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2-05-08
我们都是“大学工”队伍的一员|经济学院爱生护校勇争先,科学抗“疫”显担当2022-05-0814:25上海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字号
原创新闻中心上海财经大学
生命至上、学生至上、服务一线、坚守一线!在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指挥部和武川路校区疫情防控专班的统一指挥领导下,经济学院迅速整合大学工队伍并携手校内各兄弟院系、单位抗“疫”力量,认真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积极聚焦部署、信息和志愿三大工作维度,充分发挥扁平化管理的高效模式、数字化管理的精准优势,做到疫情防控过程中快速反应、提前预判、科学决策,形成精准抗“疫”、科学抗“疫”、协同抗“疫”、全员抗“疫”的高校应急管理新理念,从学生实际出发、紧紧依靠学生,凝心聚力全力打赢疫情防控大仗硬仗。
部署有力,精准抗“疫”有速度
疫情就是命令,现场就是战场。4月6日,学校全体校领导分头进驻各校区,组建工作专班,压实责任,靠前指挥。学校刘兰娟副校长任武川路校区专班组长,统计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薛亮、党委副书记王体,法学院党委副书记罗山鸿服从学校统一调配,纷纷支援武川路校区。薛亮老师担任专班副组长,学院学工办公室主任崔士超老师担任专班联络员。“我清楚的记得,毕业多年后再次拿到和医护人员一样的‘大白’防护服、防护面罩和手套的时候,真忘记第一步该干什么了。”崔士超老师回忆抗“疫”前期阶段时坦言。现在的崔老师结合疾控中心发布的官方防护视频,成为了武川战区“正确穿脱防护装备”的最佳教员,快速成长为武川战区的信息“枢纽”。
武川路校区实行专班部署以来,第一时间组织成立了师生组合的学生疫情防控工作专项小组,统筹校区内各学院、单位的抗“疫”人员,分成物资对接,园区送餐,抗原自测和核酸检测,园区学生转运、隔离,学生思想动态摸排等五大块内容,各版块负责人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无论是负责物资对接联络发放的方芳老师,负责分餐发放的蔡颖敏老师,负责每日抗原、核酸检测的罗山鸿老师,负责学生转运、隔离的王体老师,还是摸排、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王昉老师,随时准备处理应急突发工作的吕季东老师,“穿上防护‘小蓝’和‘大白’服,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战友”。大家认为“一定程度上,这种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做到快速反应、快速决策,最快速度的保证措施到位”。
武川战区各宿舍楼内,学工队伍依靠广大学生党员干部,组织志愿服务的学生力量,率先探索组建“楼长-层长-宿舍长-学生”的管理模式。这样,校区党政领导干部、全体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学生党团干部、志愿者多方人员迅速集结,形成强大合力,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分工细致,布局合理,做到抗“疫”有速度。
信息有序,科学抗“疫”有准度
“一日三餐前总是要碰个头的,保证战区的上情下达、形势研判、科学决策。”武川自进入抗“疫”状态以来,每天早晨七点钟,雷打不动,武川路专班在食堂、办公楼或园区宿舍前,召开晨会,形成了园区一道独有的风景线。大家充分交流问题、掌握动态、进行预判、做出决策,把工作会议设在现场,有利于高效、准确地解决问题,成为了战区的特殊工作机制。
✦
SUFE
在专班的总体部署下,武川路校区全体抗“疫”人员认真做好数据统计,并生成一张张一目了然的动态图表。从每日抗原自测、核酸检测的数据,从校园内学生、教师到保障人员的数据变化及实际分布情况,再到校外隔离与治疗的人数以及校内隔离学生人数,做到数据及时更新准确,人员分布动态清晰,切实发挥出数字化治理准确、高效的优势,做到人员的数字化管理,同时还能及时检验决策是否合理,有否进行充分落实,为后续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有效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以5月2日的校外隔离与治疗情况的数据为例,从图表上,既可以直观地看到四地隔离点人数高位变化,又能推测隔离返校学生日期,而这些数据的掌握又可以为后勤保障、物资分配等下游工作提前研判,将工作落实在前面。”在准确掌握数据基础上进行科学预判是武川战区抗“疫”的重要工作经验。
