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竹产业技术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洪举行,国家林草局重组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基地落户“竹钢”,新申请技术专利14项。“中国(前锋)有机茶第一村乡村旅游示范村”项目,代表四川进京参加首届“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展示。玉屏山被国家“四部委”列入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一张张靓丽的“成绩单”是“十三五”以来四川省洪雅县紧抓人才工作,激发人才活力,推动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好展现。
近年来,四川省洪雅县始终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定位“生态立县、文旅兴县、品质强县”发展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聚焦“引育用留”关键环节,全力打造识才爱才重才用才的良好人才生态,以人才发展引领高质量绿色发展。
创机制,破壁垒,海纳百川引人才
“洪雅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要注重文化内涵,着力打造‘区域品牌+企业品牌’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要集聚涉农、涉茶资金的投入,大力培育龙头企业;要强化与中国茶业商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以及国内行业科技力量的合作,培养茶专业技术人才;同时,要着力培训营销人员,构建网络营销与线下营销相结合的市场营销体系”,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在洪雅县调研茶产业发展情况时,为洪雅开出的一剂“良方”。自2020年聘请刘仲华院士莅洪开展茶产业技术培训和合作以来,洪雅县以实施泡好“一杯茶”工程为突破口,成功打造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瓦屋春雪”,顺利培育出洪雅独有茶树新品种“天府5号”“天府6号”,有效助推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引进刘仲华院士,只是洪雅近年来实施“柔性引才”政策,聚力推动洪雅发展的一个缩影。2016年,为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康养旅游、医疗卫生等高端领域人才紧缺问题,洪雅县提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引才理念,创新探索“柔性引才”机制,出台《洪雅县“柔性引才”办法》,在不改变县外人才人事、档案、户籍等关系前提下,按照“政府引导、以需为本、契约管理”原则,以顾问指导、短期兼职、创新创业、项目领办等途径,引进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大内科主任、内科学教授、博导冯玉麟在内的专家教授27名,为洪雅茶叶产业、医疗卫生、康养旅游等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
在推进“柔性引才”的同时,洪雅县还通过公开考核招聘、高校招才等方式,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和优秀高层次人才120人。为适应近年来产业发展需求,自2020年以来,洪雅县进一步提高专技人才招录标准,截至目前,已公开招录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9人、全日制本科生124人,“双一流”大学人才47人,在全市率先引进聘任制公务员1人,实现了人才引进量质齐升。
搭平台,促合作,厚植沃土育人才
“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聚才引才固然重要,育好人才也是关键。近年来,洪雅县始终坚持把人才培育放在抓好人才工作的重要位置,突出“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育相结合,分层分类分级开展开放式、个性化、系统性培育,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良好氛围。
“作为洪雅本土菁才,除了每年都有1次赴国内知名高校更新思维、开拓视野的机会,还能真正走出去帮助更多的农户,培育更多专业实用农村人才,我感到很幸运,感觉自己人生价值实现了最大化。”洪雅县创新型科技人才李世洪高兴地说道。
在洪雅,和李世洪一样,被评选命名为本土优秀人才的还有很多。2018年,洪雅县启动实施“八类本土人才”培育计划,联合教育、经信、卫健、科技、人社等部门,分领域开展洪雅名匠、洪雅名师、洪雅名医、洪雅名厨、洪雅文艺名家、洪雅田园之星、洪雅创新型企业家和科技人才等八类本土人才示范培育,打通了洪雅优秀本土人才成长的快速通道,搭建起沟通交流平台,使人才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截至目前,共评选命名洪雅名匠、名师、名医等本土人才52名。其中,3人成长为国家级文艺人才,3人成长为省级名师,2人成长为省级名医,5人成长为科技人才,5人成长为农村致富带头人。
