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1-07-22
黑龙江上下尽锐出战、苦干实干、攻坚克难,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基础,让百姓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海伦市第一中学的苑胜男今年高考,以618分的成绩被电子科技大学录取。知道结果的那一晚,一家人喜极而泣。十几年前,苑胜男的父亲因意外导致失明,丧失劳动能力,上学读书对小胜男而言,曾经是一个梦。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他们一家如今每年享受到养殖大鹅、小菜园、光伏等产业分红5000元以上,再加上低保和母亲的务工收入,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苑胜男的父亲苑中山:
上大学还得好好学,不能放松,好好努力,这些年都指着大伙儿帮助咱们呢,以后好好回报社会,也帮帮别人。
受益的不只苑胜男,几年来黑龙江累计投入资金114亿元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实现动态清零,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穷根,才能真正“智富”奔小康。
全面小康,难在全面,更贵在全面。脱贫攻坚战打响时,吃水难、安居难、上学难、就医难等一系列难题都是脱贫攻坚的痛点难点。
这是2016年记者镜头下的林甸县丰产村,大片的泥草房摇摇欲坠。五年过去了,丰产村上演“变形记”,乡道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田园风光尽收眼底。小康不小康,首先看住房。得到政府补贴,村民吕洪林终于告别了忧心的泥草房,住进暖心的大瓦房。
林甸县东兴乡丰产村党支部书记张春福:
目前全部改造完成,没有一户在危房泥草房里住着。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脱贫攻坚战中最大的“硬骨头”。2020年进入巩固阶段的拜泉县,还剩余贫困人口1504户2793人,其中80%是因病致贫。有病看得起,苦日子才能见亮。
拜泉县上升乡团结村农民邹翠玲:
我住两回院就花五百多块钱,老伴住三回也就五六百块钱。要是不给报的话不得一万两万的。赶上这政策好,我们享福了!
赶上好政策,邹翠玲在村卫生所就能免费检查身体。村里像她一样的贫困户都有自己的专属健康档案,小病不出村,大病有补助。“两不愁”真不愁,“三保障”有保障,2020年,黑龙江贫困人口如愿全都实现了这个目标。成绩背后是龙江上下同欲,合力攻坚克难。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统筹谋划、强力推进,最大限度压减一般性支出,全力以赴保证脱贫攻坚投入。从扶“面”到扶“点”,从“大水漫灌”到“定向滴灌,尽锐出战攻克堡垒、全民动员攻破难关。市县乡村党组织和基层干部苦干实干、倾力付出,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全省累计6182个驻村工作队、25200名驻村干部同全省177800名帮扶责任人一道奋战在扶贫第一线,11名同志以身殉职,他们用责任和担当、汗水和生命共同谱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龙江篇章。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教授姜冰雨:
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是我们事业能够取得成功的组织保障和政治保证。坚持发挥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样的政治优势,能够实现我们事业的成功实现了保证。方法得当,我们用“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方法消除贫困。我们通过扶智力扶志气,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广大群众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营造全社会扶危济困的气氛,凝聚社会共识和社会合力,我们坚持过硬的干部作风,坚持真抓实干,用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脱真贫来彻底解决贫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