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大学大门及礼堂
如果您从地铁二号线东直门站上来,往西南一溜达,穿过来福士广场就能看到一面斑驳陆离满是沧桑的高墙,这高墙里面就是有名的北新仓。
明英宗正统十年(1445年)建立海运仓,储存漕粮。后来,为了政权稳定,决定加强北京贮粮能力,又在海运仓北面建北新仓,两仓紧紧相连,实为一仓。南门为海运仓,北门称作北新仓。
在古代中国,有仓廪府库的说法,这四个字代表着不同的意思。仓主要存放谷物,廪主要存放米,府主要存放文书,库那是放刀枪剑戟的地方。北新仓仓廒在清初有49座,由于社会稳定,人口膨胀,康熙年间仓廒发展到85座,现在仅存仓廒7座,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新仓是明清两代官仓,所储仓粮除用于政府各项开支外,还用于赈济。遇上个灾年,大量灾民涌入北京的时候,赈灾就是主要工作。
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后,强占粮仓,明清两代官仓贮粮的历史就此结束,北新仓步入衰败时期。后北洋政府将北新仓改成陆军被服厂,制作军服和军被。抗战时期这里又成了日本人的军工厂,曾当作日军的枪炮库用了很多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队把北新仓变成了陆军医院、陆军医学院、陆军兽医医院、陆军卫生材料厂所在地。
说到这里,还要提提北新仓里的朝阳大学。朝阳大学创办于1912年,由法学界著名人士汪有龄、江翎云、黄群、蹇念益等先生创办,是一所以法律、政治、经济等系为主的法科大学。1930年高等学校体制变革中,因为只有一个法科而改称朝阳学院,但是一直沿用朝阳大学名号,人们也一直称其为朝阳大学。抗日战争时期,朝阳大学先后迁至湖北沙市、四川成都和重庆,抗战胜利后迁回北平,1949年由人民政府接管,在原址建立了中国政法大学。次年2月,中国政法大学与华北大学、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合并成立中国人民大学。
朝阳大学虽是一所私立的法科大学,但享有盛誉,世称“南有东吴,北有朝阳”,“东吴”指东吴大学,崇尚海洋法系,即英美法系;“朝阳”指朝阳大学,崇尚大陆法系。“无朝(阳)不成(法)院”。可以说,传播近现代法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司法制度的朝阳大学是我国的法学摇篮之一。现在我们还能在北新仓里看到朝阳大学的旧址纪念牌。
北新仓仓墙的东北角有一座炮楼,我小的时候常常跑到里面去玩。长长马道的最高点就是炮楼,向东向北有六七个射击孔。我妈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人穿着满是铁钉的大皮鞋,咔咔地走进了北新仓,盖起了炮楼,架起了机关枪,虎视眈眈看着过往的行人,女人和孩子都不敢出门。这座历经数百年的仓廒,经历了最耻辱的年代,日本兵就住在仓廒里,里面的空地也成了他们练兵的地方。日本投降那年,四面八方的人涌进北新仓,在里面唱歌跳舞放鞭炮,饱受欺辱的北新仓又回到了中国人民手中。
我小的时候,北新仓的大仓墙和里面的大院子是孩子们的乐园,里面人不多,操场大。几个小伙伴,找一个漏气的皮球,就能踢上半天,也没人管。秋高气爽的时节,我们就从夏天用的竹帘子上抽出几根竹皮子,偷出妈妈缝被子的粗线,糊一个“屁帘儿”,能把“屁帘儿”放得仓廒顶那么高。
有一年秋天,胡同里响起了救火车的鸣叫声,我跑出门一看,五辆红色的救火车停在仓墙外。坏了,一座仓廒着起了大火,噼噼啪啪地烧了三个多小时,火被扑灭时,只剩下一堵堵墙了。后来因为盖楼,又陆续拆了一些仓廒,大卡车一车一车地往外拉仓廒的大砖,大家看着都心痛。我妈妈向司机要了一块车上的砖头,留作纪念。我哥拿它雕刻了一个健身用的砖锁,每天早上举上几十下,后来我们家拆迁,那把砖锁也不知去向了。现在想起来也怪可惜的,每一块墙砖都有几百年的历史,都是文物。
大仓墙现在也是文物了,那时候,仓墙外面有几个砖垛子,我们就比赛谁能从上面爬到里面去,到里面捡一样东西,拿出来,小伙伴们就可以把你看成英雄。直到有一天,一个孩子爬墙时候掉了下来,摔伤了大腿,家长们严禁我们再爬仓墙,这项活动才终止了。
大仓墙靠近北新仓胡同东面的地方,开了几个小门,这里住过几位开国将军,都是长征过来的老干部。我记得有一位姓潘的将军,常常到我们住的地方来聊天,一点儿架子都没有。我哥问他,潘大爷,您像我这个岁数当什么官了?潘大爷说,我二十岁就当师长了,整天打仗。我还看过他胳膊上的伤疤。潘大爷的爱人是个大夫,每天上班都和我们一样挤公共汽车,从来不坐潘大爷的汽车。有一次,我和潘大爷的爱人同乘一辆公共汽车,一个女人拼命往上挤,潘大爷爱人说了一句别挤了,这个女人扯着嗓子喊道,怕挤你坐小卧车去呀。潘大爷的爱人没理她。我知道,潘家真的有小卧车,但是她从来不坐。
如今的北新仓里已经盖满了楼房,东直门医院等单位在里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也在里面,那里出了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够厉害的吧。
北新仓的变化见证了社会发展。
我怀念小时候的北新仓。(李强)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