搭建产学研人才培育平台,形成“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模式,是洪雅县培养人才的另一条路径。通过开展名校名院名企战略合作,洪雅县先后与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新签订《林业科技合作协议》等校的合作战略协议;与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共建“教学科研就业实践基地”;联合华西医院培育1名博士后,从华西医院、日本生物研究所等机构引进4名专家顾问组建16人研究团队,助推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发展……截至目前,洪雅有效整合院校地及专门科研机构资源,培育高端应用型人才100名,完成《四川主要康养林分芬多精含量及成分研究》《高血压人群森林康养医学实证研究》《森林康养基地模型应用建立研究》等国家、省级课题研究。
建舞台,展才华,各显其能用人才
“如果不是这些专家人才的讲解,我都不晓得啥子是茶叶绿色防控,这样的培训真的是太好了,让我们茶农在茶叶种植管理和绿色防控方面又学到了一招。”洪雅县槽渔滩镇玉岚村村民徐丽感言道。
让专业技术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是洪雅县发挥人才作用的重要途径。2017年起,洪雅县大力实施“百名人才联乡村”行动,围绕茶叶、藤椒、中药材、果蔬种植、畜牧养殖、康养旅游等六大产业,从县级部门(单位)、乡镇、农村专业合作社中,精选142名专业人才组建成6支人才服务团队,按照“1个团队+N个联系村”模式,深入全县76个产业发展重点村开展服务工作,采用分类选派、组团服务、清单管理、三重保障等方式服务基层一线,着力增强农村造血功能,带动2万余名群众产业致富。截至目前,联系村启动产业项目17个,新建乡村旅游合作社3个,带动2372户农户增收830万元。
不仅如此,洪雅县还以“两项改革”为契机,全域统筹资源,创新推动教育学区制、医疗次中心改革,有效推进县域教育、医疗人才流动,激活乡村教育、医疗人才资源。
“以前学校分散分布、师资力量不足、学生数量有限,导致了一些像赵河小学一样的山村学校,无法为孩子们开设艺术教育课程,现在进行‘学区制’改革,通过走教方式,有效解决了我们山区学校师资不足问题,孩子们上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的愿望得以实现,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赵河小学校长陈勇感慨道。
自推动教育学区制及医疗次中心改革以来,洪雅县创新建立学区制人才分配、考评机制和县级医疗专科联盟,共推动8名紧缺学科教师走教,10名综合专业教师转岗,11名省级重点专科人才到洪雅坐诊,19名专业技术人才向次中心医院集中,有力激活乡村教育人才资源,助推次中心医院错位特色发展,工作经验被省两改办、省深改办专题刊发。
强保障,优服务,为凤筑巢留人才
引来人才,更要留住人才。近年来,洪雅县始终坚持把营造人才工作生活良好氛围摆在突出位置,竭力强化各类要素保障,做优各项管理服务,让各类人才在洪州大地上工作顺心、生活舒心。
安居才能乐业。近年来,洪雅县采取“住房补贴+人才公寓”的方式给予各类人才住房补助,向引进来洪工作满1年的高层次人才发放每年9600至36000元生活补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发放每人6-10万元安家补助,创新制作“引进人才VIp卡”,凭卡享受景区免费游、优先就诊、子女入学等8项优待服务。同时,开通人才政务服务绿色通道,为人才提供医疗保健、配偶就业等帮助,开通“高层次人才服务专线”,集中受理各类人才诉求、意见建议,有效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构建人才发展系列政策支撑,制定《洪雅县高层次人才管理服务激励暂行办法》《“新洪雅人”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办法,明确县级领导“一对一”联系“新洪雅人”服务制度,提供生活保障、统筹培育培训、鼓励创新创业等8条激励措施,充分激发人才动能。搭建人才交流互助平台,组织各类优秀人才不定期开展座谈会,每年为各类人才提供学术交流、调查研究、考察学习、短期进修机会,架设优秀人才“连心桥”。同时,充分运用18家“媒体矩阵”,打造特色宣传平台,开辟“了不起的洪雅人”宣传专栏,推送“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付志洪、“草根发明家”杨天文等优秀典型20余人,拓展人才交流互动“新版图”。
“水积鱼集,木茂鸟集”。今日之洪雅,以人才为核心,带动特色产业集群强势崛起,经济社会发展蓬勃生机。未来之洪雅,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聚焦“产业聚人、外引内育、改革创新、营造氛围、协同发力”五大行动,着力打造人才向往之地、集聚之地、辈出之地,为推动洪雅建成“两山”转化示范县、绿色发展先行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供稿:洪雅县委组织部罗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