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大学网 > 开福区 > 正文

寻找在开福区的红色记忆

日期:2023/7/24 19:56:22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1-04-19

原创舒全球微开福收录于话题#百年颂新征程迈北强32个

寻找在开福区的红色记忆

文/舒全球

最近热映的《觉醒年代》电视剧,以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其中有毛泽东宣布成立湖南省学生联合会发动全省学生总罢课的片段,讲述了青年毛泽东在长沙推动五四运动、成立中国最早党组织湖南支部的故事。

沿着建党前后毛主席在长沙城北革命活动足迹,行走在开福的古巷,一个个革命故事,一处处红色地标,都在告诉我们,这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长沙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核心区域,是建党初期长沙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和湖南农民运动的发起地,是湖南支部当时活动的主阵地,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地,是革命领袖足迹地,是中国革命的红色源头,是一方初心形成的沃土,湖南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信仰在这里留下深深的印迹。

湖南省教育会坪:

成立省学联发动湖南学生运动

时间回溯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5月中旬,北京学生联合会派邓中夏、倪品真来长沙,向毛泽东、何叔衡等介绍了5月4日北京学生运动的情况。5月28日,毛泽东同蒋竹如、陈书农等与各校学生代表开会,决议改组成立湖南省学联,立即实行罢课。当天,湖南省学生联合会在省教育会坪(今开福区教育街省农业厅前坪)成立。

6月3日,省学联发表罢课宣言。在毛泽东的说服引导下,明德中学带头罢课。随后,省立一中成立并发展“湖南省立一中救国十人团”,全校80%以上学生参加。不久,长沙发展到400余个团。“救国十人团”在全市开展演讲宣传,开展轰轰烈烈的反日斗争。北洋军阀政府训令张敬尧受命查禁学生爱国组织,解散学联。张的疯狂镇压激怒了长沙青年学生和教育界、新闻界进步人士。随后,学联组织了省外“驱张”代表团和驻省“驱张”代表团,联合各界人士进行驱张运动。1920年6月,各界反帝爱国及驱张运动迫使张敬尧仓皇出逃。驱张运动的胜利,鼓舞和推动了湖南学生运动的发展,扩大了五四运动的影响,促进了民众的觉醒。

潮宗街湘雅医学专门学校

出版《湘江评论》《新湖南》,推动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引发全国传播新思潮的刊物争先恐后地涌现。为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1919年7月,根据毛泽东的提议,省学生联合会在修业学校(今芙蓉区定王台街道范围)创办会刊《湘江评论》,毛泽东任主编。迫于当时不利时局,《湘江评论》编辑后一时无法印刷出版,后找到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的学生在湘雅秘密印刷。毛泽东为该刊撰写的《创刊宣言》《民众的大联合》等文章在民众中的影响很大,北京的《每周评论》等纷纷转载,被公认为是五四时期最出色的革命刊物之一。

《湘江评论》抨击反动军阀黑暗统治、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主张解放思想言论,湖南反动统治者担心刊物造成的声势影响当局,于8月上旬派军警查封了湘雅印刷点。《湘江评论》被查封后,毛泽东又接编了湘雅学生自治会刊《新湖南》,由于张敬尧的压制,出版了四期被迫停刊。两本刊物和雅礼、明德等学校刊物的出版,鼓舞了长沙的反帝反封建反军阀斗争,对当时的湖南学生运动及社会思潮产生了重要影响,对马克思主义在长沙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潮宗街56号:

成立文化书社宣传阵地

1920年7月,毛泽东从上海回到长沙,联络何叔衡、彭璜、易礼容等新民学会会员及教育界人士,共同发起成立文化书社。9月,文化书社租用潮宗街56号湖南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的3间房子作为文化书社社址正式开业。书社将全国各地出版尤其是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刊物作重点推销。文化书社不仅是当时的新文化传播中心,也是新民学会会员活动通信联络的主要场所,还是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和毛泽东等人进行建党建团的重要基地。9月15日,湖南俄罗斯研究会在文化书社成立,毛泽东为书记干事。刘少奇、萧劲光、任弼时等通过俄罗斯研究会介绍去上海共产党早期创办的外国语学习社学习俄文后赴俄勤工俭学。回国后他们这批优秀的党员干部,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21年初,新民学会在文化书社召开新年大会,报告巴黎方面蔡和森提议布尔什维克主义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新民学会发出“建党先声”。以文化书社为桥梁和纽带的新民学会会员通讯活动及其成果,为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形成,铺垫了极为有利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文化书社1927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武警搜查捣毁,8月7日被国民党政府下令查封。

湖南自修大学

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干部学校

开福区中山路船山学社旧址原是曾国藩祠堂。1914年,刘蔚卢等人为纪念明末清初伟大思想家王船山,在此设讲舍传播船山学术思想,一度影响了很多进步人士。1921年8月,毛泽东、何叔衡参加党的一大后回到湖南,曾经寓居船山学社。为了培养党的干部和掩护革命活动,毛泽东与时任船山学社社长贺民范商量,利用社址于1921年8月16日创办湖南自修大学。学校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想和革命精神。1921年,湖南自修大学创办《新时代》校刊,刊载自修大学党员自学、讨论研究成果。中共湖南支部以自修大学为掩护,每逢周末组织晚会,谈时事政治和学术讨论,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1922年7月党的二大以后,毛泽东邀请李达当任自修大学校长,主持教务。1922年9月,为集中培养文化水平较低的革命青年,自修大学附设了补习夜校,毛泽东任指导主任,夏明翰任教务主任。何叔衡曾题自修大学,联云: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自修大学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他们在湖南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和农民运动中起到了发起者和组织者作用。毛泽东、何叔衡、李达、李维汉、夏曦、郭亮、夏明翰、罗学瓒、毛泽民、毛泽覃都曾在自修大学学习和工作。1923年11月,湖南自修大学遭到军阀赵恒惕政府查封。之后,中共湖南支部又创办了湘江学校,原自修大学附设补习夜校大部分学生转入湘江学校。自修大学虽然只存在两年零三个月时间,但在湖南乃至全国革命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是传播革命思想、动员社会力量、凝聚革命人才的阵地,为革命培养了一批共产主义战士,被誉为“革命策源地”,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所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学校。

