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大学网 > 曲周县 > 正文

走进乡土中国深处,“科技小院”在曲周

日期:2023/7/19 12:04:17 浏览:

走进乡土中国深处,“科技小院”在曲周

2023年05月06日

□记者张世豪武萌孟维仑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提出殷切期望,并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

总书记点赞的科技小院发源地在河北曲周。2009年,一群自称“自找苦吃”的中国农业大学青年师生在河北曲周探索成立科技小院,他们深入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知识、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回望几代中国农大青年人的实践,寻找他们选择在曲周“自找苦吃”的初心。

接力五十年

2009年,曲周县白寨乡诞生了中国农业大学第一个“科技小院”。

这一年夏天,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李晓林老师带领曹国鑫、雷友两名研究生来到这里,成立了科技小院。事实上,在科技小院正式成立的36年前,农大人就曾在这里“自找苦吃”。

1973年,周恩来总理作出“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指示。北京农业大学(即后来的中国农业大学)石元春、辛德惠等教师奔赴河北曲周,开展黄淮海平原科学治碱大会战。

当时是什么情形呢?在回忆录里,石元春这样描述初到曲周的景象:麦田里片片白花花盐霜,像天上浮云,时淡时浓,飘忽不定。渠边路旁,田埂沟旁,到处都被涂抹上了盐霜的白色,地里很少有农民劳作。

曲周地处黑龙港流域,位于漳河和黄河的冲积平原,整体地势低洼,水旱灾害较多,历史上一直饱受土地盐碱之苦。当地曾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听耧耙响,不见粮归仓。”

存在这种情况的不只曲周,当时邯郸市东北部有数十万亩这样的土地。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庄稼无法养活这里的人,大家只好用地里的盐霜制成不符合食用标准的“小盐”,以换取粮食。

前来治碱的农大人面临的第一重挑战也是生活。他们的驻地是盐碱重灾区曲周张庄,住的房子是漏风、漏土、漏雨的土房;吃的食物是用高粱面、红薯干、茅草根掺在一起的“三合面”;喝的是苦咸水。

这些从北京来的年轻人克服种种困难,不光坚持下来了,还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经过治理,昔日的“盐碱滩”逐渐变成“米粮川”。有这样一份粮食产量的记载:农大人入驻仅一年,张庄的粮食由历史亩产200斤左右,变为亩产463斤;到1977年,粮食亩产提升到了802斤。

数据显示,到1980年代末,曲周28万亩盐碱地得到全面综合治理,全县粮食单产由1972年的每亩73公斤增加到1988年的每亩237公斤。

媒体曾报道,发生在张庄的治碱实践为黄淮海平原盐碱地治理带来了希望。此后,旱涝碱咸治理走出曲周,让3.8亿人口和4.7亿亩的低产田受益。

薪火相传的脚步并未在曲周停住。一代又一代农大年轻人让白花花的盐碱地变成良田,进而充满丰收的喜悦。

2004年,石元春建议自己的学生张福锁到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推广粮食高产高效技术。五年后,中国农大师生在曲周白寨乡建起了“中国农业大学、河北省曲周县万亩小麦玉米高产高效示范基地”。

此后十余年里,在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们接力下,曲周县建成前衙葡萄、相公庄苹果、岳庄甜叶菊等10余个科技小院,每个科技小院驻扎着3至5名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他们与农民共同劳作,开展“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零距离”的农业科技服务,打破了基层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走进乡土中国深处

沉下去,更要融进去,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走进乡土中国深处。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到曲周向农民传授技术时,首先要做的是寻找合适的示范推广田。

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动员协调下,数十户农民愿意拿出连片的田地作为试验。

因住处距离田地太远,师生们就包了一辆面包车,天天往田里跑;后来又担心农民觉得自己是老把式,按照原来的方式种植,师生们就天天蹲守在田里。由于作息、饮食不规律,有人一度病倒。