SUFE
校区学工队伍在前期“每日健康打卡”的基础上,快速、精准排查所在楼层内所有核酸异常人员,分类建立并及时更新在校学生基础数据、核酸异常人员、校外隔离、转运学生帮扶、解除隔离、机动学生、心理危机、重点关注学生谈心谈话、健康打卡、就医学生记录共10项内容,从而确保了信息统计工作的精细化落实、协同化推进、体系化统筹,做到数据底数清、风险研判早、干预更及时。尤其是通过对学生思想动态领域的数据分析,能较早结合不同学生的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家校联手干预,及时缓解学生在封控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志愿担当,协同抗“疫”有态度
“我们的学工队伍真是让我感动,发扬了‘螺丝钉’精神,哪里需要哪里拧。”学工队伍‘大家长’学院党委副书记金晓茜老师感叹到,疫情开始后,她每日都要协调学工大家庭的大小事务。作为专班联络员,崔士超老师负责和学校专班的对接联络工作,汇总反馈武川校区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同时还是我院356名学生的辅导员。王佳瑞老师在结束护送学生外地隔离返校后,派至三门路园区服务专班工作;王蔚老师则肩负起武东战区20号楼1000多名学生的“大家长”,与战友们并肩奋斗在抗“疫”一线;王威老师成为武川26号楼任驻楼楼长,从最初的不知所措到现在的有条不紊、游刃有余,风轻云淡的抗疫手记背后都是没日没夜坚实的付出。其实,除了专职辅导员队伍外,很多任课教师、行管人员和博士后也成为了武川“大学工”抗疫力量的一份子。“当前武川路校区的学工队伍无论是在人员组织、工作边界上都突破了以往以学院辅导员为主的概念”,学院党委书记王昉老师认为。
4月初,学校疫情形势急迫,学院周亚虹院长紧急召集包括黄振兴、张永超两位院长助理在内的在校专职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和辅导员等10人组成了一支“大学工队伍”,志愿服务武川校区部分宿舍楼的送餐服务。目前这支服务队伍,随着后续进校力量的补充,人员不断更迭,但是“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志愿服务的初心仍然不变。
面对学校的紧急需要,经济学院办公室许佳华老师从电话征询意见到收拾行囊,不到半小时,就起身奔赴校外隔离点,变身临时辅导员,守护学生安全。和他一样,每天奋战在校园里的老师们都是如此,在疫情来临的时候,他们都成为大学工中的一员,挺身而出、义无反顾,随时待命。
“今天在武川理发,等待的过程中,老师跟我说你已经进入waitinglist,就很有意思,理发的人可能都是一些教授,这些有大学问的人能够亲历亲帮我们剪发、清扫头发碎屑,就很亲切。”这是武川路学生在解决“头”等大事之后对教授“理发师”由衷的赞美。4月底,疫情防控专班在摸排到学生的实际诉求之后,召集校区内一批有理发技能的教工团队,搭建了一支临时的流动理发摊位,利用学生在网格化活动的时间,合理安排理发时间,为在校生们操办了一件大实事。短短几天,学院常务副院长夏纪军老师从理发师助理很快“破格提升”为首席,“有学生竟然主动跑来和我谈论文,聊天交流心事,剪发这活干的挺值的!”
“疫情思政大课,没有特别加的内容,就是在保证抗‘疫’工作的大前提下,所有在校教职工化身大学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疫情,以及在疫情防控总体大形势下所做出的个人牺牲与辛勤努力,人生“得”与“失”的判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博弈,这就是一堂最生动的人生大课,足够他们用一生来领悟。”这是崔士超老师在结束一天辛勤忙碌的抗“疫”工作之后,在他的工作笔记上所写的。
守土尽责、护校有方,坚持师生至上,凝聚人心,武川路校区充分依靠发挥各学院、单位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紧紧依靠在校师生的力量,组建大学工战“疫”团队,同舟共济,团结一心,科学决策、精准发力,在上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贡献“武川智慧”,为校园保卫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来源_经济学院
原标题:《我们都是“大学工”队伍的一员|经济学院爱生护校勇争先,科学抗“疫”显担当》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