清水塘22号湘区委员会旧址: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省级支部诞生地

开福区八一路538号清水塘22号——湘区委员会旧址,当年为长沙小吴门外城郊。沿着两边栽满桂花树的大道走进去,高大的毛泽东全身塑像矗立眼前。绕过塑像向左继续往里走,便可见两湾池塘。塘边垂柳依依,绿树簇拥,空气怡人。池塘西侧一栋两进三开间青砖黛瓦民居便是湘区委员会旧址。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20年代初。1921年8月,毛泽东、何叔衡在参加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回到长沙积极开展建立中共湖南地方组织的工作。毛泽东、何叔衡、易礼容三个人在清水塘北边协操坪(今开福区体育馆路省人民体育场处)商议组建党组织事情。1921年10月10日,即民国十年十月十日,中共湖南支部正式成立。毛泽东任书记,何叔衡、易礼容、陈子博、彭平之等为支部委员。支部成立后,由易礼容经手租下清水塘22号这栋平房,作为支部秘密办公和毛泽东与家人生活的地方。中共湖南支部是当时最早成立的支部之一。1922年5月,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成立,仍在此办公。

这里不仅是全国第一个省级党支部,还是毛泽东、杨开慧婚后最幸福的温馨小家。在这里,毛泽东度过了他一生中仅有的一段上有老、下有小、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家庭时光。1920年冬,毛泽东和杨开慧结婚。1922年10月、1923年11月,毛岸英、毛岸青相继在这里出生。1923年4月,毛泽东赴上海党中央工作。“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离别前,毛泽东写下了这首《贺新郎.别友》,词中的“横塘”见证了两人之间伟大的革命友情。随后,杨开慧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继续在此住了一年多。百年历史风云变迁,清水塘22号毛泽东“小家大国”的感人故事,激发着一代代红色信仰的力量,市民群众和外地游客慕名而来,追寻初心,品读革命伟人故居的精神承载。

望麓园: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初稿完成

建湘中路以西、戥子桥以东,长沙田家炳中学(原长沙市第十四女中)附近,有一堵斑驳老墙,被列为长沙市一般不可移动文物,郭沫若手书“望麓园”三个大字赫然在墙。

望麓园曾是一简朴平房,因这里地势较高,与河西岳麓山遥遥相望,故称望麓园。望麓园原为宁乡县试馆,清陕西巡抚、宁乡人士刘典于同治年间倡建,是各地学子来省城进行科举考试时居住和学习的地方。1905年科举废除后,宁乡县试馆改为宁乡县驻省中学,徐特立、刘少奇曾就读于此。

为筹措中共湖南支部建立初期活动经费,1921年,中共湘区委员会经何叔衡、姜梦周介绍,在此开办长沙织布厂。1926年-1927年,毛泽东、杨开慧曾在此居住。1927年1月4日,毛泽东开始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杨开慧在此协助毛泽东整理农民运动考察材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此完成初稿。

华夏路沈家大屋:

策划发动秋收起义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汉口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在群众基础较好的湘鄂粤赣四省举行秋收起义。9日,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专题研究湖南秋收起义问题。指定政治局候补委员彭公达为新省委书记。派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回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1927年8月16日,中共湖南省委在长沙北门外沈家大屋的省委机关(今开福区华夏路)召开会议,传达八七会议精神。根据中央指示对省委进行改组。新省委由彭公达、毛泽东、易礼容、夏明翰、谢觉哉等人组成。18日,毛泽东传达了中央会议精神。随后省委分别在朱家花园、沈家大屋、麻园岭等地多次举行会议,制定了秋收起义的纲领和计划,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为中国革命新道路作了极为有益的探索。

熙宁街28号妇女缝纫合作社:

中共湖南省工作委员会旧址

开福区三角塘巷32号,有一栋两层木楼,在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熙宁街28号,当年湖南地下党最高组织机构所在地,时任中共湖南省工委书记周里和夫人常杏云战争时期居住在此。

1945年8月,八年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停战协议,国共内战一触即发。中共湖南省工委根据中央隐蔽埋伏积蓄力量的指导方针,由何大群等地下党员筹集经费,在1947年1月修建了这栋两层木楼。

省工委书记周里的夫人常杏云有一手好的缝纫手艺,省工委以其名义在这里开设缝纫店,以“妇女缝纫合作社”的招牌作为掩护,建立了省工委秘密办公机关。周里平常在缝纫店二楼办公,指挥全省地下党组织开展工作。外出时周里化名唐积德,乔装成布商,与地下党员密切“联络生意”。

驻足凝视这处曾肩负着特殊使命的缝纫店,往日的暗潮激荡仿佛浮现眼前,木屋闪耀着的和平之光让人久久敬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