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质量关乎县域发展、民生福祉。近年来,营山县秉承尚文尚学之古风,弘扬重教重才之今韵,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聚焦“办一流教育、办领先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目标,大力实施卫教实力跃升行动,加快建设区域教育中心,推动全县教育快速、均衡、优质发展,努力开创“优质、活力、公平教育”新局面。
南充燕园金秋高级中学美丽的校园(邹刚摄)
优质教育迸发新能量
去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实现“六连涨”
优质教育是民心所向。3月30日,营山中学未来课堂班双师课堂教学通过网络与成都七中历史课堂相连,学生们时而奋笔疾书,时而思索顿悟。
“双师班选派的是年富力强、师德高尚、教艺精湛、业绩突出的一流师资承担班主任及教学工作,目前我们有未来课堂班21个。”营山中学招生宣传处主任杨青松介绍,双师班主要是和成都七中联盟,以现代通信技术为媒介,以异地同堂为核心,以有组织地参与和共享成都七中重要教学环节的资源为支撑,通过成都七中和合作学校的分工协作,实现课堂教学同堂化、协同配合全程化、因材施教异地化和教学评估一体化,共同完成对学生普适性和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活动。
据了解,营山中学在整合资源上下了苦功夫。
2015年,联合重庆八中等名校建立完善学生试题库。2017年,学校就学生生涯规划课程与浙江大学展开合作,日语教学班成立。2018年,全国校园文学委员会文学特长生培训班落户营中。2019年,电子科技大学“国际高水平大学合作项目基地校”落户营中。2020年,“西华师范大学营山附属中学”正式揭牌,引进了清北道远集团助力培优,定期邀请四川省教科院高中学科教研员到校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营山县红光小学校园(邹刚摄)
“南充燕园金秋高级中学是营山引进北大优质教育资源,经南充市教育和体育局批准成立,可容纳一万人的高品质民办学校。”营山县教科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政府引进、学校自主、名校引领”的教育管理机制是该县高中教育阶段的一次全新探索。
营山名校引领合作办学,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差异化的办学之路,为营山教育注入了新活力,迸发了营山教育新能量。
正在扩建的营山中学(邹刚摄)
“合作办学最大的优势就是利用高校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课题研究、强基计划及特长生、优等生培养,不断扩大本土优质教育资源。”营山县教科体局副局长许阳玲介绍,创新推动“名校+”办学模式,践行“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以大带小”的联盟发展理念,该县组建学校发展联盟体5个,辐射带动县内薄弱学校,整体提升县域学校办学水平。2022年,该县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实现六连涨,142人被双一流建设高校录取。
活力教育彰显新气象
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艺术比赛、体育竞赛近万人次
减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既要减负也要让教育迸发新活力。
3月30日,营山县红光小学绿荫场上,孩子们正在练习垫球、传球,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是我们的足球社团,还有体育、美育、科创、劳动实践等年级社团12个、校级社团60个。”营山县红光小学校长杜辉介绍,学校建立“3+2”课后服务模式,科学设置了课后服务内容。
据了解,“3”是每周三个下午的课业整理日,“2”是每周两个下午的社团活动日。低年级以创新思维和激发潜能为主,开展读写绘和“数学思维训练”活动;中年级以兴趣培养和技能为主,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开展阅读交流;高年级则设置以作业辅导为主的“答疑解惑”板块。
营山县红光小学光电射击社团(邹刚摄)
“开展课后服务,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打通了家校合作‘最后一公里’,实现了以‘小课后’解决‘小课后’的问题。”营山县教科体局教育股负责人李东说。
营山是农业大县,存在留守学生多、学生无人照管,隔代教育多、作业无人辅导,家长上班多、孩子无人接送的“三多三无”现象。2019年,该县率先在南充市内全面实施课后服务,实现了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学校全覆盖、学段全覆盖、有需求学生全覆盖。
与此同时,营山县还在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和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上下功夫。
据了解,近三年来,营山县全面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全面实施课后服务,有效推动“双减”政策的落地落实。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艺术比赛、体育竞赛近万人次。在2021年全运会上,营山县沿码小学夏皇耀代表四川队夺得小轮车比赛的历史首金。营山县课后服务工作在全省“立德树人”优秀案例展示会上作交流发言。
营山县红光小学足球社团(邹刚摄)
公平教育惠泽千万家
建立健全了集“免、奖、助、贷、补”为一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我已经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读书了,学校很大很漂亮,学习氛围也很浓厚,我会好好学习,不辜负帮助过我的人。”3月29日,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营山回龙中学2022级毕业生蔡珊。
蔡珊是营山县清水乡人,家中还有一个姐姐和正在读高中的弟弟,由于父亲因病去世,失去了顶梁柱,姐弟3人面临着读不起书的境地。2022年,两姐妹一同考上大学后,却因为大学学费和生活费一筹莫展。在老师的指导下,蔡珊第一时间向营山县学生资助中心写了申请书。在核实相关情况后,该中心为姐妹俩各发放了5000元助学金,并帮助她们申请了助学贷款。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学问题的一项惠民政策,无抵押无担保,全日制本专科生每年最高可贷12000元,研究生每年最高可贷16000元。”营山县学生资助中心主任白雪峰说,截至目前,该县已为3978名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3249万元。
营山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了集“免、奖、助、贷、补”为一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实现了各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十四五”期间,共发放各类资助金、救助金8349.1万余元,发放生源地贷款6499.3万余元;成立营山教育振兴基金,截至2023年3月,累计筹集资金2359.5万元,用于奖教奖学、扶危济困支出1168.8万元。
营山县先后划拨教育用地1073亩,在城区全面建成“四校两园”的基础上,整合项目资金、银行贷款、政府债券等,投入资金20余亿元,启动实施“十校六园”建设项目;先后投入资金3.46余亿元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在乡镇新改扩建学校74所,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运动场6.2万平方米;先后投入1.2亿元,推进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全县90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配备达标率达90%以上,图书及计算机配备均达到省定标准。
营山中学双师班直播课堂(邹刚摄)
为确保“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目标的实现,该县还建立“五长”联动责任工作机制,实行政府和教育“双线”责任制,落实教育、镇村、司法、民政等部门、单位责任,重点关注学困生、留守儿童等,采取“一对一”“人盯人”“月月访”等措施,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入学;通过建立梯度支教模式,全面推行“城区学校辐射农村薄弱学校、农村强校辐射片区薄弱学校、乡镇中心校辐射村小”的三级支教模式,抽派159名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帮助47所农村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让每个孩子接受公平教育。
“提质增效,全力减轻老百姓的教育负担,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我们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营山县教科体局长何继东如是说。
(邹刚四川经济网记者李国富)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