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生产和消费的基础,是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
近年来,林芝市察隅县始终把稳就业摆在“六稳”之首,坚持市场化方向,依托对口援藏优势,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农牧民转移就业等问题,多措并举、协力推进,推动实现就业增收。
统筹兼顾——
持续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
“我区就业市场分析”“如何转变就业观念”“如何用好就业政策”,在察隅县2022年第一期创客讲坛上,察隅县人社局特邀西藏他喜咨询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扎西朗措,以自身创业经历现身说法,生动精彩的内容吸引了一批高校毕业生前来听讲。
“青年人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有知识、有能力、有闯劲,是全社会最有可能通过创新创业走向成功的群体,希望大家踊跃行动起来,通过创新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扎西朗措的一番热情陈词,鼓舞了场下高校毕业生们,还未等讲座结束,大家便已积极主动地互换联络方式,热烈讨论了起来。
除了创客讲坛,察隅县在推动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方面着实下了大功夫——通过微信群、电话、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岗位信息推荐和政策宣传,累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招聘信息97批次,推荐就业岗位3400余个,开展高校毕业生政策宣传2次,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
同时,察隅县还为高校毕业生们争取100万元县级创业担保贷款资金、10万元县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和5万元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运转经费,为察隅籍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贷款和政策咨询保驾护航。
截至目前,察隅县2022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已就业13人;已有16人申领创业启动资金,申领资金96万元。
拓宽渠道——
全力做好转移就业工作
察隅县立足实际,充分融合县域内产业发展,坚持把转移就业基地作为吸纳农牧民就业的重要选择之一,充分发挥人社系统在基层的宣传优势,全面宣传转移就业基地相关优惠政策,广泛动员县域内企业、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等用工主体申报“农牧民转移就业基地”。鼓励有吸纳农牧民就业意愿和能力的基地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岗位,吸纳农牧民群众实现就近就便,不离乡、不离土就业,融入察隅县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审核认定农牧民转移就业基地9个,其中,自治区级1个,县级8个,吸纳农牧民就业798人,实现农牧民增收239.4万元。
在拓宽就业渠道方面,察隅县依托对口援藏渠道,与深圳市人社部门签订劳务协作协议,在深圳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挂牌“西藏察隅劳务协作服务站”,实施“走出去”就业发展思路,通过“政府引导+对口援藏+劳务协作”转移就业模式,进一步提升察隅县高校毕业生和农牧民群众的就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质量,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此外,察隅县还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广泛发布就业政策和招聘信息,让用人单位和有就业意愿的农牧民群众及时了解掌握相关政策和岗位信息等,促进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双向高效精准对接。
技能培训——
打好“组合拳”实现“四个一批”
察隅县察瓦龙乡羊肚菌喜获丰收,一筐筐新鲜的羊肚菌送往各大市场及寻常百姓家。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察隅县人社局联合察瓦龙乡人民政府带领本地种植能手到云南省泸水市交流学习并参加实地培训,云南的羊肚菌种植技能帮助察瓦龙乡的农牧民群众走向“家门口就业”的增收致富幸福道路。
在察隅县上察隅镇西巴村,察隅县人社局为当地珞巴族群众举行了“珞巴宴”培训班,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学习珞巴特色菜、藏餐、川菜等烹饪技能,为想学技能却不能远行的村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技能培训让西巴村村民就业创业能力进一步提升,为西巴村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人才资源基础。
为推动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察隅县打好培训“组合拳”,面向用工单位推行农牧民技能培训“四个一批”工程。订单定向式培训一批,针对紧缺职业定向培训上岗,让农牧民掌握一技之长,帮助其在培训后稳定就业、促进增收,在G219国道沿线村庄开展一批“藏家宴”“僜家宴”“珞巴宴”等技能培训;以工代训式培训一批,支持各类企业、农牧民专、经合组织等吸纳劳动力就业;岗前培训一批,企业自行开展或依托培训机构针对新录用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新人尽快熟悉用工单位的发展规划及具体要求,联合培训机构开展保安、客房服务等技能培训;送教上门培训一批,发动各类培训机构进村入户,针对群众需求和农村特点,就地就近办班,把培训搬到家门口,既方便群众学技术,又不耽误生产生活,帮助广大农牧民群众走上一条就业增收的光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