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大学网 > 宿城区 > 正文

“奋进新宿迁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宿城专场

2023/8/3 5:17:33 点击:

宿城区委书记陈伟同志,宿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项里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永杰同志,宿城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杨广军同志,宿城区城管局局长朱翔同志,请他们向大家介绍宿城区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陈伟书记作主发布。

宿城区委书记陈伟: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好!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宿城这十年”的发展历程。这些年来,广大记者朋友用一组组精彩镜头、一行行滚烫文字,记录了宿城干群奋斗的足迹,呈现了宿城大地精彩的跨越,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共宿城区委、宿城区人民政府,向长期以来关注和支持宿城发展的各位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新时代的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年,也是宿城经济社会大踏步向前、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十年。十年来,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历届区委的接续奋斗下,从大力实施“六大战略”,到明确“四个宿城”发展定位,再到矢志“三争三创”奋斗目标,高质量发展主题永恒不变,十年间,我们始终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地区生产总值连跨2个百亿级台阶、去年达到464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今年将突破300亿元大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万元,均实现了翻番,城镇化率提高了8.2个百分点、目前达到66.2%,“放管服”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农房改善、文化和旅游产业等4项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高质量发展考核跻身全市第一方阵,各项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创造了跨越赶超的“黄金十年”。

十年砥砺奋进,创新成为宿城最鲜明的标识。我们始终传承“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大胆地试、勇敢地闯,把改革创新的基因注入现代化、融入新征程。可以说,过去因改革而兴,现在靠创新而强。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三链”融合,全社会研发十年累计投入48.6亿元、年均增长15.8%,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个数较2012年增长13倍。我们的激光光电产业“从无到有”“由有向强”,集聚了嘉泰激光、华科创智、宿芯电子等产业链企业82家、年内产值即将突破50亿元,成为全国除武汉之外的第二大激光产业集聚区,激光装备科技企业孵化器获批为国家级孵化器(也是全省首个激光装备科技企业孵化为主的国家级孵化器);引进高层次人才百余名,徐红星院士先进光源研究院是苏北地区首个院士创业项目(在未来3-5年内将建成8个以上科技创新团队,推动至少5项科技成果在宿城产业化,创造发明专利30项以上,打造成光源领域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科技创新平台)。我们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网络创业、返乡创业、草根创业等“十大创业群体”竞相发展,新增私营企业2.2万家、个体工商户11.2万户,年均分别增长29%、21%,实现了“淘宝镇”全覆盖,苏北第一电商“疆北大叔”最高年销售额达到4亿元,“人人崇尚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激昂旋律响彻宿城大地。我们纵深推动“放管服”改革,以“建设最优营商环境城市和人民满意政府”为目标,在全省率先推行“一件事”改革、“超级管理员”数据共享,创成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政务办理环节平均压缩55%、申报材料平均减少71%、办理时间平均缩减70%以上(比如,企业开办“一件事”由2012年平均时限30天办结压缩至0.5天全流程办结),“宿迁速办•宿城服务”成为响亮品牌。我们乘着“四化”同步集成改革东风,高质量实施8大领域264项重点改革事项,共获批国家级试点示范13个、省级试点示范43个,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城市公共空间治理等工作获国家级推广,形成了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宿城经验”。

