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大学网 > 白河县 > 正文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日期:2023/8/18 10:38:13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2-09-09

——白河县教育事业发展情况调研

冯尚生

近年来,白河县大力弘扬“三苦精神”,以“穷县勇办强教育、小县敢办大教育”的决心和气魄,把科教兴县作为县域发展四大战略之一来实施,把教育工作作为县域特色品牌来打造,克难奋进、合力攻坚,推动了全县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现针对白河县教育发展现状,就如何推动教育振兴发展,通过调研思考提出建议。

白河县中厂小学毕业朗诵《强国有我》

一、基本情况

白河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24所,教职工2050人,在校学生32988人,其中普通高中1所4151人、职业中学1所1059人、初级中学10所7032人、小学51所14144人、幼儿园60所6558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44人。“十三五”以来,累计投入9.3亿元,实施了109所学校新建和改扩建,建成省级标准化高级中学,实现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梯次搬迁,全县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招录补充教师697人,培养“三级三类”骨干教师407人,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县外培训356人,教师能力素质全面提升。大力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切实保障教师各项待遇,建立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联动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紧紧围绕“不让一个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无技能而随意流入社会”的目标,投入2.6亿元迁建县职教中心,坚持德技并修、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取得长足发展。2019-2021年,职业中学毕业生216人,其中参加高考录取72人、升入高职院校43人、就业96人、自主择业5人,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白河阳光学校建成投用,为安康全市五所之一,被授予省级“特殊教育先进资源中心”称号。白河县先后荣获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省“两基”攻坚先进县、“双高双普”达标县、全省学前教育先进县、劳动力培训示范县等荣誉,高考二本以上直升率和万人比连续20年位居安康前列、近8年有8人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其中2021年有3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

二、存在问题

(一)生源质量有待提高。白河县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比较薄弱、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成绩水平较低导致高中录取分数线明显低于市内同等条件学校,高中阶段教育存在“低进高出”的现象。2019年-2021年,白河高级中学高中录取分数线分别为356.7、463.7、466.7;安康中学分别为534.5、645.8、703.9;安康高新中学分别为494.7、553.2、680。(详见文后附表)

(二)师资力量存在短板。一是县外学校以高薪聘请、无需调档等优惠条件揽才导致白河县骨干教师流失严重。2019年-2021年,全县共招录教师218人,主动辞职达59人。白河高级中学仅2018年4月-2022年4月就有41名骨干教师主动辞职或自行离职。二是学前教育由于核定编制不足,县上从中小学校教师中调岗227人、临聘210人,导致中小学和幼儿园缺编缺员。三是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短缺严重,数学、物理、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难以足额招聘,兼课现象普遍存在。各学校学科教师结构性失衡,新高考改革后选课走班势必造成部分学科教师结构性缺员问题更加突出。四是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急缺,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大多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轮岗教师和转行教师,文化课教师多、专业课教师少,无法满足职业学校和特教学校的教育教学需求。

(三)教育合力还需加强。一是教育工作正面宣传引导有待加强,全社会尊师重教、关心支持教育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大多数群众认为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尊严、经济待遇还不高,大部分高考学生不愿报考师范类院校。2019年-2021年,全县考生填报公费师范院校仅26人、国家优师专项1人、地方优师专项6人。二是相关责任部门协调推进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不够顺畅。三是家校共育氛围不浓,家长教育职责未履行到位,学校、教师唱“独角戏”现象在农村学校表现突出。

(四)校建资金缺口较大。近年来,白河县不断加大学校建设力度,改善办学条件,但是由于县级财政收入有限、配套能力弱,尽管通过县财政配套、扶贫贷款、争取援建资金等方式解决了一部分,但仍然存在6000多万元资金缺口。

