基层好好工作,继续学习提高化验技术。”
没有上过的夜班,她要慢慢熟悉流程;没有写过的材料,她熬夜一点点琢磨梳理;本就人手紧张的检验科一位护士提出辞职,她主动挽留;同事休哺乳假,每天提前1小时下班,甘如意二话没说顶了上去。
在家乡公安县,甘如意受聘“县蓝丝带志愿者协会名誉会长”,利用休假时间回到家乡开展活动。“最想做的,就是传递一种向上向善的力量。”她说。
“一个人奉献是烛光,千百人奉献就是太阳”——华雨辰编织一张志愿服务网
第一时间投奔抗疫一线,从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值守过江大桥检测体温,到方舱医院播音员、社区物资配送员,武汉市青山区钢花小学音乐教师华雨辰被称为“全能志愿者”。
连续奋战80多天,每天参加志愿服务时间超过10个小时,“我的城市我来守护。”
“当时,武汉像我一样的志愿者还有几万名,我们都是普通人,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普通事。”华雨辰说,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再微小的事,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