十年砥砺奋进,协调成为宿城最出彩的画卷。这十年,我们聚焦城乡融合、三产协调,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绘就了一幅协调发展的新图景。一方面,坚持产业兴区,三次产业齐头并进,发展的成色越来越足。从怀揣“工业强区”梦想,到具备创建“全国工业百强区”雄厚基础,工业加速奔跑。2012年恒力集团的德力化纤刚刚投产,全区数得上的大企业仅有青岛啤酒厂、箭鹿集团、精科集团。十年来,我们一手壮大主导产业、一手培育先导产业,持续推动龙头企业阔步前行、规模企业“强筋壮骨”、小微企业加速成长,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4家、销售超亿元企业90家、“专精特新”企业35家。2021年工业开票销售收入、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分别是十年前的2.3倍、2.4倍、2.2倍、3.5倍。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构建了以纺织服装、绿色建材、激光光电三大主导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健康四大先导产业为主体的“3+4”特色产业体系,成为宿城的地标产业,10条重点产业链正在裂变扩张,以2021年成功承办全国纺织科技成果转化与合作大会为标志,具备了“一根丝到一匹布、一件衣”的全产业链生产能力,恒力(宿迁)产业园成为全市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的链主企业、旗舰项目。从传统农业大区,到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单位,农业转型提质。把粮食安全和种业科技作为“先导工程”,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累计新增高标准农田34.1万亩、占全区食用农产品耕地面积的71.9%,中江、大华、瑞华3家企业获批全国种业五十强,全区良种覆盖率达98.5%,粮食单产超全国平均水平18%,创成全国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区。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提升农业竞争力作为关键,充分挖掘城市近郊独特区位优势,西片区紧扣“国家农业公园”打造“长三角新型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中片区围绕“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长三角“菜篮子”“果盘子”,南片区打造“苏北大粮仓”和中心城市“水产品主供区”,累计新增“两品一标”68个,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超70%,龙河(罗圩)创成全国农业产业强镇,“陈集葡萄”“埠子蚕茧”“洋北西瓜”“罗圩香茄”“花园酥梨”获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今年7月蝴蝶兰大世界、田洼智慧农业园等项目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同志高度认可。从低层面、分散化的单一商贸业,到现在新业态、新模式的竞相涌现,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生活性服务业迈向高品质,2012年金鹰、宝龙刚刚投用,这十年恒力大酒店、水韵城、苏宁广场、中央商场、吾悦广场先后建成,西湖路、幸福路、宿城新区三大商圈错位发展,楚街、宝龙二十四街“烟火气”升腾,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十年前的3.4倍,年内就可建成的红星天铂、清水湾•金樽坊将进一步形成消费联动互补局面,全市消费高地持续引领潮流风尚。生产性服务业迈向高端化,现有总部经济企业39家、律师事务所37家、会计事务所8家、证券公司7家,10座商务楼宇入驻商户654家、年营业收入达35亿元,其中金鹏国际年营收超10亿、税收破亿,3A级以上物流企业12家,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高达23%,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电商直播、数字经济、信息技术等新兴服务业异军突起,累计建成5G基站1076个,在库数字经济企业53户、2021年完成营业收入67亿元。另一方面,坚持城乡融合,农村乡愁,城市蝶变跃升,城乡的面貌越来越美。昔日的苏北小城,正朝着“全国城市治理样板区”、全国最具特色的中心城区大步前进。十年足以让一座城市完成翻天覆地的蜕变,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宿城这十年的变化。10年前中心城区还只是古黄河与大运河之间的狭小地带,我们接续实施总投资531亿元的217项中心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城市骨架加速拓展,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建成区面积从38平方公里增加到60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从不到25万增加到39万。去年以来,我们在全国率先启动城市公共空间治理,成功举办全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研讨会,“综合执法进小区”走进群众心坎里,黉学街、小关庙巷等高品质公共空间迅速成为群众的“网红打卡地”,成功摘下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等多项桂冠,宿城已由人们印象中的“落后小县城”,华丽蜕变成为颜值和气质兼修的现代化城市。过去的落寞农村,正向着极具时代气息的现代化城镇演变发展。围绕“既能享受现代城市文明,又能拥有诗意田园生活”目标,把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作为重中之重,圆满完成“厕所革命”建设任务,镇域污水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6个、美丽宜居村庄60个,各具特色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风景如画的田园乡村引人入胜,宿城乡村美景成为家门口的“诗和远方”。以“群众住不好就寝食难安”的责任感,大力开展农房改善,同步实施镇区“六个一”工程(一条特色街区、一个公园广场、一个商业综合体、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个便民服务中心、一个创业园区),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短板,1.6万户搬迁农民过上了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城镇生活。十年来,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实现翻番,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2:1降到1.81:1。

十年砥砺奋进,绿色成为宿城最靓丽的底色。现在的宿城“天蓝、地绿、水净”,中心城区绿地覆盖率达43%、人均森林面积19.6平方米,群众家门口就是公园、推窗蓝绿交融、出门鸟语花香,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宿城的代名词。回顾宿城绿色发展之路,我们印象深刻。曾响彻大江南北的“耿车模式”,一度陷入污染围城的困境,2012年被生态环境部列为全国八大重点环境整治区域。2015年我们下定决心、“刮骨疗毒”,仅用66天时间就取缔关停了近5000个加工点,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动耿车绿色转型、探索电商经济,昔日“垃圾场”华丽变身“绿富美”。在今年8月12日“中国这十年·江苏”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省委书记吴政隆列举了“一城一镇一园区”生态变典型,“一镇”就是我们的耿车镇。可以说,经过耿车一役,更加坚定了我们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2017年以来,立足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我们深入推进“两减六治三提升”行动,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仅用98天完成中运河治理,推动大运河宿城段生态环境质量发生转折性变化,被人民日报赞誉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运河生态新画卷,马陵河整治入选国家城市黑臭水体环保行动典型案例、江苏省最美河湖。十年来,我们大力加强污染防治,特别是2020年以来累计实施32个项目、投入16.7亿元,去年pM2.5和空气优良天数改善幅度全省第二,全区pM2.5平均浓度从61微克/立方米降至37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由250天增加到295天,重污染天数由12天减少到2天,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比例达到77.8%,生态环境质量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现如今,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月堤湖生态公园、牛角欢乐田园度假区、朱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等农文旅项目先后建成,耿车镇刘圩村创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古黄河风景区创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全区新增酒都公园、项王故里6个3A级以上景区,成功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单位、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单位。在此,欢迎大家到宿城各地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宿城的生态之优、环境之美。

十年砥砺奋进,开放成为宿城最活跃的音符。作为主城区,“宿城的形象就是宿迁的形象、宿城的开放就是宿迁的开放”,因此我们主动对接和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战略、运河文化带建设大格局、全市对外开放大环境,致力以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开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朋友圈”日益扩大,自2018年首次缔结国际友好城市罗马尼亚特什纳德市以来,从经贸到人文、从官方到民间、从人员往来到项目合作,我区对外交流合作更加密切,建立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多达50个、直接投资的达到18个,实际利用外资累计6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承载力”逐渐彰显,宿城开发区勇当开放开发的排头兵,坚持把重大项目作为决胜未来的“硬支撑”,落户30亿元以上项目11个,特别是近年来,投资110亿元的南玻院新材料产业园、投资60亿元的乐凯新材料、投资50亿元的天格智能家居等大项目接踵而至,综合实

[1] [2] [3] 下一页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来成都郫都区打卡!西华大学排球馆周边运动游玩指南出炉
武汉科技大学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五送”惠民活动在湖北仙桃启动
毕业不愁,就业无忧荣昌区携手高校毕业生告别“就业寒冬”
最新图文
嘉兴桐乡:汇集院士专家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做好“寒地文章”端牢“生态饭碗”
西丰县年产成品茸20多吨看“中国鹿乡”如何逐鹿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