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双减”工作部署,开学前夕,市教委出台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六项举措,其中就包括积极探索、整合资源,课后服务再升级。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已有1个多月,本市义务教育阶段校内课后服务开展情况如何?一起来看↓
崇明区
竞存小学
在社团中“玩中学”。学校结合崇明本土艺术,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团活动,供学生自主选择。如:“丝竹雅韵”、民间游戏系列、球类体育系列等。
在辅导中“学中乐”。学校组织教师轮流看护,为学生及时进行辅导、个别答疑。同时在各个班级里还配备了游戏百宝箱,设立了图书角,在完成作业后,学生自主开展个性化活动。
东门中学
东门中学立足学校以往办学经验,多角度思考,人性化设计课后服务方案。学校采取“基本服务+拓展服务+延时服务”的模式开展课后服务,同时也将社团活动和课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正大中学
正大中学在课后服务时间安排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花样跳绳、自主练习、劳动教育、项目化学习、社团活动等等。此外学校每天根据课程安排对应学科教师进入教室进行个性化辅导和作业辅导,让学生在“2小时课后服务”中真正体验到减负增效。
黄浦区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遵循“按需·多元·分时段”的实施原则,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学校始终倡导课程多元化、看护人性化,通过整体规划、精准实施,让“融合创新”课程快乐延续,切实解决家长的实际问题,助推学生的个性发展。
蓬莱路第二小学
蓬莱路第二小学课后综合活动课程丰富,关注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包括23个社团、22支校队和14个迷你蓬莱小镇课程。其中,社团和校队涵盖文言文小故事、小镇作家沙龙等人文素养类课程;足球、乒乓等体育运动类课程;“迷你蓬莱小镇”课程包括折叠衣物、整理书包等劳动素养培育的课程。
卢湾中学
上海市卢湾中学积极探索课后服务“4+1”组合模式:每周一至周四,依据学生学情,安排作业指导、分层学科答疑、整本书阅读、自主学习拓展、项目学习等内容;周五则为学生安排一次社团活动,自主选择,包括艺术、体育、劳动、科创、信息等。
徐汇区
零陵中学
零陵中学把开展课后服务作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解决家长后顾之忧、增强教育服务能力的民生工程来抓。作为一所完全中学,学校形成了“提优补缺+作业辅导+延时服务”三段式课后服务,学校充分运用校内外拓展课资源,为全体初中学生开设了击剑、人工智能、昆曲、绘画、剪纸手工等十余个社团活动,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梅园中学
梅园中学积极落实“五育并举”的举措,在课后服务时间开发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成长”课程和活动,搭建了全面发展的成长平台。学校设计了“走班制”的形式,利用每周二的课后服务时间,开设12门拓展型“成长”课程,丰富了学生的课后体验。此外,学校积极鼓励各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生态种植、长笛、舞蹈、民族鼓乐、无人机等社团,也很好地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后时间。学校努力创设更能满足多元化需求,落实“五育融合”的课后服务新模式。
上汇实验学校
上汇实验学校通过家访和两轮问卷调查,最终确定了课后服务时间、时长、师资、资源配备和具体内容。学校鼓励在高效学习时段内提前完成课业任务的学生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阅读教室等校内资源进行拓展阅读,也可参加“大手牵小手”志愿服务。学校相继成立了田径队、篮球队、合唱队、街舞社、啦啦操队等多个学生社团,并将邀请中国科学院、上海京剧院的专业人士来校开设科学探索、艺术鉴赏等系列讲座,开拓学生视野,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令课后服务的框架趋于完善。
静安区
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
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构建了“四度”相融的课后服务新模式:即五育融合,为学生挖掘教育的深度;个性设置,让家长感受教育的温度;多措并举,助学校提升教育的高度;无私奉献,向社会展现教育的纯度。
和田路小学
静安区和田路小学“三段式”课后服务充分体现创造教育特色,通过“一生一课表”,学生自主选择课后服务课程:学习时刻由教师辅导学生完成学科创新作业;自主时刻的108项创新素养课程涉及视觉艺术、舞美运动、科创研究、创造劳动、学科慧创五大领域,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温馨时刻则为留校学生创造更多温暖。
闸北实验小学
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为学生提供三段式课后服务,第一段学习时刻以完成作业和个别辅导为主;第二段自主时刻开设体育、艺术、科技、劳动、益智等五大类共计130多个校级社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第三段温馨时刻为需要延迟服务的学生提供快乐阅读、体能提升、艺术修养等活动,解决家长后顾之忧。
长宁区
古北路小学
古北路小学在课后服务第一阶段1小时内,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各学科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个性化辅导,保证了大部分学生能在校内完成作业。第二阶段1个小时里,学校开设了丰富的社团活动、拓展课程,涵盖艺术、体育、科技、人文等方面,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学校基于美术特色,和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合作开设《我是服装设计师》课程,突出劳动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适存小学