三、几点思考

(一)党委政府要坚持“三个保障”。一是做到组织领导有保障。坚持每半年至少召开1次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随时召开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教育工作,及时破解教育工作难题。建立健全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深入教育一线调研、为师生上思政课(讲党课)、年终教育工作述职等制度。探索建立“教育宣传月”制度,将每年9月定为全县“教育宣传月”,组织开展一系列宣传表彰活动,在全县营造尊师重教、尚学崇德的良好氛围。二是做到资源配置有保障。坚持把教育事业发展资金优先安排,确保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比例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健全完善党政主要领导看望慰问优秀教师制度,足额保障教师在市县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的占比,常态化邀请教师代表列席重要会议、参加全县重要活动,实行县内景点名优教师减免门票,让教师有荣誉感、获得感。县妇联要会同教育部门将家庭教育列入各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三是做到责任落实有保障。宣传部门要在“微白河”和县融媒体中心设置“教育”专栏,大力宣传教育战线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编制和人社部门要对接教育部门,建立动态核定教师编制,合理设置各学校的教师职称职级,探索建立教师工作绩效、教龄与职级职称正常晋升机制,解决好教师流动和职称晋升不均衡、不合理等问题;司法部门每学期常态化开展校园法治巡讲、以案说法等活动,落实好法治副校长制度;团委、妇联等部门要充分用好“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等时间节点,每年评选一批“好儿童”“好少年”“好青年”;残联部门要联合教育部门切实保障县域残疾儿童100%入学率;公安、市场监管、环保等各相关部门要立足职能职责,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努力为全县教育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各镇党委、政府要扛牢教育属地责任,每年召开教育工作专题会议两次以上,协助解决好镇域内学校遇到的困难。县镇村三级要按照“分层分类、集中表彰”原则,加大对大学入学新生表彰力度,对考取“双一流”院校的学生,由县委、县政府进行表彰;对考取一本院校的学生,由镇党委、政府进行表彰;对考取其他院校的学生,由村党支部、村委会进行表彰,以浓重的仪式感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归属感,努力让每一位走出去的白河学子成为白河的“飞地”,把白河“飞地”建在全国各地。

(二)教育部门要做到“三个注重”。按照“总量控制、统筹调配、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的原则对全县公办学校在编在岗教职工进行归口管理,让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促进县域内师资力量均衡配置。一是健全教师待遇保障。依据相关政策文件,制定出台《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意见》,根据学校(教学点)离县城远近程度实行差异化补助,形成“离城区越远、津补贴越高”机制,使乡村偏远学校留得住优秀教师。二是优化教师编制管理。统筹全县教师编制的使用,主动与编制部门衔接沟通,动态核定教师编制,在不突破教师总编制的前提下,根据师生比、班师比合理调配各学校编制和岗位设置,解决好教师分配和职称晋升不均衡、不合理等问题。三是完善教师培养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培训特别是义务阶段教师培训力度,通过实施教师全员培训、“百千万”人才培养和“名优教师”工程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探索落实“优师计划”,由县政府与陕西师范大学等知名师范院校签订定向培育协议,每年拿出一定专项资金培养白河籍师范类学生20人以上,学成后返回白河县任教并严格落实最低服务年限要求,确保及时稳定扩充高质量教育人才队伍。精准把握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契机,主动组织学校到县外学习经验、开阔眼界、寻求合作,努力引进先进办学理念、管理机制、专业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探索建立“专任教师企业实践+企业人员兼职任教”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解决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紧缺问题;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的能工巧匠,努力打造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白河职教品牌。

(三)各级学校要抓住“三个关键”。办好教育的关键在教师,高质量教师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一是留住优秀教师。坚持以待遇留人,完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落实好职称晋升、名优教师住房、人才津补贴、工作室建设以及社保医疗等激励政策,让教师生活有保障、科研有经费、晋升有盼头。坚持以情感留人,各学校管理层尤其是学校校长,要不断提升个人魅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用好“教师节”“教师生日”等特殊时间节点,在细微处打好“感情牌”,加强对教师的关心关怀,让教师不忍走、不想走、不愿走。二是培养优质生源。要因材施教、狠抓质量、培优出新,积极推进与西安高新一中等省内外知名学校合作办学,探索推进“云校”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互动、学术共享,让白河孩子享有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三是加强家庭教育。严格落实家校共育,发挥好家委会作用,办好家长学校,推动建立家校衔接配合机制,探索常态化开展“家长进学校”活动,每季度邀请一定数量的家长进校园、进课堂,体会教师与学生的辛苦与付出,引导家长尊重教师、支持教育。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和家长学校工作经验交流会,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努力形成家校共育的有效模式。

作者系白河县委副书记)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