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文教授从医60余年,执教50余载,在精研中医经典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长期临证经验,在中医急症、温病学、疑难病、活血化瘀等诸多领域均有所研究,对“毒瘀交夹”、“水瘀交夹”、“痰瘀交夹”、“气瘀交夹”、“颅脑水瘀”等病机理论的认识具有颇多创新,自成体系。他力倡“脑当为脏论”这一学术理论,主张建立中医学的脑脏系统,他提出“颅脑水瘀论”的新观点,开辟了中医治疗各种脑病的新途径,解决了很多诸如脑积水、中风等疑难脑病的诊治,使数不胜数的被现代医学视为无法医治的顽症脑病患者获得了重返社会的机会。
张学文教授自18岁起开始行医,之后从未间断临床,甚至是过年过节也经常有患者前来寻医问药。他医术高超,享誉四方,深得医界和患者的好评。找张学文教授就诊者基本均为内科疑难顽症和急危重症,部分患者为治病而辗转于全国各地,诊疗费、交通费等更使他们穷困潦倒,张学文每每看到他们拿着厚厚的诊疗材料以及被病痛折磨的面容,总是费尽心思悉心辨证,精心选药,想方设法为患者寻求最廉价而药效好的组方。往往经过张学文的几次诊治,十余味廉价的药物就使得病情缓解,甚至是痊愈,曾有很多重症或难症患者病愈之后,感激万千,称张学文为再生父母。他对中风、颤证、解颅、痴呆等脑病,胸痹、心悸、失眠等心病,高热等温病、中毒等急症诸多疑难杂证总结出了一整套独创的治疗方案和方法,疗效卓著。上世纪八十年代,张学文被任命为全国中风协作组组长,他带领团队致力于中风病的研究,通过对大量的中风患者的潜心研究观察,先后提出了中风先兆证、中风病“四期六证”辨证方法等,对中风病这一世界难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至今,张学文门诊上的中风证及其后遗症患者仍占据大多数。他治疗出血热、中毒等急症的卓著疗效,不仅将数不胜数的临危患者从生死关上拉回,而且打破了“中医治慢证”这一局限说法。
张学文教授自1959年起除给本校所有本、专科、函授生授课及临床指导外,并应邀在省内的十个地市及省外十余个省市作过上百次学术报告和参加研究生答辩等。他不只注重本专科中医人才的教育,更注重高级中医人才的培养。他从教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级中医人才,大多数已成为省内外中医事业的骨干力量。先后指导带教内科、温病两个专业硕士研究生及内科专业博士生共76人,并在广东、湖北等10余省带教高徒90余名,指导美国、日本、韩国等中医学者20余名。现虽已82岁高龄,仍不辞辛劳带教国家中医师承博士和博士后。他始终把高层次中医人才培养放在首位,不但培养了姜良铎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中医专家,并指导李军、闫咏梅等22人跻身陕西省名中医及名老中医指导老师行列。
张学文现已83岁,仍每周固定出诊4次。而每次接诊,均在30余人,此外还要经常应邀查房、会诊。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他仍不辞辛劳,四处奔波。他不仅应邀参加“香山论坛”、“珠江论坛”等国内高层次学术会议,开展学术讲座百余场;甚至赴韩国、日本、美国、马来西亚、英国、加拿大等世界各地参加学术交流数十次;2010年,带领学术团队在美国旧金山成功举办了“中国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学术思想美国研讨会”;担任了美国中医公会等多个国际组织的学术顾问,在国际上也极大地弘扬了中医药的学术影响力。
退而不休,仍坚持活跃在中医临床第一线,与国内知名中医同仁一道,致力于传承中医国粹,宏扬中医文化,不遗余力助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张学文同志身为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高风亮节的精神被同道赞扬,被患者敬颂。
张学文大师强调医德先行,一生医治病人无数,药方只求价廉效佳,从不收取任何额外报酬;他悬壶济世60余载,妙手施治无数疑难怪疾,培育高徒百余人,始终虚怀若谷勤学不辍。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一半的病患都来自农村。除了因为中医在农村的传统影响力,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医比西医便宜。前些年,张学文时常会遇到大老远背着馒头赶来找他看病的患者,有的连挂号费都掏不起。
“即使现在经济条件好了,许多农村人还是看不起病,实在扛不住了才上医院,往往一来就是重病大病。”张学文说。对这些病人,他总是尽可能开最经济实惠的药,甚至主动帮他们交纳费用。有个患中风后遗症的老病号,家境十分贫穷。张学文从不收他的挂号费,有一次病人体内虚热,张学文在药方里加了西洋参,特意告诉病人西洋参太贵,不要买了,他把别人送给自己的一盒西洋参给了病人。
在中医学术界,张学文素有“张丹参”之雅称。他的研究生、陕西中医学院院长周永学记得,当年在乾县开门办学时,群众来看病,张学文开方必有丹参,一时竟造成全县丹参紧缺。张学文坦言,爱用丹参除了药物本身毒性小、治疗范围广等特点外,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便宜。
“我能用便宜药就绝不会用贵的,开药治病要算数。”张学文说,中医治病关键是要摸清病源,辨证论治。“虽说是一味丹参,但不同的人、不同的病,用药方案是完全不一样的,用量也有讲究。”
张学文时刻铭记“对病人似亲人”的祖训,他常说,“宁可叫医生委屈也不能让患者折腾”。无论业务多么繁忙,任务多重,始终坚持定期出诊,对患者有求必应。为方便患者,他的电话号码多年来一直印在病历上,只要接触过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手机号。哪怕有患者三更半夜打电话,他都耐心答复。在学生、同事们眼中,患者面前的张学文始终从容温和,问诊把脉耐心细致,遣方用药认真周详。有年夏天张学文去汉中出诊,天气十分炎热,身患怪病的病人穿着棉衣棉裤仍然怕冷,要待在生火炉的密闭房间,张学文二话没说进屋看病,汗水湿透了,他却毫无怨言。偶尔遇个脾气暴躁、蛮不讲理的病人,他也不急不躁,和气的态度往往让病人自个红了脸。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张学文喜欢下乡到群众中去。他曾不畏艰险多次深入兴平、户县、周至等出血热疫区防病治病。今年暑期,80岁高龄的他还利用周末去陕西长武县进行义诊。除定期在研究所和两所附属医院出门诊外,张学文现在仍常常受邀在院内外会诊。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供稿)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