适存小学的课后服务形成了“分主题三段式”做法,即提优补弱,完成书面作业为主;拓展+课程及社团活动;延时托管至晚上6点。目前,每天参加第一时间段的学生占学生数98.8%;开设的拓展+课程包括书法、皮具制作等23门,足球、射击、合唱等社团9个,每周参与的学生近2000人次;参加延时托管的学生170人,占学生数11.1%。
延安初级中学
学校将课后服务课程划分为作业辅导、拓展提高、科学探索、艺文熏陶、体育锻炼、劳动实践六大板块,一批优秀的校本课程通过迭代创新,涌现出“剧场理事会”“中国传统文化”“财经中的数学”等面向社会、面向综合、面向未来的跨学科课程,引领学生从课内走到课外,从校内走到校外,从书本走向现实,从当下走向未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普陀区
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
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充分挖掘资源,全面启动课后服务工作,开设了“自主作业、个别辅导、文体活动、科技创新”等多个板块的课后服务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提升课后服务品质,进一步彰显学校博雅教育办学品牌。学校正持续探索优化课后服务举措,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中山北路第一小学
中山北路第一小学在课后看护安排上处处走“实”走“心”。通过问卷了解家长的真实需求后,学校组建了课后服务时光的管理团队、辅导团队、社团活动团队、爱心陪伴团队,定制了三段式服务的弹性菜单。用精准的个性化辅导,给予孩子们学习上的帮助;用精彩的社团活动,让孩子们的课后生活更快乐;用精致的爱心陪伴,使孩子们的课后时光如彩虹般绚烂。
上外尚阳学校
学校的课后看护与城市学校少年宫活动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多种课外拓展学习的内容,包含在教室开展的学科素养拓展活动。教师利用“绿叶传媒”“小思学院”和“空中课堂”三大主要媒体平台,形成双师课堂,帮助学生在语文、道法、历史、艺术、科学等学科类进行拓展。学校还积极开展体艺类实践活动,包含击剑、名族舞、朗诵主持、戏剧表演、管乐、科技活动,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能力。
虹口区
凉城第四小学
凉城第四小学围绕“乐·智”为核心的学校特色发展目标,线上线下“双征询”、统整资源分时段,积极探索普适性、多样性和进阶型社团活动,形成“作业指导+快乐普适性社团活动”“答疑解惑+多元进阶型社团活动”“爱心陪伴+延长看护服务”的模式,推进课后服务迭代优化。
曲阳第四小学
曲阳第四小学围绕“让每一个学生都闪亮,让每一次绽放都精彩”的办学理念,在新学期听取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见,结合学校特色,开启了“聚焦单元活动(作业)设计,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之旅,开展了20多个小浪花社团活动,形成了“作业辅导、小浪花社团、暖心看护”三段式的课后服务模式。
北郊学校
北郊学校本着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未来”的办学宗旨,结合学校实际,从时间划分、开展形式、服务内容上不断完善,力求最大程度贴合家长实际要求,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校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发了编程普及、音乐、美术等各类课程,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全面实施全员导师制,导师们利用课后服务时间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杨浦区
复旦实验中学
复旦实验中学遵循“家长自愿,用心优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原则,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和自主选择的时间段,形成以“生命探究”“艺术审美”“运动健身”“文化理解”“作业辅导”“思维提升”“跨学科融合”为主题的7个课程模块,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与答疑,包括利用晚自习让学有困难学生完成全部书面作业;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努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昆明学校
学校充分挖掘师资和课程资源,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需求。完善“学习加油站”,安排学科教师为三至五年级学生作业指导、答疑。对校内完成作业的学生盖“校内完成作业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一、二年级学生每天安排纸艺、涂色绘画、快乐阅读等不同的主题活动,同时与校级社团相结合,开展排球、乒乓、摩登舞、软陶、星空探索社团。
惠民中学
惠民中学开展了沪语体验、体育健身、拓展阅读、心理咨询、作业辅导等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学校将课后服务与学校“学习环境建设”项目相结合,在图书馆引导学生开展阅读便签秀、朗读“pK”等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促进学生主动探索阅读方法和文本内涵;开设了“学说上海闲话”特色课程,把曲艺协会的“艺术家”请进校园,与“艺术家”面对面学上海方言,传承“非遗”文化。
闵行区
马桥复旦万科实验中学
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每日2小时的“课后服务”,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业情况和特长发展情况,开设答疑辅导,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科技、艺术、人文和体育四大板块近50个丰富多彩的社团、拓展活动,参与率达100%。
莘松中学
为保障学生
文章来源于:http://daxue.ljyz.com.cn 大学网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