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大学网 > 隆安县 > 正文

中国农大隆安接地气培养人才田间地头读硕读博

2023/7/26 12:04:57 点击:

南国早报记者孙妮

隆安县

这是建在田间的“学生宿舍”,设施简陋,没有空调,最高科技的设备——电脑是学习必需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隆安县

“科技小院”的学生在香蕉地里学累了,垫个纸箱就席地而卧。

学富五车却不闭门造车,在田间地头读硕读博。4月20日,中国农业大学与广西金穗农业集团联手打造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科技小院”结出硕果,联合培养的第一名硕士进行毕业答辩。同时,中国农业大学、广西大学、西南大学等知名高校与广西农业管理部门联合举办“校企协同助推高产高校现代农业发展研讨会”,探讨农业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如何增加对农业发展的推动力

读硕读博首先当农民

“科技小院”的首创成员之一、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告诉记者,2009年,为了培养懂书本、又能解决生产问题的高层次复合型农业技术人才,中国农业大学探索了“科技小院”培养模式,即硕士博士在读的研究生,先在学校里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完成理论学习,然后到全国各地农村的培养基地去,在田间地头完成两至三年的学习,“当农民”的时间占大头。而普通的硕士博士培养流程是,大部分在学校学习,到基层实习的只占少量的时间。2012年2月,中国农业大学在广西金穗集团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企业型“科技小院”,博士生李深宝、硕士生张涛和余赟来到了隆安县那桐镇的研究生培养基地“落户”。

“‘学生宿舍’就是香蕉地里农户的普通砖房,没空调,没网络。白天在香蕉地里干活,累了就席地而卧。”说起在基地的苦日子,在城市长大的博士生李深宝百感交集。南方天热,“宿舍”里没空调,他和同学需涂风油精才能入睡。在地里干活还要忍受各种蚊叮虫咬,有同学腿部受伤溃烂,也有同学眼睛被虫子叮,肿了半边脸。在基地里呆了几个月,“科技小院”的学生习惯了,“既然要学农,就要吃得了学农的苦”。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655分!北镇中学付瑞昊被北京大学提前录取
60多名省内外大学生来到连城县中国雕版印刷陈列馆学习体验
中国农大隆安接地气培养人才田间地头读硕读博
最新图文
中国农大隆安接地气培养人才田间地头读硕读博
品味阳西
福利院长大的大埔女孩“凤凰”归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