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高铭暄先生德高望重,其学术馆的落成,对法学界、对先生的家乡玉环县,都是一件十分值得庆贺的盛事。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张晓明:治学之成就,莫过于成一家之言;为师之收获,莫过于“桃李满天下”;人生之荣耀,莫过于获得社会认可和国家褒奖。于此三者,高铭暄先生皆实至名归!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吉林:高铭暄先生为师育人不倦,对学生既授业又传道,为学生既解学业之惑又解人生之惑,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他为人师表,虚怀若谷,勇毅担当,可亲可敬,有国士风范。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储槐植:高铭暄先生将全部藏书、珍贵手迹慷慨赠与“高铭暄学术馆”收藏,不仅将成为展示您学术成就和人生风采的宝贵窗口,而且将成为中国刑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高铭暄先生作答谢
感谢玉环市委市政府。在周阳书记、杜年胜市长、应曙华副书记的亲切关怀和具体指导下,经多方努力,使得学术馆顺利落成,感谢为学术馆付出心血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因为你们的付出,才使学术馆今天得以顺利开馆。
感谢我的母校中国人民大学。在中国人民大学我学习和工作了70年,接受了党和国家的教育和培训,经过长期努力成为了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在法学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作了一点贡献。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民大学校党委及校领导的坚强领导。感谢张东刚书记以及人大校党委、校领导对我的关爱和对此次开馆活动的大力支持。
感谢中国刑法学研究会。贾宇会长一直关心着学术馆,自去年年底便开始紧锣密鼓准备开馆活动各项工作。
感谢我的每一位学生。他们学习勤奋、工作努力,在各自领域及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优异的贡献,使我倍感欣慰,我以他们为荣。
学术馆开馆后,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秉持“公益原则”,希望可以为家乡玉环的法治建设发展、为青少年的普法教育、为国家及国际法学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尽一点微薄之力。
中国人民大学人才培养教育基地
弘扬为学求真的大师渊范,传承中国高等教育的红色基因,深度用好“大先生”思想资源,发挥高铭暄学术馆实践教学优势,中国人民大学授予高铭暄学术馆“中国人民大学人才培养教育基地”铭牌,张东刚书记为学术馆馆长王秀梅授牌。基地将在服务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讲好新时代“沉浸式”大思政课,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多贡献。
学术思想研讨会
4月7日下午,高铭暄学术思想研讨会举行。研讨会由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会长,最高人民法院原审委会专委、大法官胡云腾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赵秉志,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兴良,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大法官姜伟,京都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田文昌,澳门大学法学院教授赵国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林维,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梁迎修,浙江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胡铭,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黎宏,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荣功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高铭暄先生的学术思想。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红色沃土、大师高地。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从“红色教育家”到“人民教育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人民大学历来是人才荟萃、名家云集的地方”,学校有一大批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中国人民大学卫兴华、高铭暄两名教授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包揽高等教育领域“人民教育家”。吴玉章、范文澜、李景汉、何思敬、成仿吾、尚钺、何干之、郭影秋、艾思奇……一个个模范师者的名字,灿若星辰。
师为众人重,始得众人师,必须有爱党爱国的赤子情怀、甘当人梯的奉献精神、厚德修身的师者风范、严谨治学的扎实作风,做学生的才学之师、德行之师、信仰之师,成为“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
新时代人民大学赓续优良传统,在涵养“人师”上系统谋划,统筹推进。
一是优化培育新时代“大先生”的政策环境。出台并全面实施《关于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把严爱相济、润己泽人的要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各领域。
二是营造培育新时代“大先生”的文化环境。持续办好“吴玉章师德师风大讲堂”,摄制“人大·人师”系列视频,不断挖掘宣传学校红色教育家、人民教育家的光辉事迹和精神品质,引导全校教师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三是创新培育新时代“大先生”的活动载体。开展“海归教师挂职锻炼计划”“读懂中国”“红色之路”项目,充分发挥一级岗位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树立“大先生”优秀典型。
原文链接:[中国人民大学官微]“人民教育家”高铭暄学术馆开馆!
(责任编辑: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