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红古地质遗迹资源与全域旅游发展研讨会在兰州市红古区政府召开。来自中国古生物学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兰州大学、甘肃地质博物馆、北京一彩方圆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复兴文明文化产业集团、甘肃省地质调查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及红古区政府有关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近40人参加了研讨会。
“我们通过对红古凤凰谷进行野外考察鉴评,以及观看甘肃省地质调查院制作的红古地质遗迹视频和地质遗迹调查成果资料,可以很强烈地感受到红古的地质遗迹典型且精美,白垩纪湖相沉积构造保存完好、类型丰富,实为罕见,部分类型堪称教科书式,具有很高的科研科普价值和美学观赏价值。”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柳永清在研讨会上如是说,他强调在源头上一定要做到科学性和准确性。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遗迹调查评估室主任、首席专家董颖表示,国内沉积学方面专家对红古地质遗迹进行野外考察鉴评认为,红古的地质遗迹类型丰富、密度高、典型,通过初步对比研究,具备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的条件。先可以通过研学基地、科普基地、旅游景区、红色党建基地等基地建设夯实地学旅游基础,从点入手、逐步发展,用地质成果的转化利用助力红古经济高质量发展。甘肃省古生物专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彭措表示,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对古生物化石的保护利用工作非常重视,遵循“调查先行、保护为主、科研支持、科普跟进”的工作模式,红古古生物资源禀赋较好,要积极抢抓国家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政策机遇,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地质遗迹和古生物化石为抓手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体现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地质科学家的故事。与会专家还建议继续依托科研单位做好资源调查、评价等科学研究工作,进一步摸清家底、深度挖掘资源,加强有效保护,探索开发模式。全国首家文旅产业盈利模式“历史成为资源,文化带动产业,科技提升服务,旅游复兴文明”提出者——中国复兴文明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应邀参会,公司商务副总裁刘红梅畅谈了对接红古全域文化旅游发展思路,集中红古的生态优势、地理优势和历史优势,以文旅带动优势,提出了“一点引爆、多点联动、平台运作、资本注入、产业发展”五步走的文旅产业投资运营构想。研讨会上,与会者共同听取了甘肃省地质调查院作的红古地质公园申报工作汇报,观看了红古凤凰谷地质遗迹宣介视频。以红古的特色地质地貌和珍贵地质遗迹资源为坚实依托,打造红古文旅品牌,开发地学旅游,振兴地方经济——这是地质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个典范。作为技术支撑单位的甘肃省地质调查院以国家乡村振兴计划为契机,秉承初心、勇担责任,为兰州红古区的地质遗迹资源调查做了大量富有成效和开拓性的工作,并将继续付出努力、持续推进。红古区是亚洲第一龙——马门溪龙的故乡,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曾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黄金节点。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1小时经济圈”和兰西城市群等节点城市优势,为红古区实现腾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红古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上日程,以红古凤凰谷的地学旅游开发为引爆点,以此来带动整个红古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全域旅游。红古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肖正明表示,专家、学者、企业家积极为红古地学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会诊把脉,提思路、提想法、提建议,对开发红古地学旅游资源提出了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具体建议,有利于红古区更好地贯彻落实好国家兰西城市群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红古区文旅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他表示,红古区委、区政府要进行专题研究,争取短时间见成效,尽快成立一套工作班子、谋划一套推进举措、制定一套规划方案、形成一套工作机制,努力推动落实,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下一步,红谷区将以地学资源为基础,融合生态、工业、体育等优势资源塑造价值核心,统筹规划“大资源·大品牌·大文旅”,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实现基础,开启红谷新业态、新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