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大学网 > 柘荣县 > 正文

柘荣,不再“一参独大”

2023/7/19 19:16:06 点击:

柘荣,不再“一参独大”

2014年07月23日08:06来源:福建日报

原标题:柘荣,不再“一参独大”

18日,柘荣县黄柏乡川木洋村。村前一片开阔的山地上,去年这时种的都是太子参,今年已被亭亭玉立的油茶苗取代。

油茶苗的主人、种植大户游良贵正在拔草、施肥。他说:“县里出台了油茶补助政策,这片油茶林有50多亩,可得到2万多元的苗木补助款。”

在柘荣,像游良贵一样,今年由种太子参改种油茶、茶叶的群众不在少数。柘荣农村“一参独大”的收入格局有望被打破。

“多腿走路”降低风险

柘荣以盛产太子参出名。前几年,太子参价格骤然上涨,一公斤干品卖到300多元,着实让许多群众从中受益。柘荣县英山乡岭头村,一个百来户的村子,2011年太子参收入户均达40多万元,年收入达百万元的有10多户。

2012年,柘荣不少农民铲了茶园变参园,加入太子参种植大军。当年,全县太子参种植面积从2.6万亩一下子增到6万多亩,山山露白,太子开花,形成“一参独大”的局面。周边县市也刮起太子参种植风潮,宁德全市太子参种植面积超过15万亩。

物极必反,太子参产量多了,价格却降到冰点,最低时每公斤还不到50元。

“不能让群众只靠‘一根参’。”去年以来,柘荣县决策者决定打破“一参独大”的格局,坚持“多腿走路”,努力拓展群众增收渠道。

在理性巩固太子参面积的基础上,柘荣把茶叶、油茶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并分别出台《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发展“一参两茶”产业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重点、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出具体安排,县里将每年统筹700万元对“一参两茶”苗木栽培、基地建设、病虫害防治等进行补助。

游良贵告诉记者,县里还邀请市县专家、本地“田秀才”37人,挂钩帮扶700多名种植大户,并设立产业融资担保基金。

除“一参两茶”外,柘荣还试种成功元胡、金线莲、铁皮石斛、鄂西红豆树等农业品种。根据规划,到2020年,柘荣全县油茶总面积达15万亩,茶园总面积稳定在5万亩,推广太子参规范化种植面积2.5万亩以上,其他药材面积达到一定规模。

在产业链上增收

21日,在力捷迅组培实验室里,来自厦门大学植物专业的叶祖云教授,带领学生在进行太子参脱毒苗培养操作。“从各地选用优良单株,通过脱毒处理后,进入工厂化育苗,最后拿到山地种植、推广,这就是提纯复壮的过程。”叶祖云说。

这几年,柘荣太子参种子有所退化,且病虫害增多,影响农民增收。叶教授去年开始就进行了太子参杂交育种、脱毒苗试验、四倍体培育等工作,已在英山乡凤阳村建立300多亩的试验基地。

“控制太子参面积,提高太子参质量,这是农民增收的关键。”县农业局负责人胡忠钦表示,种子好,出产率高,让群众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加收入,这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在政府主导下,建立市场监控机制,坚持政策引领推动、科技创新驱动、企业铸链拉动、品牌战略带动。

为此,柘荣建立产业链条机制,避免光种植没市场、光生产没品牌的现象,使农民在产业链上增收。

“说到底,就是要通过补链招商的方式培育龙头企业。”胡忠钦说,“龙头企业往往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群众不但在种植环节有收入,在管理、加工等环节也挣钱,而且,有了不同产业企业的龙头带动,群众增收就多了保障。”

在柘荣生物医药园区里,中食集团太子参保健型黄酒项目、海诚药业中药饮片项目正在建设,下半年将投产,年精深加工太子参2000多吨,太子参销售难问题将得以缓解。

福建三本农业高科技有限公司是省级龙头企业,入驻柘荣4年来,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油茶面积已上万亩,但年产1万吨山茶油的生产线,由于原料紧缺,目前年产量才500吨,对广大农户来说,有很大的财富挖掘空间。

通过龙头带动,柘荣实施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区等农业产业化项目8个,并将建立药用玫瑰种植示范基地300亩,辐射带动农户种植1000亩;建立满山白种植示范基地200亩,并逐年扩大规模。(栏目主持陈娟)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灵山县开展大学生“三下乡”文艺汇演活动
精河县:描绘城市“成长蓝图”擘画城建发展图景
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头屯河工业园区与大连工大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
最新图文
人均纯收入翻70多倍!一起听听福建“五无”特困乡“摘帽”故事
解锁乡村振兴密码中国农业大学
江苏海洋大学与我局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及研究生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