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大学网 > 兴海县 > 正文

一二三齐步走

2023/7/21 18:32:42 点击:

展现藏家新风情、新变化、新面貌的兴海县安多民俗文化村。

兴海县

公交车通到了民俗文化村村民家门口。本报记者黄灵燕摄

兴海县

一位网络主播正在民俗文化村的电商直播中心直播带货。

“为什么我们这里的群众身体健康、健壮?因为我们喝的是有机牦牛奶,大家看看我手中的这款牛奶,虽然价格有点高,但它是纯纯的高原有机绿色牦牛奶。”直播镜头前,师傅侃侃而谈,洛桑太则坐在师傅旁边,认真学习,不时递上需要的产品,直播镜头外,摆满了兴海县特色农畜产品。

8月18日,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安多民俗文化村广场旁,兴海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内,正在进行一场主播直播带货,洛桑太正在学习如何成为一名主播,将家乡的农畜产品销售出去。

今年19岁的洛桑太是兴海县温泉乡南木塘村人,他家距离县城100多公里,早些年他的父母离婚,都各自成家了,姐姐在青海师范大学就读大三。去年,洛桑太在高中二年级时辍学,今年偶然的一次机会,接触到了电商,产生了浓厚兴趣。

“我才学了5个多月,直播带货有提成,每个月能有1500元左右的收入,加上基本工资,能养活自己。我现在虽然粉丝不多,但我有信心做好直播。”洛桑太说。

电商直播带货是兴海县稳住搬迁牧民的举措之一。

兴海县多数地区山大沟深,基础设施薄弱,自然条件艰苦,部分村社电、路不通,人畜饮水安全工程滞后,各项社会福利设施几乎处于空白,产业结构单一、增收渠道狭窄、建设养畜步伐缓慢,一系列的因素导致扶贫成本大、扶贫难度高。

为彻底改变“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困境,兴海县决定实施易地搬迁,按照三步走的思路,让群众稳步走向小康生活。

第一步实现搬得出。兴海县在县城西侧征用土地100公顷,将全县48个贫困村,601户341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集中搬迁至此,总投资达2.3亿元,2017年开始动工,2018年底实现入住。除601户建档立卡户,还集中安置了252户普通农牧民,集中安置的地方取名“兴海县安多民俗文化村”,是海南州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得益于易地搬迁,周措一家告别了游牧生活。今年65岁的周措,过去和家人生活在兴海县曲什安镇塔洞村,住在破旧的土坯房中,黢黑的煤油灯照不亮高原的夜晚。她常常坐在漏风漏雨的房中愁生活窘迫、愁孩子上学太远。

走进安多民俗文化村,村广场上村民悠闲漫步,足球场中年轻人奔跑踢球。广场左侧是兴海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展示厅,右侧是一排商铺。再往外围望去,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藏式小院,红墙绿门,硬化道路四通八达,每10分钟就有一辆公交车开进村里。

周措说,没花一分钱,住进了新房子,成了城里人,临老还尝到了生活的甜头。搬进新居后,周措的女儿成了村里的保洁员,每个月1000元的工资,以前养的十几头牛卖掉了,草场租掉了,每年的租金有6000元,草补1万元,还享受着每人每月250元低保,一家四口一年下来有1.2万元收入,还有村集体产业分红每年有1000多元,算下来,周措一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万余元。

第二步实现稳得住。兴海县为了让搬迁农牧民住得安心,为全村80%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提供了一个生态管护员岗位,成立乡土人才培训中心,培训安保、泥瓦匠、保洁等技能,让他们以不同形式灵活就业,并在村内提供了20个保洁员的就业岗位。

花毛太就是其中一名保洁员。46岁的花毛太,过去和一个弟弟两个女儿生活在兴海县子科滩镇那洞村,过着没水没电的生活,住着两间破旧的土房,家里有13.3公顷(200亩)的草场,20头牦牛。搬迁后,一家人告别了游牧的日子,住上了有水有电有路灯的80平方米的大房子,过上了现代化的城镇生活。

“新家中的一间房子比过去的两间房子大。”花毛太直言不讳地说。

花毛太不会说汉语,聊天中,由她12岁的小女儿宽毛吉做翻译。花毛太的大女儿卓玛今年19岁,在青海大学读大一,小女儿宽毛吉在兴海县第二民族寄宿制小学,9月份就要升五年级,她的普通话非常标准。

“妈妈每天早上7时出门,清扫街道,以村广场为界,分为上下片区,妈妈清扫的是上片区,每天工作的时间是3个多小时。”宽毛吉将妈妈的话,逐句翻译给我们听。

宽毛吉接着翻译说:“家里的牛和草山都入股到了合作社,牛奶等畜产品通过加工,用电商平台销售,妈妈再也不用为这些事操心,年底直接拿分红就可以。”

搬迁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兴海县安多民俗文化村按照“产业在农村、就业在城镇”的思路,稳妥安排搬迁群众就业,并通过发展产业、光伏扶贫、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实现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打消了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

第三步实现能致富。兴海县安多民俗文化村地理位置优越,距离县城不足两公里,兴赛公路、环城西路穿村而过。利用这一优势,新建的中藏药加工扶贫车间预计9月份投产,到时候又将会为村民带来不菲的收益。

同时,通过兴海县扶贫开发局与县藏医院协调,计划在县城集中安置点3公里处打造藏药材种植基地,通过承包药材种类片区、吸纳建档立卡劳动力就业等方式,带动搬迁群众就业增收致富,迈向小康生活。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将兴海县安多民俗文化村打造成藏文化传播基地,目前村里配套完善了水、电、路、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实现服务功能全覆盖,为下一步工作夯实了基础。”兴海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梁宗孝说。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四位食品安全协管员:守护“舌尖上的幸福”
2022年中国大学生武术系列赛将在安陆市举行
助力乡村振兴安徽工程大学赴南陵县涧滩村走访慰问干部师生
最新图文
一二三齐步走
走进县城看发展丨甘肃碌曲:绿色为底书写雪域高原新活力
关于首届大学城西区音乐季你必须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