师生们干脆找了一处小院,住进了村里。当师生们走进几近荒芜的小院时,除了杂草丛生,就是缺水少电,甚至连厕所都没有,面临的条件一如他们的前辈。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方便农民,大家在小院门口挂起了一块“科技小院”的牌子。

光有牌子不能让人信服,还得有实打实的成效。2009年10月,“科技小院”刚建成不到半年,师生们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没有增加任何的投入,在北油村的示范田里,第一次试验就增产了16.7%。

科技小院设立之初,为了拉近与群众距离,更为了让群众真学真会,师生们与村民一起在田地里劳作,确保村民全部学会……

在科技小院里还流传着一个村民用舌头尝化肥的故事。原来,有位村民向这些高材生演示自己如何用“土办法”辨别农药、化肥的真假。这位村民取出一小把过磷酸钙,摊在手心里,用食指重重地蘸了一下,紧接着就把手指放进了嘴里。

这一举动惊呆了在场的师生们,要知道过磷酸钙是硫酸分解磷矿直接得到的磷肥,如果肥料是假的或者分解不完全,舌头可能就保不住了。

经询问,这些农民缺少必要的科学知识,又担心被化肥贩子欺骗,就自己想了这样一个方法:烧舌头就是真化肥,不烧舌头就是假化肥。科技小院的师生们立刻收集化肥的有关问题,对农民展开集中培训。

此后,科技小院的师生们手把手、面对面地为农民提供及时服务,破解农业技术“最后一米”的瓶颈,有8万余名农民受到培训,1万多名农民成为懂技术、有能力的“土专家”和“科技致富带头人”。

“农技推广搞了那么多年,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在能否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科技小院就是这么做的。”张福锁说。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2009年前我的团队每年能发100多篇英文论文,这在国际上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但我想到一个问题,村里的父老乡亲谁读英文?怎么才能把研究成果用好?”张福锁说。

与这个想法形成对照的是当时农村的现实:粮食产量的增加主要来自灌溉面积、化肥农药、农膜用量等的增加,曲周同样面临着突破环境制约的困境。

以玉米种植为例,追肥是玉米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但一些地方传统做法是把肥料撒施于地表,不光造成肥料浪费,而且施肥效果比较差,还存在人工投入多、费时费力等缺点。

2009年起,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们与当地农业部门科技人员一起,在7个村庄引入小型玉米追肥机,实施玉米中期追肥,以此来检验玉米机械化施肥在当地的可行性。

这次追肥实践取得了成功:机械追肥与其他措施配套使夏玉米亩产量提高16.7%。这也引起省农业部门注意,次年,在玉米追肥时节到来之际,全省玉米机械施肥现场会在曲周的示范基地召开。

中国农业大学2009级研究生、科技小院第一批入驻者曹国鑫将这一成果写入了自己的论文《曲周夏玉米生产中小型追肥机特点与应用》中。

“按1台机器每年可服务200亩、使用寿命为5年、每亩收费13元、支出汽油费4元计,可产生的经济效益为9000元,产投比为7∶1,效益显著,极具推广价值。”曹国鑫在论文中算了一笔账。

几年后,曹国鑫又以并列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著名国际期刊《自然》杂志刊发一篇名为《科技小院让中国农民实现增产增效》的论文。

这篇论文介绍了科技小院模式对小农户为主的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有广泛的借鉴作用。2021年和2022年连续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球发布,已推广到老挝和非洲8国。

曹国鑫将自己能以作者身份出现在世界顶尖期刊上的原因归结为“在田间地头获得的第一手数据”。

中国农业大学在曲周县已经培养研究生500余名,他们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科技小院从白寨出发,已经遍布华北,辐射全国,仅中国农业大学已在全国24个省区市建立了139个科技小院。

“从这里开始,许许多多的农业专家和农科学子,走出实验室、走出校园,把论文写在乡间地头。一个院落、几间农房,科技小院依托涉农高校的教育、科技、人才力量,为乡村打造了一片希望的田野。”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单际国说。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