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大学网 > 广南县 > 正文

云南广南:“银发”显担当养老变“享老”

日期:2023/6/17 18:00:28 浏览:

近年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探索构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老年教育网络,强化县域统筹,打好共建共享“组合拳”,稳步推进“家门口”老年大学建设,努力打造“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句町银发”幸福家园,让老年群体实现“养老”变“享老”。

广南县

乡镇老年大学挂牌成立。广南县委组织部供图

部门联动、共建共享,构筑老年教育全域版图

“秉持共建共管共享的理念,我们采取多种举措推进‘家门口’老年大学建设,围绕‘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办学方针,构筑起全县老年教育全域版图。”广南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局局长王鸿说道。

通过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统筹、多部门密切配合、统一联动参与的老年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家门口’老年大学与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老年协会、社会组织、涉老群团组织等形成合力。广南县以党建引领服务“银发”干部为宗旨,建立起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老年教育网络,由县老年大学主要负责教学指导,老干部工作部门负责上下协调对接需求。部门、乡(镇)、村(社区)提供办学场地并负责教学点日常管理,形成“上下联动,各有侧重、各司其职、资源共享”的办学格局。

“多亏了县里的老年大学,通过组织大家参与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组织部门对我们的关心,现在我们的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退休干部毛永和连连称赞道。

通过充分发挥县老年大学的示范作用,广南县不断创新办学模式,积极推动老年教育向基层延伸,不断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文化服务中心、村级活动场所、“两新”组织活动基地等阵地。通过巩固一批、规范一批、新建一批,发挥“一室多用”功能,聚力共建“半小时活动学习圈”,满足辖区内老年人学习、活动需求。全县共成立“家门口”老年大学办学点32个,覆盖18个乡(镇)。

老年大学举办文体活动。广南县委组织部供图

突出品质、体现特色,享受高质量教育教学服务

“最好的课堂在身边,最好的教育是实践。通过充分利用全县红色文化资源禀赋,制定具有广南特色的党性教育课程和活动,真正让党的教育伴随,让党员们退休不褪色。”广南县委组织部老干科科长潘杏萍介绍。

通过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利用“微视频、微宣讲、微党课”等形式强化党性教育,把“家门口”老年大学打造成释放党建引领效能发挥的阵地。同时,各教学点积极融入本地元素,打造“一教学点一品牌”“一教学点一特色”的地域特征明显、文化特色显著的精品课程。如:莲城镇大革假村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壮族民居“进士第”开设“家风家教”课;莲城镇菜园社区邀请专家讲授《初心》专题党课等精品课程,大大提升办学特色和办学品质,使老年人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按照“择优入库、动态管理、共建共享”原则,选聘政治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热心老年教育事业的党政干部、站所负责人、村组干部、乡土人才、离退休干部及“两优一先”等担任老年教育师资,注重从中小学教师、国有企业退休人员中聘请管理和生产一线骨干兼任办学点师资,并与乡(镇)党校师资库“共管共用”,确保牌子挂起来、活动抓起来、办学质量提起来。目前,全县32个办学点共储备优秀师资人才180名,共有学员1400余人。

乐学乐为、示范引领,发挥余热展银龄风采

通过持续发挥阵地作用,壮大“句町银发先锋”志愿服务队力量,突出乐学乐为,培育银色人才的主旨。全县教学点开设以来,吸引了200余位有能力、有意愿、有专长的“银发”人才,主动参与“句町银发先锋”志愿服务队。通过积极搭建平台,组织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引导老年人就近参与社区组织活动,积极参与纠纷调解、文明城市创建、红色宣讲活动、“绿美行动”建设,疫情防控等中心重点工作中,涌现出诸多先进典型事例。广南县老年大学创新制作防疫宣传短视频《全民齐心战疫情》,形成发挥余热“老有所为”的良好氛围。自2021年以来,共组建“句町银发”志愿服务队67个,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关爱老年人、关心下一代、文艺培训、慰问演出等活动800余次,参加人员9000余人次。

“很感谢县委县政府给了我们发挥余热的平台,通过‘勾町银发先锋’志愿服务队,我们一群退休的老同事能够聚在一起为全县工作贡献力量,很有意义,家人也很支持。”退休干部黄张玉感觉自己重新年轻起来。(曹颖、刘文龙)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