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西县沙扒镇,广州西南320公里处,南海之滨,有一个美丽的海湾—东方月亮湾。东方月亮湾位于广东省阳江市距阳西西南部儒洞,地处沙扒镇下窝旅游开发区,距县城约40公里。东起上洋镇的福湖岭(海岛),沿月亮湾海滨西至北额岭海滨、青州岛净业寺神秘湾。如果再加上沙扒湾的3公里(6里),那么沙扒湾+东方月亮湾上洋海湾的总长度是10.5公里(21里)。7.8公里月亮湾海滩呈弧形展开,海滩两侧悬崖峭壁,礁石奇立,犹如世外桃源,犹如一弯月落的洁白沙滩,非常开阔。
阳西·东水山东水山,位于阳西县西北约60公里处,是一处风光旖旎、山清水秀的旅游避暑胜地。其中“鹅凰远眺”、“东水明珠”曾列入阳江八景之一。景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使世界濒临绝迹的许多珍贵植物在这里得以保存下来,已发现的珍稀树种有猪血木、红山茶、月杜鹃等以及各种野生动物,是天然的聚宝库。
阳西·上洋大屋上洋大屋,闻名漠海。一个金秋时节,笔者随姚氏族亲姚普瑾先生,踏访了阳西县上洋村,探访姚氏大屋。
上洋镇位于阳江市区西南部,距阳西县织镇18公里,古镇依山临海,物产丰饶。清乾隆年间,上洋墟成集市,人气旺盛,墟前南面原为大海,始名“上海”,后改为“上洋”。据载,上洋全镇125个村庄,70多个姓,姚氏为大姓,人口最多,阳江故有“上洋姚,北桂赵”之说。
阳西·塘口回隆寺回隆古寺,位于阳西县塘口镇竹迳白石村,距县城二十多公里,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回隆古寺恰好处在塘口河和竹迳河交汇之处,两河一前一左绕寺长流,有如两条蛟龙环抱护佑,呈吉瑞气象。回隆古寺又叫回龙寺、二龙寺,因其位置恰好处在塘口河和竹迳河交汇之处,两河一前一左绕寺长流,有如两条蛟龙环抱护佑而得名。
阳西·溪头白土舞龙白土村舞龙最大的看点就是鲤鱼化龙,舞龙必先舞鲤鱼,取鲤鱼化龙之象,表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景。春节前的一个早晨,采访车从阳西县城出发,在弯弯曲曲的乡村公路上行驶。沿途看不见高楼林立,也听不见机器轰鸣,满眼都是蓝天、白云、,方塘、水田,颇有一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幽远意境。距离白土村越来越近了,听着空气里隐约飘荡的铜锣声,我们仿佛看到一条巨大的彩龙,正腾云驾雾地迎上来。
阳西·民间鹤蚌舞七月初七,沙汃人山人海,各色节目精彩纷呈,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还是《鹤蚌舞》。许多人也许并未听说过鹤蚌舞,这个古老的舞蹈颇具智慧,用音乐和舞蹈劝说世人不争不吵。听说鹤蚌舞取材于“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成语故事。
阳西·渔民的语言过去的“疍家人”说“疍家话”,亦称“疍家方言”。“疍家话”在不同地域所指代的语言系属都有不同行。经阳江籍中山大学教授司徒尚纪考证,疍民祖先属于古越族的一部分,与陆上居民长期交流,语言也会受到当地方言的影响。阳西地区的渔民语言属于白话、阳江话、闽南语等方言系列。
阳西·渔家水上婚嫁渔家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也因社会地位低下,男婚女嫁根据定下的日子,送亲和接亲的彩船不管两亲家船距离多远,风浪多大,都必须按时到达。这时,新娘必须随着送阿嫲、伴嫁的姐妹、抬嫁妆的一起迎接新浪彩船。
阳西·民谣中的《月节歌》阳西民谣中,有许多反映了我们阳西地区过节的民俗歌谣。如《月节歌》:一月穷,二月空;三月铲太公,四月蝉喊粽;五月爬龙船,六月腰骨痛。七月粉仔长过葱,八月芋头檬;九月鹞担弓,十月禾尾秾;十一月系冬,十二月炮仗锣仔响叮咚。这首《月节歌》唱的是:春天踏青听蝉,夏天龙舟竞渡,秋天登高放鹞,冬天岁末迎新,把每个季节最重要的节日和本地的过节习惯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民谣娓娓道来。
阳西·山歌情缘阳西山歌在唱吟表演中常常增加小品、舞台剧等展演形式,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近年来也渐成为阳西推介政策宣传的重要载体之一。每逢传统节日山歌唱演便是当地最热闹的文化活动,每年山歌晚会演出40多次,参演人员近700人次,观众达10万人次,并多次被国内媒体报道。
阳西·鱼玛鱼玛是阳西一种常见的地道美食。以前,人们并不称鱼玛为鱼玛,而是叫做虾玛。但是现在人们并不一定用虾肉做馅,还用到蚝、鱿鱼、海鱼肉、生鱼片等海产品做馅料,所以渐渐的虾玛就被人叫做了鱼玛。最早的虾玛,也并不是像现在这样用油来滚炸的,而是放在镬里煎的,而且是一边煎一边洒水,形成一个个的粉团子,后来的人们经过改良创新,就尝试着将鱼玛放在镬里滚炸,他们发现这样子做出来的鱼玛更加酥松香口,于是油炸鱼玛就这样沿用下来了。。
阳西·蟛蜞蟛蜞,一种生长在水田中的小螃蟹,色黑,多毛。乡人捕捉以制酱:用沙石本擂烂,加以饭焦(锅巴),入埕发酵而成。以之蒸猪肉,尤其是蒸透明的肥猪肉,有异香(阳江人谓此种异香为“野味”)。而今,蟛蜞咸虾酱已成了稀罕之物,市场上偶尔能买到,但只是清稀的汁,而不是粘稠的酱;有些饭店也有售,香气十分淡薄,不复昔者之浓厚矣。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