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位置: 大学网 >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 正文

融入现代生活让“非遗”活在当下

日期:2023/6/17 17:29:04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3-06-13

原标题:融入现代生活让“非遗”活在当下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日,临沧市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在永德县启动。今年活动的主题为“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非遗小集市”是永德县主会场的一大亮点。滇红茶、傣族手工造纸产品、昔归团茶、俐侎人服饰、碗窑土陶、傣族剪纸、佤族织锦及永德小骨头生、月饼、麦芽糖等数百项好吃、好玩、好看的非遗伴手礼、非遗美食齐聚永德县市民广场。在集市上,广大群众近距离接触非遗,了解非遗的故事,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除永德县主会场活动外,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我市各县(区)文化和旅游局通过非遗展演、非遗传承、公益讲堂、社会教育、普法宣传、文博“五进”等线上线下相融合和展示展销结合等方式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推动临沧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促进人民共享,营造全社会关注参与非遗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6月10日,临翔区的宣传展示活动以非遗歌舞乐展演、非遗项目展示、文化遗产保护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傣族女子象脚鼓舞、传统滇戏、南美拉祜族芦笙舞在台上展演;碗窑陶器、中山竹编工艺品、勐准傣族面具等非遗产品在台下展示;临沧酱菜、泡水果、糟白酒等非遗美食吸引市民驻足品尝;南美拉祜族搭桥节、昔归团茶制作技艺等非遗文化则通过展板,让市民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和茶叶的手工技艺。当日,临翔区还借助“华翔情深美好相约”临翔乡村振兴宣传月的东风,把一批傣族象脚鼓、碗窑土陶、昔归团茶、中山竹编等非遗代表性项目搬进了华中科技大学。通过讲述临翔传统文化如何在传承中创造价值,来促进校地文化交流交融,增强学生文化认同,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氛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当日,凤庆县举办了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传承人培训活动。培训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非遗保护现状,传承人的地位、权利和义务以及非遗传承人应遵守的规章制度等内容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国家非遗传承人张成仁对茶文化起源发展进行深度解析。通过讲座和培训,更好地引导和促进凤庆县滇红茶非遗技艺的传承,着力扩大凤庆滇红茶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宣传和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对广大非遗传承人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在孟定镇班幸村独树成林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举办以“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展示活动以非遗歌舞乐展演、非遗项目展示、文化遗产保护宣传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耿马歌舞团表演展示了傣拳师、傣族传统古乐、傣族紧那罗舞、傣族女创拳、蝴蝶舞、傣族马鹿舞等非遗代表性项目。在现场,游客还参与了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傣绷文、傣族漆器、翁达佤族藤篾鼓凳制作、傣族古法红糖、勐简黄佤织锦、傣族竹编、傣族象脚鼓、德昂族织锦等20多项非遗制作技艺体验。

在沧源佤族自治县举行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暨“七彩云南·非遗购物节”活动上,佤族木鼓甩发舞、佤族民歌《星西格,勒西灭》、佤族乐器《阿诺》、佤族织锦等非遗项目展演,让广大群众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举行的“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主题宣传展示活动,通过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打陀螺等方式,向群众展示双江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果,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据悉,临沧市2023年特色非遗购物集市和非遗文化展演将从6月10日持续至13日。(融媒体记者杨维通讯员贺楚楚耿德英符立智李云燕张鹏飞陈志强李应江李月佳梅新强易思敏肖瑶周萍)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你可能会喜欢
    没有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